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況介紹與崗位設置
為推進跨學科跨學院合作,構建以農業綠色發展為目標的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合作平臺,
1、綠色種植:擬設置3個崗位。
崗位1:重點開展我國華北、西北典型多樣化種植體系(間套作、輪作等)作物時空互作及其與養分互作的增產增效固碳機制及調控途徑;具備種間互作、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研究基礎、具有田間試驗及室內機制研究背景的優先考慮。
崗位2:創新大數據分析與模型模擬方法,構建農業可持續發展智慧方案與精準模式,重點關注農田肥水高效,耕地保育和作物高產高效;具備分析模型,大數據及遙感技術研究,能夠獨立完成編程者優先考慮。
崗位3:利用秸稈等有機資源研發土壤調理劑等功能性產品、化學合成肥料增效等新材料;具有新型肥料、藥肥一體、微生物工程產品研發且田間試驗及室內機制研究背景者優先考慮。
2、綠色種養一體化:擬設置2個崗位。
崗位1:重點開展我國北方農牧交錯帶、高原湖泊流域等區域種養精準分區以及養分循環模式研究;具備地理信息系統分析、多目標線性規劃等模型分析背景的優先考慮。
崗位2:重點開展畜禽糞尿好氧堆肥工藝以及有機類肥料研發工作;具備好氧堆肥過程微生物作用機制、有機無機微生物肥料等產品研發等背景的優先考慮。
3、綠色生態環境:擬設置2個崗位。
崗位1:重點開展我國華北平原夏玉米-冬小麥輪作體系氨與氮氧化物協同減排技術與區域示范效果評估;具備農田活性氮排放監測、大氣化學模型運行等背景的優先考慮。
崗位2:重點開展基于節灌控排與田埂蓄滯的稻田近零排放技術、旱季徑流的田內蓄滯凈化技術研究;具備相關大田試驗與技術研發背景的優先考慮。
4、區域農業綠色發展:擬設置2個崗位。
崗位1:重點開展區域農業系統分析及設計,具備區域規劃模型、大數據分析方法等研究背景的優先考慮。
崗位2:重點開展農業發展經濟學與環境效應分析,具備多目標協同分析、區域優化設計、政策效應分析等背景的優先考慮。
二、崗位職責與應聘條件
1、獲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
2、年齡在35周歲及以下(含35周歲);
3.有志于為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做出貢獻,具有在農村生產一線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4、基礎理論堅實、專業能力強,具有農業資源環境(植物營養學、土壤學)、作物生產(農學、園藝、植保)、生態學、微生物學、動物科學(草業科學、動物營養、飼料工程等)、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信息科學(數據科學等)、社會經濟學(生態經濟學、農業農村政策與管理等)等方面的專業背景;
5、具有高水平英文文獻閱讀和寫作能力以及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在相關領域以第一作者發表過科研論文;
6、有高度責任心,強烈的服務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
7、進站后在研究院重點領域開展研究;
8、入選者辦理入站手續時須將人事關系轉入中國農業大學并保證全脫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9、未獲得學位但符合答辯要求的博士畢業生也可申報,獲得學位后可進站工作。
三、崗位類別與待遇
(一)崗位類別
1、興農青年學者崗
面向國內外一流大學和科研機構,在學校核定的進人規劃內招收的博士后,作為學校補充新教師重要渠道實施貫通培養招收,基本年薪25萬元起。
2、創新團隊崗
主要面向學校重點學科、科研平臺、創新團隊和新興前沿交叉學科等招收,基本年薪20萬元起。
3、科研項目崗
主要面向承擔國家、省部級重大重點科研項目的負責人等招收,基本年薪12萬元起。
(二)崗位待遇
1、職稱認定:進站后,可申報認定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滿足學校相關條件,可申報認定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2、配套資助:國家資助期內的國家項目博士后人才計劃入選者除享受國家支持經費外,還可疊加獲得學校資助10萬元/年。
3、科研獎勵:享受學校規定的教職工科研獎勵政策。
4、出國交流:除國際交流派出項目外,鼓勵在站博士后到境外知名大學和研究機構進行學術出訪或學術交流。
5、表彰獎勵:設立學校“優秀博士后”獎項,鼓勵在學術研究、科技創新、工程實踐和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績的優秀博士后。
6、在京落戶:博士后進站可將戶口遷入海淀區東西校區,出站符合北京落戶條件的,可解決本人、配偶及子女在京落戶等。
7、購房資格:在站期間,可按北京市相關政策參與共有產權房等保障性住房申請及購買商品房。
8、五險一金:學校按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為博士后人員參加北京市社會保險,繳存住房公積金。
9、其他待遇:享受在編教師同等培訓機會,在工會福利及子女入園入學等享受與教職工同等福利待遇。
四、應聘程序
有意者請提供如下材料:
1、個人簡歷和已發表科技論文情況;
2、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證書及復印件;
3、兩名專家推薦人姓名及聯系方式(電話、E-mail);
4、其他能證明本人能力、水平的相關資料。
五、招聘日期
自本啟事發布之日起受理申請材料。
其它詳細內容請參考中國農業大學人事處“博士后”專題網站內容。
六、聯系方式(來電時請說明是在高校人才網看到的信息)
聯系人:徐玖亮、叢汶峰
聯系地址: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新綜合樓4-110室
電子郵件:jlxu9@cau.edu.cn,wenfeng.cong@cau.edu.cn
聯系電話:18500861005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農業綠色發展研究院
關于中農博后
中國農業大學是農業類高校排頭兵,農業科學進入ESI世界前萬分之一,居全球高校第2,A+學科數量居全國高校第6,學校擁有一流的高層次人才隊伍和科研平臺條件,竭力為博士后提供一流工作條件和豐厚薪酬待遇。
?“三統一”全方位服務保障。將博士后隊伍納入師資人才隊伍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和統一管理,從多維度推進“同等對待”。
?“三位一體”小PI培養模式。80%以上博士后具備協助指導研究生經歷,80%以上博士后主持承擔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博士后基金等項目,80%以上博士后在本學科領域的高水平SCI、SSCI、CSSCI等期刊發表成果。
?博士后出站工作前景廣闊。70%以上博士后進入全國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超35%博士后出站后留校工作。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cau.edu.cn/tz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