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院簡介
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于2019年7月,是寧波市人民政府與大連理工大學基于雙方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按照“優勢互補、共謀發展、互惠互利、實現共贏”原則在寧波市共同舉辦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依托單位、浙江省新型研發機構,榮獲“2022年度寧波市新型研發機構‘十強’單位”。
研究院聚焦寧波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由院士及知名專家擔任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依托大連理工大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與優勢學科方向、寧波市經濟產業等綜合優勢形成重大創新平臺,建有五大創新中心、國家/省/市級科研創新平臺和博士后工作站。截至2023年上半年,研究院已引進專兼職人員共計240余人,其中博士170余人、高級職稱人員140余人;累計已有300余名碩博研究生正式入駐寧波研究院開展實驗工作;累計申請專利240余項,與國家、省市科技部門、重點實驗室以及全國各地知名企事業單位開展深入合作,與50余家知名企事業單位簽訂長期合作協議,在研項目已達百余項。未來,研究院將繼續全方位對接寧波產業需求,助力科技、經濟高質量發展,努力打造“高水平、綜合性、國際化”的高能級創新平臺。
二、相關平臺/團隊簡介
(一)公共檢測服務平臺
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公共檢測服務平臺成立于2022年12月,作為研究院發展建設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平臺主要面向寧波市、輻射長三角區域重點產業領域,以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新型材料技術、精細化工及生物醫藥技術發展需求為主導方向,基于研究院在創新研發、人才培養及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優勢,聯合多方全力打造國內領先的示范性檢測服務平臺。
(二)智慧水務創新研究團隊
智慧水務創新研究團隊整合大連理工大學在水資源調控、防洪減災、城市水務、水生態環境等領域的優勢研發力量,以系統解決區域水問題為核心,融合數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等技術方法,打造產學研體系,全面支撐寧波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團隊是以彭勇教授為核心的、眾多國內水利行業知名專家組成的,具有豐富的產學研開發與合作經驗的團隊,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3人、講師及博士后6人、高級技術工程師16人,在讀博士碩士70余人。團隊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課題140余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獎10余項,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遼寧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相關研究成果被廣泛應用于松花江、遼河等大型流域,并為南水北調中線和東線等重大工程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
(三)復雜能量系統數字孿生創新團隊
復雜能量系統數字孿生創新團隊包括教授3名、副教授4名,其中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名。團隊具有強有力的科研基礎,近年來承擔了包括“兩機專項”、JW重大基礎加強項目、教育部-裝發部聯合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上項目等一批國家級重大科研任務,同時部分科研成果成功實現了產業化示范,具備科研向實用轉化的充足經驗;獲得了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大連市科技發明一等獎在內的多項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
三、招聘崗位及要求
用人部門 |
崗位名稱 |
崗位職責 |
任職要求 |
招聘人數 |
稅前年薪 |
公共檢測服務平臺 |
主任/副主任 |
1.負責平臺技術服務和日常管理工作,包括運行維護、開放服務、人員培訓等; 2.負責編制平臺運行的規章制度和標準化流程,監督并確保平臺安全穩定運行; 3.負責院內CMA/CNAS認證全過程的規劃、統籌、申請、培訓、審核工作,能夠作為整個檢測室總負責人安排實驗室活動; 4.負責平臺技術作業指導書、技術記錄表格的批準及相關體系文件的審核; 5.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 |
1.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五年及以上本領域檢測或管理工作經驗; 2.具有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或者同等能力; 3.具有CMA、CNAS實驗室有授權簽字人、認證經驗,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工作經歷者優先; 4.掌握與檢測工作相關領域的法律、法規、標準、方法和規定,具有相應的檢驗檢測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 5.熟悉檢驗操作技能、標準操作規程、質量控制要求、實驗室安全與防護知識; 6.熟悉計量、數據處理知識和測量不確定度評估,能對檢測結果的正確性作出判斷。 |
1人 |
27-37萬起 |
實驗技術崗(勞務派遣) |
1.持證上崗,嚴格按照標準、操作規范及時限要求完成檢測任務; 2.協助院內團隊完成CMA/CNAS認證的三坐標實驗,完成模擬實驗、測試報告和認證材料撰寫; 3.認真、客觀、公正、真實地填寫原始記錄和儀器使用記錄; 4.參加設備、標物、耗材等驗收,協助院內進行新設備的引入; 5.負責實驗室儀器日常管理、維護、保養,定期做好校準工作; 5.遵守各項規章制度,不得擅自透露原始記錄、相關技術資料及檢測結果,對出具的檢測結果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有直接責任; 6.協助團隊工作,定期反饋問題,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 |
