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大學(www.sustech.edu.cn,以下簡稱“南科大”)是深圳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創建的一所高起點、高定位的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
南科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http://ese.sustech.edu.cn,以下簡稱“環境學院”)成立于2015年5月,目前已建成一支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會士、國家“杰青”、國家“優青”等多位國家級人才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旨在環境污染治理、水資源與水環境、全球環境變化等領域開展前沿學術研究和高端人才培養,并致力于研發無廢城市、生態修復、智慧環保、環境健康、大氣減碳等與社會需求密切相關的先進技術。南科大環境學院歡迎優秀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加入,并為其提供優越的個人待遇和工作條件。在南科大一流的科研平臺上,入職者將有更多、更好的機會為解決中國和世界環境中的重要科學及工程問題做出貢獻。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即將或已取得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1、與課題組負責人共同制定研究計劃,相對獨立地開展課題研究并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2、協助課題組經費申請,并積極地以負責人身份依托課題組申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項目及其他國家、省、市各級課題
3、協助課題組負責人,指導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
4、協助課題組建設和管理
序號 |
課題組 |
專業要求 |
所需研究方向 |
課題組網站 |
應聘材料投遞郵箱 |
1 |
陶澍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35歲以下; 2、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大氣、化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3、模型方向:在污染物排放評估、大氣化學模擬等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科研基礎 4、實驗方向:在大氣污染、室內空氣、大氣化學、環境化學等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科研基礎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體現自己的特長與能力; 6、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良好的數學、統計分析、建模能力(模型方向)。 |
模型方向:在污染物排放評估、大氣化學模擬等方向 實驗方向:大氣污染、室內空氣、大氣化學、環境化學等方向。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os/ |
taos@sustech.edu.cn |
2 |
楊新課題組 |
1、近三年內獲得環境科學、大氣科學、物理化學、分析化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歷,具備良好的科研能力; 2、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工作勤奮踏實,具有團隊合作精神,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3、有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能撰寫高水平中、英文研究論文,已在相關研究領域發表有影響力的高水平學術論文(第一作者)。 |
大氣化學、城市空氣質量、大氣顆粒物理化特性表征、大氣顆粒物環境健康效應、新型環境監測技術研發等 |
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yangxin.html |
yangx@sustech.edu.cn |
3 |
鄭一課題組 |
1.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2年)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可在2024年9月之前進站; 2.擁有環境科學與工程、水文與水資源、水文地質、自然地理、地理信息系統、遙感等相關專業的堅實學科背景; 3.數理基礎出色,熟練運用Matlab、Python等主流編程工具及ArcGIS等地理信息系統軟件; 4.在所屬專業領域有影響力的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或被正式接收)至少2篇英文論文; 5.具有良好的英語交流能力,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6.優先錄用條件:海外學習或科研經歷;野外工作經歷;處理、分析環境樣品的技能;大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的研究經驗。 |
農業氮素流失、陸-海過渡帶生態環境、深度學習建模等方向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gid=zhengy&iscss=1&snapid=1&orderby=date&go=1 |
zhengy@sustech.edu.cn |
4 |
傅宗玫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學風嚴正,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大氣、化學、地理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在大氣化學模擬、城市環境模擬、深度學習、大氣化學等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有良好的科研能力;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體現自己的特長與能力; 6.良好的數學、統計分析、建模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7.為加速推進課題組模式開發工作,具有模式開發經驗的應聘者,將優先考慮。 |
研究方向主要為城市及區域空氣污染、化學-氣候相互作用、深度學習在大氣化學模擬中的應用等; |
fugroup.org |
atmoschem@163.com |
5 |
張作泰課題組 |
(1)具有無機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冶金工程或熱能工程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或者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年齡不超過35歲。 (2)具有固體廢物資源化及CO2捕集利用方面的研究經歷,特別是堿激發地質聚合物、焚燒灰渣資源化、CO2捕集材料研發等研究方向。 (3)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相關方向刊物上發表過SCI論文,具有良好的科研潛力,優先考慮發表過高水平論文的申請人。 (4)對實驗室研究方向和科研工作感興趣;具備發現、思考并解決相應科研問題的能力;具有高度的積極性和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可獨立開展課題研究,可協助課題組PI指導本科生、研究生開展實驗工作;可協助實驗室平臺的建設、維護;可協助課題組申報項目。 (5)課題組支持博士后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自主開展相關領域科研工作; (6)具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獨立撰寫英文研究論文。 |
(1)CO2捕集及利用技術研究; (2)工業固廢綜合利用基礎研究; (3)城市固廢高效清潔利用與污染防控研究。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zhangzt/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yanf/ https://sustech.edu.cn/zh/faculties/xuehuashen |
