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校簡介
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國家優質高職院校、廣東省一流高職院校建設單位、廣東省示范性高職院校、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培育單位(牽頭單位)、“全省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廣東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國第三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建設實驗校、廣東省安全文明校園、廣東省節能型示范高校;廣東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試點校。獲評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服務貢獻50強”“國際影響力50強”“學生管理50強”“資源建設優勢學校60強”“學生發展指數優秀院校100強單位” “教師發展指數優秀院校100強單位”。
學院設有先進制造技術學院、電氣技術學院、汽車學院、人工智能學院、設計學院、計算機應用學院、電子與通信學院、經濟貿易學院、物流學院、外語商務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公共管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中職教育部和體育部等十四院兩部,主動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開設專業45個,形成了以“先進制造業專業群為主體,電子信息業和現代服務業專業群為兩翼”的專業格局。學院建有國家級高水平專業群1個、省級高水平專業群8個;擁有國家級示范專業點1個,中央財政支持建設專業2個,國家骨干專業10個;省級示范專業3個,省級重點專業8個,省級一類品牌專業2個、二類品牌專業9個;省級以上優質專業占比達83%;擁有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和精品課程26門。
學院在職教職工1000余人,師資隊伍結構合理,專任教師中具備“雙師”素質比例達90.39%,具有副高以上職稱比例達38.05%,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比例達74.01%,具有3年以上行業企業經歷比例達55.3%。擁有全國優秀教師1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全國技術能手3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2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名師3人、省級專業領軍人才6人、南粵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12人、省級技術能手16人、珠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省五一勞動獎章2人、省五四青年獎章2人、省級優秀青年教師4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8個、省技能大師(名師)工作室3個、省級高層次技能型兼職教師69人、廣州市“珠江科技新星”1人。
2018年,經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審批,學院設立廣東省博士工作站,成立了博士聯誼會,定期開展博士沙龍等活動,助推博士團隊融合發展。
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2萬人,轄有南、北、西三個校區,南校區坐落于風景秀麗的白云山畔,交通便利;北校區位于職業教育氣息濃厚的廣州鐘落潭高職園區;西校區地處嘉禾望崗。校園總面積1037畝,校舍建筑面積43.8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總值超10億元。
二、人才招聘類別及條件
01機電杰出人才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身心健康,治學嚴謹,開拓創新,具有良好的教學、科研和管理能力。
2.掌握本專業領域的最新發展動態,學術水平達到國內領先,能負責本專業建設工作,帶領梯隊成員進行科學前沿研究。
3.具有較高的學術造詣和突出的學術成果,在本專業領域有一定的學術知名度,與國內外同行有著廣泛的學術聯系。
4.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正高職稱,50周歲以下。
5.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不含青年項目)或牽頭獲得國家級教學團隊;
(2)主持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科技成果獎;
(3)排名前三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或排名前三獲得省級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4)在本研究領域內公開發表10篇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論文;
(5)博士生導師或就職于國際知名企業、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受聘為相當于教授的高層次留學人才;
(6)其他相當以上學術水平的學者。
02機電領軍人才
1.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治學嚴謹,開拓創新,具有很強的團結協作精神和學術組織管理能力。
2.在國內學術界有一定學術成就和影響,具有較強的專業梯隊建設能力和組織領導能力。
3.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學歷學位,正高職稱,50周歲以下。
4.同時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或省級人才項目;
(2)主持省級以上重點專業、教學團隊建設;