1.原則上本科及以上學歷,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可適當放寬; 2.動手學習能力強,能夠對認證的國標、標準進行獨立實驗操作; 3.熟悉機械零部件相關國標、海克斯康三坐標等設備人員優先; 4.熟悉三坐標相關檢測方法、檢測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滿足標準操作規程、質量控制要求、實驗室安全與防護要求; 5.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能夠學習新設備的操作和管理,并對院內學生和老師進行理論和操作培訓; 6.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 |
1人 |
10-20萬 |
|
智慧水務創新研究團隊 |
技術開發崗 |
1.立足水利工程和城市水務數字化技術開發與市場應用,開展水利工程和城市水務等行業運行管理方面的數字孿生技術研究和對外服務; 2.開展相關應用研究、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工作。 |
1.碩士及以上學位; 2.水利工程、環境工程、給排水等相關專業; 3.具有良好的學習和溝通表達能力,能夠適應高強度工作;責任心強,有團隊協作精神; 4.具備水文、水動力或水環境等相關領域模型開發能力優先考慮; 5.具有計算機和水利雙專業基礎復合型人才、3年以上水利行業信息化工作或科研經驗優先考慮。 |
1人 |
14-25萬起 |
復雜能量系統數字孿生創新團隊 |
科研助理崗(勞務派遣) |
開展測控系統及速采系統的應用研究,具體職責如下: 1)測控系統的應用,開發及維護; 2)測控系統國產化; 3)項目及產品的推廣; 4)項目輔助; 5)團隊負責人安排的其他工作。 |
1.本科及以上學歷; 2.機械、測控類相關專業,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3.熟練掌握測控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熟悉相關法律、法規及規定; 4.具備相關項目管理能力,熟悉項目管理流程和測控流程,能獨立開展工作; 5.具有良好的溝通能力,適應能力強。 |
1人 |
面議 |
四、報名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守憲法和法律;
2.具有崗位工作所需要的專業素質,具有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身心健康;
3.下列人員不得報名:
(1)曾受過刑事處罰或曾被開除公職的人員;
(2)尚未解除黨紀、政紀處分或正在接受紀律審查的人員;
(3)涉嫌違法犯罪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尚未作出結論的人員;
(4)在各級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中被認定有作弊行為的或有報考不誠信記錄,且處理期未滿的人員;
(5)試用期內的公務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機關、事業單位辭退未滿5年的人員;
(6)在讀的非應屆畢業生;
(7)現役軍人;
(8)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人員。
五、報名方式及步驟
1.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
2.報名方式
本次招聘僅采取郵箱報名方式,報名郵箱為:nbidut@dlut.edu.cn。【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3.報名步驟
(1)填寫《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應聘人員報名表》(附件1);
(2)將個人簡歷和相關證明材料電子版編輯為一個PDF格式文檔,PDF文檔命名為“姓名+學校+專業+應聘的平臺或團隊+應聘崗位+高校人才網”。
其中,相關證明材料包含:①有效身份證正反面;②從本科起至最高學歷的畢業證、學位證;③教育部學歷證明電子注冊備案表;④職稱證書、技能證書;⑤代表性論文或其他科研成果;⑥獲獎證書等。(暫未取得畢業證、學位證的應屆畢業生需提供由學信網出具的《教育部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和由學校出具的就業推薦表;境外留學人員還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出具的《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書》。)
(3)報名時請將Word版本報名表與PDF應聘材料共同發送至指定郵箱,郵件名為“姓名+學校+專業+應聘的平臺或團隊+應聘崗位+高校人才網”。
六、考核方式
本次招聘采取筆試、面試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技術開發崗與科研助理崗無筆試,設專業面試和綜合面試兩個環節)。研究院將根據報名條件和要求對應聘材料進行資格審查,擇優篩選并通知符合資質的候選人參加招聘考核環節,未通過篩選者將不再另行通知,請各位候選人及時留意個人郵箱或手機。
七、考察體檢及公示錄用
根據筆試、面試的綜合成績,按照1:1比例確定進入體檢人員名單,體檢標準參照《國家公務員錄用體檢通用標準(試行)》執行。
綜合考慮面試、考察、體檢情況,擇優確定擬錄用人員,并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人員在公示結束后與研究院簽訂勞動合同,辦理入職手續。
屬下列情況之一者,研究院將取消其錄用資格:
1.不符合應聘條件、虛報瞞報應聘材料的應聘者;
2.有工作單位的人員未在研究院規定時間內出具原單位同意調出證明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者。
八、紀律與監督
公開招聘工作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嚴肅紀律,秉公辦事,嚴禁弄虛作假,徇私舞弊,全程接受紀檢監察部門和社會的監督。報考者如有弄虛作假、違紀違規行為的,一經發現,取消其考試或應聘資格,并將有關情況通報其所在單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九、其他未盡事宜
1.聯系方式:0574-27969800(陳老師)
2.通訊地址: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文教街道育才路26號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
3.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官網:http://nbidut.dlut.edu.cn/index.htm
大連理工大學寧波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