一、基地簡介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語言認知科學研究院是以科技部、教育部支持的“學科創新與引智計劃”為平臺,以“語言認知科學”為學科建設目標,以漢語二語習得與認知、語言認知神經科學、語言認知與類腦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國際化、開放性的科學研究機構。
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擁有國際和國內兩個研究團隊,以學科創新為目標,通過語言學、心理學、認知科學、計算機科學的交叉與融合,建設新型交叉學科——語言認知科學。基地充分利用認知科學研究的新技術、新方法,探索漢語第二語言習得與認知神經科學,推動漢語國際傳播,對接中國“腦計劃”,服務國家語言和科技發展戰略,努力為我校學科創新、一流學科建設和新文科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二、博士后研究人員招收需求
招聘需求明細表(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三、合作導師簡介
王建勤:
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認知科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主任,1992年-1994年曾在澳大利亞Deakin大學做訪問學者,墨爾本大學應用語言學系學習應用語言學碩士課程。2000年-2001年在澳大利亞Newcastle大學教育學院攻讀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學位。2005年獲北京語言大學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漢語習得與認知研究、二語習得與認知神經科學研究、國家語言安全與戰略研究。
出版《全球文化競爭背景下的漢語國際傳播研究》(2015 ,商務印書館)、《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聲調范疇習得與模擬研究》(2017, 商務印書館)等著作,主編《第二語言習得研究》(2012 商務印書館)等多部學術著作。發表論文70余篇。主持和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多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攻關項目1項。其專著《第二語言學習者漢語聲調范疇習得與模擬研究》榮獲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類)二等獎。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CASLAR)國際期刊編委、《語言戰略研究》、《漢語世界》編委;《語言教學與研究》《語言文字應用》《華文教學與研究》等多個學術刊物的匿名審稿人。
陳香蘭:
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北京大學博士后,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認知神經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心理學眼動心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語言心理專業委員會委員,SSCI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ospitality Management ,SSCI刊Tourism Management 和《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國際國內核心刊物審稿人。研究方向:認知語言學、商務語言認知與眼動研究、修辭語言眼動效果研究等。主持項目有2個國家社科、2個教育部、3個北京市等30多個項目。在國際國內率先開創用眼動技術研究漢語轉喻,在SSCI刊物Q1區和《外語教學與研究》等國際國內刊物發表論文70多篇,專著3本,其中,專著《語言與高層轉喻研究》獲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四、博士后研究人員申請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原則在35周歲以下;
2.獲得博士學位原則上不超過3年;
3.能夠保證在站期間全時從事博士后研究,在職人員須全時脫產到學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4.本校博士畢業生須跨一級學科申請;
5.優先招收博士應屆畢業生或無勞動人事關系的申請人。
五、申請所需材料
1.《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后申請表》(附件3)、《博士后申請人員簡表》(附件4);
2.博士學歷、學位證書掃描件(學歷學位證書尚未拿到的,可以提供其他材料復印件,證明已完成答辯、已同意畢業等),出國留學人員須提供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掃描件;
3.兩位本領域專家推薦信(其中一份為申請者博士生導師推薦信;留學回國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份國外教授專家推薦信);
4.申請表中列舉的科研成果支撐材料(項目立項書、論文復印件、專著的封面目錄版權頁、獲獎證書等);
5.思想政治鑒定材料;
6.博士學位論文掃描件。
六、注意事項及聯系方式
我校將于通知發布之日起至
聯系人:李方延、王鵬遠
聯系電話:82303090、82303094
七、點擊鏈接下載文件
【騰訊文檔】附件4博士后申請人員簡表
https://docs.qq.com/sheet/DUmVMYkFvQ1lER29j
【騰訊文檔】附件3北京語言大學博士后申請表(2023新)
https://docs.qq.com/doc/DUlRjWEdzY21QZEdI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ccsl.blcu.edu.cn/info/1014/2159.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