(3)主持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或科技成果獎;
(4)在本研究領域內公開發表6篇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論文;
(5)受聘為省級“特聘教授”(如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或就職于國際知名企業、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受聘為相當于副教授的高層次留學人才;
(6)其他相當以上學術水平的學者。
03機電拔尖人才
1.具有很強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良好的學術組織能力,研究方向為學校重點建設專業、傳統優勢專業和新興專業建設急需。
2.博士研究生,副高職稱,45周歲以下。
04機電青年人才
1.Ⅰ類博士研究生(35周歲以下)。
具有較強的發展潛力,已經取得了比較明顯的學術科研成果,科研能力強,作為骨干參與過國家級項目研究,成果突出。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1)在本研究領域內公開發表3篇以上具有代表性的高水平研究論文;
(2)第1發明人獲發明專利3項以上。
2.Ⅱ類博士研究生(40周歲以下)。
具有良好的發展潛力,取得了一定的學術科研成果。
05機電杰出工匠
獲世界技能大賽金銀銅獎、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的技術技能人才,40周歲以下。
三、人才招聘專業需求
所在學院 |
需求專業 |
先進制造技術學院 |
機械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精密儀器及機械、動力機械及工程、流體機械及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
電氣技術學院 |
儲能技術、清潔能源技術、電氣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物聯網工程、機器人相關專業 |
電子與通信學院 |
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人工智能學院 |
大數據技術與工程、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與軟件、計算機應用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技術 |
計算機應用學院 |
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軟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與工程、網絡與信息安全、網絡空間安全、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
經濟貿易學院 |
會計學、企業管理、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學 |
外語商務學院 |
英語語言文學、企業管理、旅游管理 |
物流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企業管理、會計學 |
公共管理學院 |
護理學、康復醫學與理療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公共衛生、中西醫結合臨床、學前教育、教育學原理、課程與教學論、應用心理學 |
設計學院 |
設計藝術學、藝術設計、工業設計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政治經濟學、政治學理論、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共黨史、社會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
心理健康教育部 |
應用心理學 |
四、薪酬待遇
引進方式分全職引進和柔性引進。全職引進要求全年在校工作,分編制內引進和編制外引進。
(一)編制內引進人才納入事業單位編制管理,所聘崗位的崗位工資、薪級工資、國家規定的改革性補貼、基礎性績效工資、獎勵性績效工資等按國家、省、市及學院相關政策執行。
01機電杰出人才
完成規定工作量,年收入45萬元(稅前)左右;科研啟動費理工科50-100萬、文科25-50萬;安家補助費100萬;特殊崗位績效每年24萬。
02機電領軍人才
完成規定工作量,年收入45萬元(稅前)左右;科研啟動費理工科30-60萬、文科15-30萬;安家補助費50萬;特殊崗位績效每年12萬。
03機電拔尖人才
完成規定工作量,年收入35萬元(稅前)左右;科研啟動費理工科20-40萬、文科10-20萬;安家補助費30萬;特殊崗位績效每年6萬。
04機電青年人才
進校三年內按副教授聘任,完成規定工作量,年收入35萬元(稅前)左右;科研啟動費理工科10-20萬、文科5-10萬;安家補助費10-15萬;特殊崗位績效每年2.4萬。
05機電杰出工匠
進校三年內按副教授聘任,完成規定工作量,年收入35萬元(稅前)左右;科研啟動費理工科10-20萬、文科5-10萬;安家補助費15萬;特殊崗位績效每年2.4萬。
(二)編制外引進人才按《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電英才百人計劃”實施方案》執行。具體方式請聯系招聘聯系人。
(三)柔性引進人才請直接聯系招聘聯系人。
五、報名方式
本輪人才招聘長期有效,招滿即止。
請有意者將本人簡歷,近5年論文論著情況,主持完成的科研項目情況,重要的社會兼職及獲獎情況等材料和近期照片,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職稱證書、榮譽證書及職業資格證書等相關材料發送到招聘郵箱:jd61362198@163.com。
郵件主題格式為:姓名+學歷學位+專業+人才類別+高校人才網【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六、聯系方式
學校地址:廣州市白云區同和街蟾蜍石東路2號
聯系人:吳老師、耿老師、黃老師
聯系電話:020-36552453、020-36552456
學校網址:www.gdmec.edu.cn
招聘郵箱:jd6136219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