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州魏橋國科高等技術研究院(簡稱高研院)是由世界500強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支持創辦,重點面向國家科技重大挑戰、面向新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面向濱州“雙型”城市建設的核心需要,服務于“科創濱州”、“科技魏橋”,以小體量、強投入、精英型、特色化為宗旨,高起點、高定位,打造“科教創產”融合發展的新型研發機構。
高研院重點圍繞優勢主導產業布局,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地方產業振興所需,致力于打造匯聚國內外高水平人才的創新高地和促進產學研用協同發展的創新陣地。目前,已在“金屬材料”“先進紡織”“智能技術”“高端化學材料”“能源與環境”“航空宇航”“未來技術”七大領域布局科研力量。
高研院以應用研究與集成創新為主,引進多學科高端人才,著力推動多學科交叉融合;與科研院所共享、共建高水平科研團隊和人才隊伍,聯合培養研究生。通過與區域內龍頭企業合作,打造面向高水平、創新性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實踐平臺。
序號 |
名稱 |
研究領域 |
1 |
金屬材料 |
鋁、鎂、鈦等輕質合金研究;金屬表面材料處理;材料成型、加工及熱處理;材料計算與仿真;鋁基復合材料 |
2 |
先進紡織 |
先進紡織、針織、染整、服裝技術、紡織材料 |
3 |
高端化學材料 |
高端半導體、顯示面板、PCB和新能源電源等高端化學材料;面向鋁電、紡織產業需求的高端化學材料 |
4 |
智能技術 |
數字工廠、智能產線、工業質檢、柔性電子、人工智能 |
5 |
能源與環境 |
赤泥礦渣資源化、催化制氫、生物能源(柴油、制氫、儲能)、光伏材料、生態碳匯及二氧化碳減排與利用 |
6 |
航空宇航 |
飛行器設計、推進與動力工程、系統工程、信息與控制 |
7 |
仿生技術 |
化學、材料學、物理化學、化學工程、熱能工程、仿真模擬、自動化 |
8 |
教研與培訓 |
管理類、經濟類、文史哲、圖書情報、新媒體相關專業領域 |
濱州,山東省轄地級市,位于山東北部、華北平原東部、黃河三角洲腹地,地處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和環渤海經濟圈、濟南都市圈“兩區兩圈”疊加地帶,是山東的北大門。
濱州魏橋國科高等技術研究院位于山東省濱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城區西南角,即下圖中“南部片區”部分。具體位置為長江五路至八路,渤海十九路至二十一路。
地理名稱為魏橋國科科技園,外部景觀圖片如下所示:
高研院為員工建設了公寓、食堂和體育館。公寓提供床上用品,拎包入住;食堂為自助式食堂,菜品豐富;體育館配備了智能化、國際賽事級設施。以下為拍攝實景圖:
配套辦公室、游泳池
工作之余,高研院組織了豐富的文體活動。
本次擬招聘以碩士、博士為主,智能技術方向有少許崗位向優秀本科生開放。
崗位名稱 |
專業 |
學歷及基本要求 |
人數 |
金屬材料研發工程師 |
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金屬材料工程、機械工程、冶金工程、力學、模擬仿真等相關專業 |
博士 |
5 |
碩士 |
10 |
||
紡織研發工程師 |
紡織工程、紡織化學與染整工程、材料、非織造材料、纖維、化學、服裝工程、材料與化工 |
博士 |
5 |
碩士 |
5 |
||
研發工程師(航空宇航方向) |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飛行器設計;控制科學與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導航制導與控制;機械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博士 |
5 |
碩士 |
10 |
||
研發工程師(智能技術方向) |
機械工程;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檢測技術及自動裝置相關專業;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應用數學、大數據技術與工程、物聯網工程; 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 |
博士 |
5 |
碩士 |
10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 |
本科 |
5 |
|
仿生技術研發工程師 |
化學、材料學、物理化學、化學工程、熱能工程、仿真模擬、自動化 |
博士 |
5 |
碩士 |
10 |
||
高端化學材料研發工程師 |
材料、化學、有機化學、金屬有機化學、催化化學、化學工程; 電分析化學; 微電子電路、生物分析相關方向 |
碩士及以上 |
10 |
教學管理 |
管理類、經濟類專業;教育學、心理學;人力資源、勞動關系相關專業;財務相關專業 |
碩士及以上 |
10 |
人力資源 |
人力資源、心理學、工商管理、企業管理等相關專業 |
碩士 |
3 |
1、薪資:本科年綜合收入6萬元-12萬元(含市補助);碩士年綜合收入18萬元-30萬元(含市補助);博士年綜合收入40萬元-60萬元(含市補助),特別優秀,薪資一人一議。
備注:市補助執行濱州市人才政策。
2、福利:
提供人才公寓、帶薪休假、福利食堂、節日福利、一年一次免費體檢、五險一金、補充醫療保險等福利待遇。
3、配套政策
擁有從幼兒園到中學的K12學校,為子女提供最優質的基礎教育。
符合就業條件的配偶,可協助妥善安置工作崗位。
多通道、跨平臺的職業發展機會,完善的職業發展通道。
簡歷篩選——筆試——初試——復試——談薪——offer
1、投遞要求
投簡歷時,請按“擬投崗位名稱+學歷+學校+專業+姓名+高校人才網”編輯文件名稱,例:仿生技術研發工程師+博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李四+高校人才網。不按命名規范投遞的簡歷,將無法進入簡歷篩選環節。
投遞簡歷時,請同步提供應聘登記表、成績單和各類榮譽證書。其中,應聘登記表文末附件下載。
2、投遞郵箱
zhoushengyin@wqucas.com。【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3、聯系方式
周老師,15866251415(微信同號)
王老師,13811242520(微信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