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簡介
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創建于1953年,1955年建成開診,是直屬于山西省衛生健康委員會的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急救為一體的綜合型三級甲等醫院,是山西省最大的醫療機構之一,是全國首批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試點醫院。國家衛健委2022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排名全省第一名。連續17年榮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
醫院總占地面積451.2畝為全省同級醫院第一,形成北區醫療臨床、南區科研教學、和平院區醫防醫養一體兩翼的戰略發展格局;擁有國家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項目1個;省“136”興醫工程領軍臨床???/span>1個;國家臨床重點??平ㄔO項目3個:護理學、胸外科、神經外科;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十二五”重點??平ㄔO項目2個:中醫科(老年病學)、中醫肛腸;省級臨床重點???/span>7個:腎內科、神經外科、普外科、消化科、口腔科、心血管內科、婦科;省級重點學科12個:腎內科、神經外科、普外科、消化科、神經內科、口腔科、護理學、內分泌科、骨科、婦產科、臨床檢驗科、中醫肛腸。醫院以疾病診療為導向,以學科建設為主線,建設了7個省級醫療科研綜合中心,5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和1個省級技術創新中心。
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1名,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1名,國家衛生計生系統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名,山西名醫11名,國特貼專家21名,省學術技術帶頭人36人,入選三晉英才:高端領軍人才5人、拔尖骨干人才40人、青年優秀人才42人;引進工程院院士3名、科學院院士1名,成立院士工作站3個;擁有博導20人、碩導255人;
醫院科學研究水平多年來一直位于省內領先地位,近年來累計發表論文3031篇,SCI收錄論文收錄833篇,一大批代表性文章發表在主流期刊上。獲批國家級、省級課題500余項,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青年項目等。
為進一
二、合作導師簡介
張瑞平
醫學博士,主
從事醫學影像診斷工作20多年,專業技術全面,成績突出,近年來主持“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4項。獲得國家專利15項,主編、參編著作和教材7部。發表學術論文200多篇,其中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SCI文章100余篇,其中1區80篇。部分發表在Nature Materials,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PNAS、ACS Nano等國際頂級期刊。以第一完成人獲山西省自然科學技術一等獎2項、中國抗癌協會二等獎、華夏醫學科技二等獎,還獲得了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和三等獎2項,山西省教學成果二等獎2項,山西省高等學校科技一、二等獎,山西省第十九屆優秀學術論文特等獎。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融合分子影像學和納米醫學的研究背景,構筑多功能納米探針,實現腫瘤的多模態成像以及圖像引導下的癌癥治療和療效監測;二是基于人工智能技術整合影像組學,空間(蛋白、代謝、轉錄)組學等多維數據信息,挖掘疾病基因表達、組織代謝及功能網絡的時空動態和內在聯系,揭示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擬招收具有影像學、納米醫學、化學、人工智能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張錦
工學博士,主任技師(二級崗),博士生導師,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山西省“三晉英才”支持計劃高端領軍人才,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近年來主持國家及省級科研項目20余項,目前在研項目5項。在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科研論文70余篇,其中SCI文章20余篇。出版專著7部,其中主編3部,國家“十三五”規劃教材1部。申報發明專利7項,其中授權2項。編寫指南、標準、規范9項,其中在編地方標準規范4項。獲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余項,其中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百部(篇)工程”一等獎1項、研究教學成果三等獎1項、山西省第七次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中國商業聯合會全國商業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主要從事醫院管理、醫療器械質量控制與安全管理、醫療器械智能精準檢測等方面的研究。擬招收具有生物醫學工程、生物材料、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李耀平
醫學博士,主
從事結直腸腫瘤外科專業近30年,對結直腸腫瘤的診治有很深的造詣和豐富的臨床經驗,以結直腸癌的臨床綜合診療和分子機理為研究重點,在國際和國家級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其中多篇論文被SCI收錄。目前在研國家級科研項目1項,省級科研項目3項。
