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簡介
宋玉龍,廣州醫科大學“南山學者”崗位骨干人才,教授。2016年畢業于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2016-2022年在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從事特聘副研究員工作,2022年06月通過高水平大學建設人才引進方式加入廣州醫科大學。長期從事A-to-I RNA編輯、RNA結合蛋白(RBP)、高通量建庫測序技術、生物信息學以及基因治療等領域的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主要為RNA表觀組學、生物信息學及基因治療方法的開發,研究工作主要聚焦于:開發新的高通量測序技術及生物信息學分析方法,從而探索RNA修飾(特別是A-to-I RNA編輯)和RNA結合蛋白(RBP,特別是ADAR蛋白家族)的分布規律、功能及作用機制,特別是其在人類重大疾病發生和治療中的作用機制及應用;通過免疫學技術,開發人類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療方法。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2020)、Nucleic Acids Research(2022)、Genome Research(2018&2020)等雜志發表多篇文章。RNA編輯領域知名學者洛克菲勒大學/德國腫瘤研究中心亥姆霍茲講席教授Nina Papavasiliou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同期的News and Views中撰寫的專門評述文章 “It takes two (and some distance) to tango: how ADARs join to edit RNA”,高度評價宋玉龍教授的發現解決了RNA編輯領域的一個長期困惑,揭示了ADAR結合和編輯底物的新特性,以及對基于ADAR的腫瘤免疫治療和RNA靶向編輯領域的幫助。宋玉龍教授受邀為Communications Biology,JCI Insight,Life Science Alliance (LSA),PLOS ONE等雜志做審稿工作;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1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1項、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青年教師培育項目1項以及廣州醫科大學高水平大學建設南山學者骨干人才啟動經費1項。
目前實驗室具有完善的A-to-I RNA editing研究平臺、RNA結合蛋白研究平臺、RNA生物學相關生物信息學研究平臺以及TrimAway、miniTrimAway等免疫治療平臺,以及充足的科研經費。目前,本學科組有講師(海外背景)2名,博士后3名,科研助理1名,科研團隊年輕且充滿活力。因科研需要,現誠邀對RNA生物學、高通量建庫測序技術、生物信息學、基因治療以及免疫治療感興趣的有志之士加盟,一同在研究領域一探究竟,期待您的加盟!
二、工作內容
1、獨立承擔科研任務和課題;
2、申請各類基金項目;
3、參與研究生培養等。
三、應聘要求
取得博士學位,年齡一般應在35歲及以下,獲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優秀者可以放寬相關限制。能獨立承擔科研項目,對科研有熱情,吃苦耐勞,踏實認真。有生物學、基礎醫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背景,有RNA生物學、生物信息學、高通量建庫測序、免疫學、基因治療等相關研究經驗或者對RNA生物學、高通量建庫測序、生物信息學以及基因治療具有濃厚興趣且愿意從事相關研究。如果沒有以上背景,但是對本課題組研究方向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對科研興趣濃厚且自我驅動力非常強者,歡迎隨時聯系!
四、待遇
1、年薪30萬元(不含五險一金單位繳納部分);
2、科研啟動經費20萬元(含廣州市科研啟動經費);
3、符合條件者,可競爭性申報全國“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國家給予每人兩年共60萬元的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補貼,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具體獎勵金額以當年項目通知為準);
4、根據學校規定享受有關科技獎勵;
5、鼓勵符合要求的博士后申報各類項目。
五、工作地點
廣州醫科大學番禺校區。
六、應聘方式
請應聘者將個人簡歷(含個人基本信息、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科研業績、聯系方式等內容)發送至郵箱:songyulong@gzhm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應/往屆生)+學校+高校人才網。應聘者的申請材料會嚴格保密,初審通過者將近期安排面試。
廣州醫科大學聯合生科院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sky.gzhmu.edu.cn/info/1064/2514.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