zhangzt@sustech.edu.cn,并抄送至郵箱shenxh@sustech.edu.cn。 |
6 |
朱雷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已取得大氣科學、遙感、環境科學、地球科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具備大氣化學模式或衛星遙感領域科研能力與經驗; 5.具備良好的數學、統計分析及數據可視化的能力(如:IDL、NCL、Matlab、R、Python等); 6.熟練掌握Linux系統; 7.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8.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3篇。 |
研究方向主要為大氣環境 衛星遙感、數據同化等。 |
https://www.acmrsg.org/ |
zhul3@sustech.edu.cn |
7 |
王辰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大氣、化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在大氣污染、室內空氣、大氣化學、環境化學等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科研基礎;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體現自己的特長與能力; 6、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
研究方向:室內空氣污染、大氣化學、室內化學過程、室內外污染關聯及影響等相關實驗室及外場研究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wangc/ |
wangc@sustech.edu.cn |
8 |
沈惠中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大氣、化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在污染物排放評估、大氣化學模擬等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有一定的科研基礎;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體現自己的特長與能力; 6、良好的數學、統計分析、建模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
研究方向主要為區域及全球污染物排放清單建立、污染物傳輸模擬、大氣健康和氣候變化評估、污染物排放驅動力分析、衛星反演、室內污染等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shenhz/ |
shenhz@sustech.edu.cn |
9 |
葉建淮課題組 |
(1)在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科學、化學、材料等相關專業取得(三年以內)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 (2)熱衷科研,責任心強,有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具有獨立從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3)在大氣化學煙霧箱模擬、大氣化學外場觀測、傳感器開發等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科研基礎; (4)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篇以上; (5)具有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大氣化學煙霧箱模擬、大氣污染物外場觀測、大氣化學傳感器開發、大氣化學大渦模擬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yejh |
yejh@sustech.edu.cn |
10 |
史海勻課題組 |
1、已獲得或即將獲得水文學與水資源、流體力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或其他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時間一般不超過3年; 2、已在相關研究領域取得較好科研成果,有高質量的英文論文發表或被正式接收(須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或導師為第一作者情況下的第二作者); 3、立志科研,銳意進取,思路開闊,工作勤勉; 4、具有較好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善于溝通,有團隊合作精神; 5、英語讀寫能力出色且有留學或出國訪學經歷者優先考慮; 6、擅長模式識別、并行計算等的應聘者重點考慮。 |
數字流域與水信息學、氣候變化下極端水文事件、水資源可持續發展等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shihy |
shihy@sustech.edu.cn |
11 |
梁修雨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已取得水文學及水資源、地下水科學與工程、地質學、地質工程、環境科學等地學與環境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3.具備良好的數理基礎、數據分析及編程能力; 4.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 6.數學能力強可優先考慮。 |
研究方向:地表水-地下水交互作用,土壤水文過程,流域水文模擬,土壤-地下水污染物遷移模擬,深度學習建模等。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liangxy |
liangxy@sustech.edu.cn |
12 |
劉延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學風嚴正,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水利工程、流體力學、數學、地理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在水動力學、計算流體力學、河流動力學、污染物輸移等相關研究方向有良好的科研基礎;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體現自己的特長與能力; 6.良好的數學、統計分析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具有水動力模型編程經驗者,優先考慮;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明渠紊流模擬 ?泥沙輸移與河流演變 ?波流-結構物耦合作用 ?生態水力學 ?潛流交換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liuy8 |
liuy8@sustech.edu.cn |
13 |
姜麗光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35歲以下; 3、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地理、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水利工程、數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4、在遙感數據處理、水文模型、水力學、機器學習、數學反問題求解等課題組相關研究方向有良好的科研能力; 5、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體現自己的特長與能力; 6、良好的數學、統計分析、編程與建模能力,以及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 7、具有水文、水動力模型應用與開發者,將優先考慮。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無人機河道水文變量獲取 ?衛星測高數據處理 ?水文-水動力模擬 ?深度學習 ?數據-模型融合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jianglg/ |