主要研究領域為大腸腫瘤方向,擬招收具有外科學、腫瘤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吉宏明
主
近年來主持了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0余項,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3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基礎生物研究、動物行為調控、腫瘤免疫,二是腦機接口、3D打印及影像技術、微流控技術;三是人工智能影像處理、腦連接組學等,四是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擬招收具有基礎生物、醫工交叉、影像組學、生物信息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劉建榮
醫學博士,主
主要從事生殖醫學的臨床和科研工作,擅長于治療女性不孕癥、男性不育癥、多囊卵巢綜合癥、早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等疾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省部級科研項目4項,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發表科研論文50余篇,其中SCI、中華級論文10篇。
主要研究方向是女性不孕癥、男性不育癥有關疾病的診斷、治療和發病機制研究,擬招收具有婦產科或者泌尿外科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石晶
醫學博士,主
博士畢業于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曾赴德國Muenster大學口腔中心留學一年,主要從事牙體牙髓病、牙周病和口腔黏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且尤其擅長牙周疾病的基礎治療和手術治療以及口腔黏膜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已在SCI發表文章6篇,中文核心期刊共發表文章20余篇。現承擔省級科研項目2項,共計30余萬元。曾主編、參編著作3篇。獲得專利及計算機軟著2項。
主要研究方向是口腔黏膜疾病與全身疾病的相關研究,擬招收具有口腔內科、血液科、內分泌科、分子生物學、大數據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張剛利
醫學博士,主
臨床擅長神經系統常見腫瘤如腦膜瘤、膠質瘤、垂體瘤等的診治,尤其擅長復雜顱底腫瘤的治療,對神經急危重癥患者的管理有豐富臨床經驗。主持省科技廳項目4項,人社廳項目1項,院級項目1項,參與國家級項目4項,培養碩士研究生12名,博士1名。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兩項,三等獎兩項。參編《腫瘤學概論》《顱腦損傷》,主譯神經外科經典論著《腦膜瘤》、《臨床神經解剖學》,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論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腦腫瘤的發病機理和綜合治療;二是神經損傷和修復;三是腦機接口和人工智能,擬招收具有醫學或理工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李風蘭
醫學博士,主
從事口腔修復學醫、教、研工作32年,擅長牙體缺損美容修復、牙列缺損及缺失的種植義齒修復、頜面部缺損義鼻、義眼、義耳等的修復。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主持完成山西省科技廳項目3項,在研1項,在研其他課題3項。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SCI 10篇。培養碩士生30余人,博士研究生1人。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全身疾病與種植體骨結合;二是中藥與種植體骨結合;三是數字化口腔及頜面部缺損修復,擬招收具有材料學、醫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增材制造(3D打印)技術及應用、生物制造技術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李同麗
醫學博士,主
主持省級科研項目6項,發表論文50余篇,對細胞因子、炎性介質及信號轉導通路在慢性鼻-鼻竇炎鼻黏膜炎癥反應中調控機制進行了系列研究,近年來對PM2.5與變應性鼻炎發病機制相關性進行探討,一系列的工作使得對鼻黏膜慢性炎癥反應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擅長耳顯微外科及人工聽覺植入技術,并對重度極重度感應神經性耳聾患者人工耳蝸植入術前后患者的言語、前庭功能等相關因素進行了大量的臨床研究,發表了高質量的論文。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兩項。
主要研究方向是慢性鼻-鼻竇相關疾病發病機制的研究,擬招收具有鼻科學、耳科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李亞峰
醫學博士,主
從事腎內科臨床工作10余年,精通本專業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一定的學術造詣,尤其擅長IgA腎病、膜性腎病等原發、繼發性腎炎、急慢性腎衰竭的診治,特色是遺傳性腎病、罕見性腎病的基因診斷與遺傳咨詢。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項目10余項,其中包括國家自然基金3項,十三五重大項目1項等;在 Arthritis Rheumatol, Ann Rheum Dis, J Hematol Oncol,Protein Cell 等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收錄SCI論文40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2項,參與出版著作1部;2021年榮獲山西省總工會“五小”創新大賽一等獎,2023年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
