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于
一、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申請條件
(一)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出生日期在
具有博士學位;
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
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二)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詳情請參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掃碼可見詳情↓↓↓)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申報系統將于2024年2月1日后開放,申請截止日期為
三、福利待遇
依托研究院申報海外優青項目的入選者將獲得100-300萬元的國撥經費資助,資助期限為3年。此外,無論是否入選海外優青項目,申請人可同時通過研究院“高層次人才引進”流程,申請研究院全職崗位。通過研究院“高層次人才引進”面試的申請人均可享受以下待遇(包括但不限于):
01薪酬福利
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和福利待遇(具體面議);
享受廣州南沙自貿區個人所得稅15%優惠政策;
02科研經費
提供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
03工作條件
配備所需的實驗條件,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辦公設備和一流的公共技術平臺;
04復旦支持
可通過復旦大學學術評估程序,聘為復旦大學特聘教授、研究員或青年研究員,并認定為復旦大學研究生導師,按學校規定配備博士研究生名額;
05生活補貼
協助申請各類人才補貼,省、市、區疊加配套生活補貼最高可達600多萬元(以政府頒布的最新政策為準);
06其他
協助辦理戶口落戶和子女入園/學,協助外籍員工辦理工作許可和居留許可。
四、專業方向與疾病領域
01專業方向
包括但不限于生命組學技術,智能醫學、生物大數據、類器官、細胞治療、免疫治療、基因治療、基因編輯、微生物組學、分子診斷、偶聯藥物、核酸藥物、蛋白與抗體藥物、mRNA藥物、生命體征監測、智能可穿戴、數字醫療技術等。
02疾病領域
遺傳疾病(含罕見病)、惡性腫瘤、神經系統疾病、精神與心理疾病、衰老相關疾病與長壽等。
五申請材料及聯系方式
符合條件的申請人請于
符合申請條件且通過評估的申請人,研究院將及時與您取得聯系并跟進申報事項,您也可以通過電話或郵件咨詢了解相關申報信息。
聯系人員 付老師
聯系電話 020-66333086
電子郵箱 hr@ipm-gba.org.cn
研究院介紹ABOUTTHEINSTITUTE
粵港澳大灣區精準醫學研究院(廣州)(Greater Bay Area Institute of Precision
Medicine(Guangzhou),英文縮寫:GBA-IPM)(以下簡稱“研究院”)是由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南沙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和復旦大學三方共同舉辦的省屬事業單位,坐落于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的廣州市南沙區。
研究院將匯聚國內外多方力量,凝聚復旦大學雄厚的多學科交叉科研優勢和粵港澳大灣區尤其是南沙的區位優勢和創新發展綜合優勢,推動長三角與珠三角深度融合。研究院將面向精準醫學前沿尖端研究和重大成果應用轉化,打造國際一流的高水平新型研發機構,吸引國內外頂尖科學家及團隊落戶大灣區,計劃引進全職專業人才500人、其中海內外高層次人才50人。在南沙自貿區核心區域,研究院正規劃建設科研大樓,預計將于“十四五”末正式建成入駐。
研究院由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校長金力擔任院長,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原院長、遺傳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
研究院已獲批建設廣東省高水平創新研究院;獲批
展望未來,研究院將面向世界生物醫學科技前沿、面向健康中國重大戰略需求、面向服務廣東省和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主戰場、面向人民健康,銳意創新,努力奮斗,持續產出國際領先的前沿成果和關鍵技術,全力打造國際一流的精準醫學科研重鎮和人才高地,努力孕育以源頭創新為驅動的世界級精準醫學產業集群,為中國和大灣區加快形成精準醫學全球科創新高地和新興生物產業全球重要策源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GReRz7Ij9Fq_l6kDr3Xl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