jianglg@sustech.edu.cn |
14 |
王鐘潁課題組 |
1、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環境、化學、化工、材料等相關專業背景; 2、具有水處理功能材料與污染物控制,光/電催化,或膜分離等相關基礎與應用研究的科研經歷者優先; 3、已在專業領域主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或被接收)論文;具有良好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能獨立撰寫英文科技論文;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水污染控制化學,膜分離技術 |
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wangzhongying.html |
wangzy6@sustech.edu.cn |
15 |
雷洋課題組 |
1.即將或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且不超過三年; 2.博士期間,受過良好的學術訓練,在環境領域主流期刊有論文發表的經歷,具備獨立開展科研的能力。 3.研究經歷與實驗室擬展開的研究有交叉或有強烈的開展相關研究的意愿; |
水處理、資源回收、重金屬和有機污染土壤修復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gid=leiy3&iscss=1&snapid=1&orderby=date&go=1 |
leiyangsustech@126.com |
16 |
葉斌課題組 |
1.近三年獲得管理學、經濟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的博士學位,年齡在35周歲以下,全職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以第一作者在SCI/SSCI刊物上發表(或已接收)至少1篇論文,發表過高質量論文者優先考慮; 3.具有較好的外語水平,能獨立撰寫英文研究論文。 4.與課題組負責人共同制定研究計劃,相對獨立地開展研究并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 5.協助課題組經費申請,積極申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青年項目及其他國家、省、市級課題; 6.協助課題組負責人,指導學生,協助實驗室日常管理工作。 |
碳排放管控技術與政策:節能減排與氣候變化政策模擬評估、碳排放交易、電力交易、可再生能源與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和低碳交通、低碳經濟與綠色金融以及其他相關研究。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yeb/ |
yeb@sustech.edu.cn |
17 |
陳洪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善于團隊協作; 2.具有能體現個人知識技能積累的代表性論文1-2篇; 3.有志于從事資源循環利用與環境材料開發相關的理論和工程應用方面研究工作,愿意從事關鍵金屬分離、CO2資源化利用、海水淡化、光電催化污染物控制與器件設計等具體課題。 4.具有無機、有機、電化學、配位化學、計算化學、透射電鏡、同步輻射相關表征技術基礎的優先。 |
研究方向:資源循環利用與污染控制化學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chenh3 |
chenh3@sustech.edu.cn |
18 |
張斌田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環境科學、分析化學、材料科學、生物化學、生物醫學工程、微電子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3、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夠體現自己的特長和能力; 4、良好的英文寫作和交流溝通能力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污染物分析化學 ?分子毒理學研究 ?DNA損傷檢測 ?生物傳感器研制 ?便攜式檢測儀器開發 |
https://www.sustech.edu.cn/zh/faculties/zhangbintian.html |
zhangbintian@sustech.edu.cn |
19 |
裘文慧課題組 |
(1)優秀博士畢業生或優秀應屆博士生,并且對環境檢測/環境健康/生態風險評價/環境毒理學相關方向具有濃厚興趣的研究學者; (2)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領域頂級期刊發表過論文; (3)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事業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
環境檢測/環境健康/生態風險評價/環境毒理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gid=qiuwh&iscss=1&snapid=1&orderby=date&go=1 |
qiuwh@sustech.edu.cn |
20 |
鄭國貿課題組 |
1、熱衷科學研究、恪守學術道德準則,有強烈的責任心,善于團隊協作,能夠相對獨立地思考、解決科學問題; 2、已取得國內外知名高校分析化學、生物、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 3、在相關領域主流SCI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過論文1篇以上,論文能夠體現自己的特長和能力; 4、良好的英文寫作和交流溝通能力 |
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基于高分辨質譜的檢測技術、代謝組學、暴露組學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zhenggm |
zhenggm@sustech.edu.cn |
21 |
夏雨課題組 |
1.優秀博士畢業生或優秀應屆博士生,并且對環境微生物生態學相關方向交叉學科具有濃厚興趣的研究學者; 2.具有豐富宏基因組生物信息學經驗或良好的DNA-SIP, 厭氧菌分菌等分子生物學基礎的應聘者優先考慮; 3.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領域期刊發表過論文; 4.年齡35周歲以下,具有良好的科學素養、事業心、責任感和團隊協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英文閱讀、寫作和口頭交流能力。 |
微生物群落宏基因組學分析、環境微生物高通量培養組學研究等 |
https://faculty.sustech.edu.cn/?tagid=xiay&iscss=1&snapid=1&orderby=date&go=1 |
xiay@sustech.edu.cn |
1.博士后聘用期兩年,年薪33萬元起,含廣東省生活補貼15萬元(稅前)及深圳市生活補貼6萬元(稅前),并按深圳市有關規定參加社會保險及住房公積金。博士后福利費參照學校教職工標準發放。
2.特別優秀候選人可以申請校長卓越博士后,年薪可達50萬元以上。(含廣東省及深圳市在站生活補貼)。
3.在站期間,可依托學校申請深圳市公租房,未依托學校使用深圳市公租房的博士后,可享受兩年稅前2800元/月的住房補貼。
4.擁有優良的工作環境和境內外合作交流機會,博士后在站期間享受兩年共計2.5萬學術交流經費資助。
5.課題組協助符合條件的博士后申請博士后人才項目。如成功申請,最高可享受總計100萬元補貼(與廣東省及深圳市在站博士后生活補貼不同時享受)。
6.博士后出站選擇留深從事科研工作,且與本市企事業單位簽訂3年以上勞動(聘用)合同的,可以申請深圳市博士后留深來深科研資助。深圳市政府給予每人每年10萬元科研資助,共資助3年(以深圳市最新申報要求為準)。
7.根據《深圳市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工作實施辦法》規定,新引進博士人才生活補貼(10萬元)與省市博士后在站生活補貼不同時享受。
1、本招聘長期有限,招滿為止
2、有意應聘者,請將下述材料發至相應的應聘材料投遞郵箱,以“姓名+博士后申請+高校人才網”為標題:
(1)個人簡歷(包含完整的學術論文列表);
(2)代表性論文全文;
(3)相關說明(如有。包括但不限于參與科研項目介紹并闡述自己在項目中的職能與貢獻;研究興趣陳述等)
(4)3位推薦人的姓名及聯系方式(任職單位、聯系電話、email地址)。
【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