主要研究方向是黏膜屏障損傷參與IgA腎病的機制研究,擬招收具有內科學(腎臟病學)、細胞生物學、生理學、統計學 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栗鳳霞
理學博士,主
對消化系統常見疾病以及危急重癥診治經驗豐富。亞專業方向為肝臟疾病,對不明原因肝功能異常、肝硬化并發癥、肝臟疾病、疑難危重肝病以及原發性肝癌的診療經驗豐富。在腸道微生態以及肝臟疾病等方向主持山西省自然科學青年項目、山西省自然科學項目、博士后研究項目以及山西省醫學重點科研項目。發表SCI論文以及中華雜志論文十余篇,中文核心期刊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是腸道微生態與慢性肝病、胃黏膜化生與胃癌的關系、肝硬化營養不良的相關研究,擬招收具有消化專業、免疫專業、生物信息分析、分析化學等相關專業背景均可。
索玉平
醫學博士,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博士后,主
開展婦科各種良惡性腫瘤的規范化診治、微創治療以及基礎研究,尤其對宮頸癌、卵巢癌、子宮內膜癌、外陰癌等婦科惡性腫瘤、子宮脫垂等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女性生殖道畸形矯治等方面有深入研究,率先在省內開展了婦科惡性腫瘤腹腔鏡腹主動脈旁淋巴清掃術、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及外陰癌根治術、盆底重建術等高難度手術。主持國家級自然基金面上項目2項,主持完成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項,獲省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中華及國家級論文50余篇,SCI論文2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是婦科腫瘤的基礎及臨床研究、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擬招收具有婦科腫瘤、分子生物學、免疫學、解剖及組織胚胎學、大數據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蔚洪恩
醫學博士,主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省級項目3項,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其中SCI期刊論文10篇,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建設有山西省衛健委醫學科技青年創新團隊,可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較好的研究平臺。
主要研究方向為腦疾病包括神經發育障礙、神經免疫疾病等的防治研究,擬招收具有 基礎醫學、神經病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陳勝利
醫學博士,主
在膠質瘤、小兒腫瘤等治療方面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能把握神經外科的發展前沿并與國際水平保持一致,善于處理疑難問題及主刀完成各種高難度手術。以第一作者在中華系列雜志發表論文14篇,SCI 4篇,省級雜志發表論文50余篇。主編、參編著作3部,主譯、副主譯著作4部。發明國家專利27項,主持的課題榮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三等獎5項,培養研究生15名。現主持山西省科技廳基金項目1項,山西省衛健委科研課題3項,山西省人民醫院博士啟動資金1項,參與國家863課題1項。2016年獲山西省總工會山西省職工“五小”競賽優秀成果一等獎。獲2016年、2017年、2018年、2022年度山西省人民醫院優秀碩士生導師稱號。
主要研究方向是神經腫瘤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和小兒神經外科的綜合治療,擬招收具有神經外科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馬瑞軍
醫學博士,主
長期致力于消化道疾病的臨床及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主攻消化道早癌的內鏡下診治和膽道胰腺疾病的超聲內鏡及穿刺診療,對消化系統常見疾病及消化道早癌診治經驗豐富。發表專著2本、參編專著1本、發明專利3項;發表SCI 10余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等雜志發表SCI 4篇,影響因子近40分;一作在中華級及核心期刊發表文章20余篇;主持及參與科研10余項,其中一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與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指南的制定2部。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大腸癌及其癌前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二是消化道早癌的內鏡診治及發病機制研究;三是超聲內鏡對膽胰系統疾病的診治研究,擬招收具有臨床醫學或生物信息學或藥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秦潔
醫學博士,主
專業方向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診療,垂體、腎上腺、甲狀腺、肥胖、生長發育、罕見病等疾病診治。在山西省最先開展垂體泵、巖下竇采血等先進醫療技術?,F主持省部級課題3項,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橫向課題1項,目前科研經費64萬,發表SCI論文6篇,核心期刊58篇,主編論著1部。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2項。
