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學校簡介】
復旦大學校名取自《尚書大傳》之“日月光華,旦復旦兮”,始創于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1917年定名為復旦大學,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上海醫科大學前身是1927年創辦的國立第四中山大學醫學院。2000年,復旦大學與上海醫科大學合并。目前,學校擁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2個學科門類;學校共有邯鄲、楓林、張江、江灣四個校區,占地總面積約241.
復旦大學擁有世界一流的辦學聲譽,全球聲譽位居世界前50,位于中國內地前列;在全國第五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建設成效顯著提升。文、社、理、工、醫五大學科門類均有較高國際聲譽,位居世界前100。學校共有20個學科入選第二輪“雙一流”建設學科,13個學科入選上海市高峰學科建設。在教育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中,61個專業獲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02學院簡介】
復旦大學于
(一)學科建設
院系充分發揮復旦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優勢,積極開展與數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無線電技術、雷達技術、衛星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等領域的學科交叉發展,設置了氣象學與大氣環境、氣候系統和氣候變化、大氣物理和化學過程、海洋氣象學與物理海洋四個學科方向。在國家“雙一流”建設中,大氣科學與環境科學與工程一起共為復旦大學重點建設的20個一流學科之一。在2022年5月泰晤士高等教育公布的第三版中國學科評級中,復旦大學大氣科學學科獲A+等級。
(二)人才隊伍和科研發展
院系目前擁有復旦特聘教授16人,包括中科院院士2人、歐洲科學院院士1人、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人、外國資深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另有教授/青年研究員15人,含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海外高層次青年人才2人;副教授/青年副研究員14人,已建立起一支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師資隊伍。
院系建立以來,始終追求強化科研創新,培育一流科研成果。截至目前,已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1項,重大項目1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基金委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課題、國際合作項目和上海市基地項目等10余項。主持在研項目經費逾2億元,已發表學術論文1000余篇,其中以第一單位在Nature, Science Advances,PNAS,BAMS等國際權威期刊發表文章近300篇。
(三)國際合作與科研平臺建設
為與國內外相關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好地開展合作,院系積極建設國內國際重大影響力科研平臺。其中,國內省部級平臺包括“上海市海洋-大氣相互作用前沿科學研究基地”“中國氣象局-復旦大學海洋氣象災害聯合實驗室”“上海市海-陸-氣界面過程與氣候變化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海氣系統耦合動力學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平臺;國際合作平臺有“極端天氣氣候與健康風險互聯和治理國際卓越中心”和“空氣質量監測、分析、預報國際研究計劃(MAP-AQ)上海辦公室”等。此外,復旦大學還先后與中國氣象局和中國極地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03資助模式】
1)薪酬
1、一般情況:不少于50萬/年(稅前,含五險一金),另有首聘期前三年5萬/年的年終保底績效(稅前),各類獎勵性績效上不封頂。
另外,學校人才引進資源包為海外優青提供配套支持,可用于配套薪酬、住房補貼、科研啟動經費。
2、增量支持:①上海市教委項目支持:可獲得一次性補貼10萬(稅前);②可享受稅收優惠;③優秀者納入學校校內培育計劃,享受培育期內(一般3年)個人專項獎勵10/年(稅前);④積極推薦申請新工科人才基金(獎金最高75萬)、小米青年學者(獎金50萬)等各類校外捐贈人才專項基金獎勵。
2)住房
1、一般情況:提供住房補貼90萬(免稅,購房時可一次性提取)。
2、國家、上海市補助:國家、上海市最高可提供125萬一次性補助(免稅,保底87.5萬,若同時入選上海白玉蘭計劃,則為125萬)。
3、過渡房保障:提供校園周邊多處拎包入住的人才公寓供租住。
3)科研啟動經費
1、一般情況:提供科研啟動經費最高達300萬。
2、國家補助:國家提供100-300萬科研經費支持。
3、優秀者納入學校校內培育計劃,最高可以追加科研經費200。
4)團隊建設
直接認定博導資格,首聘期前3年每年單列1名博士生名額;支持科研團隊建設,支持招聘博士后、科研助理、專任崗位等團隊成員。優秀者納入學校校內培育計劃,在培育期內增加1個博士生名額。
5)基礎教育
為人才子女提供完整鏈條的基礎教育保障,可享受上海市最優質的辦學資源。(詳見附件)
6)醫療保障
享受復旦大學附屬醫院優質醫療資源和便捷醫療服務。(詳見附件)
7)人才生態
1、上級部門“一對一”服務:上海市設立高層次人才服務專窗,在辦理各類證照、進境物品通關等方面提供方便快捷、“一對一”的專屬服務。
2、海外引才補貼項目:針對海外引進的科技人才(理工醫科)提供入境后、入職前的臨時性、過渡性生活補貼,最高可達21.6萬(稅前)。
【04申報條件】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在
5、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6、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05聯系方式】(來電時請說明是在高校人才網看到的信息)
聯系郵箱:aos_renshi@fudan.edu.cn
聯系人:
聯系電話:86-021-31248810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aos.fudan.edu.cn/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