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及其慢性并發癥,垂體及生長發育異常疾病,內分泌疑難罕見病,擬招收具有內科學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內分泌與代謝病專業優先。
張改連
醫學博士,主
長期致力于臨床免疫與基礎免疫學的深度對接,探索間充質干細胞及其外泌體在炎性關節炎中的作用機制與臨床轉化,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靶點及風濕性疾病的精準分型與靶向治療以及預后影響因素分析。目前科研經費近40萬,主持省級科研項目8項,參與國家級或省級課題14項,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獎6項,發表論文131篇,SCI論文10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中華及國家級論文50余篇,編寫著作8部。
主要研究方向是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機制基礎研究及精準分型與治療的生物信息分析,擬招收具有臨床醫學、基礎醫學、動物實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柏雪
神經內科主
擅長帕金森病、帕金森綜合征、肌張力障礙、原發性震顫、抽動癥、舞蹈癥、面肌痙攣、不寧腿綜合征等各種運動障礙性疾病的診治,同時擅長肌張力障礙、偏頭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等疾病的肉毒毒素治療。2016年至2017年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Shand’s醫院帕金森及運動障礙中心訪學,師從國際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專家Michael Okun教授。2009年在協和醫院師從國內著名運動障礙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是帕金森及運動障礙性疾病、睡眠及身心疾病、肉毒毒素治療,擬招收具有神經內科、精神科、老年科、全科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李利軍
醫學博士,主
專業方向為脊柱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目前主攻脊柱疾病的微創手術治療,是山西省唯一獲批的脊柱內鏡科技創新團隊,是山西最早開展脊柱內鏡下PELD、ULBD、Endo-PLIF、Key-Hole及胸椎內鏡技術的團隊之一。參與、主持省部級課題4項,目前科研經費近140萬,發表SCI5篇,核心期刊18篇,主編論著1部,參編論著3部,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主要研究方向是脊柱退變疾病、椎間盤退變疾病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擬招收具有骨科、分子生物學、大數據、生物力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胡昌辰
醫學博士,主
熟練掌握神經外科神經內鏡腔鏡微創手術技術,擅長于神經內鏡經鼻微創手術治療垂體瘤、鞍結節腦膜瘤、顱咽管瘤、拉克氏囊腫、鞍上池蛛網膜囊腫等病變;腦室鏡下微創手術治療腦積水、腦室內囊腫、腦室內占位等;以及顯微手術治療膠質瘤、腦膜瘤、面肌痙攣、三叉神經痛等常見病多發??;同時專注于高血壓腦出血、顱腦創傷等急危重癥患者的診治??蒲蟹矫嬷鞒忠豁棁易匀豢茖W基金,參與國家863課題一項,主持多項省級課題。作為負責人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一項,發表多篇SCI及中華醫學系列雜志論文。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顱腦腫瘤的基礎與臨床;二是納米材料在神經系統疾病中的應用,擬招收具有神經科學、神經腫瘤學、神經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大數據、人工智能、納米材料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謝英
醫學博士,主
擅長白內障、青光眼、眼底病、神經眼病、葡萄膜炎的診斷及手術治療,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領域擁有專業團隊可開展臨床及基礎研究。曾赴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美國邁阿密大學BascomPaler Eye Institute研修眼底病專業。近5年發表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3篇及SCI收錄論文4篇,主編專業著作2部,主持并完成山西省科技廳重點研發項目一項,目前合作承擔國自然重點項目一項。
主要研究方向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黃斑區及盤周視網膜血流變化,擬招收具有眼科學、統計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廖暉
主任藥師,研究生導師,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藥物臨床試驗機構常務副主任、兼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辦公室主任及I期臨床試驗研究室主任。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藥物化學與藥理學研究中心普通訪問學者及高級訪問學者,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高級訪問學者,持美國藥師協會頒發的藥物治療管理(MTM)藥師資格證書。
主持及參與的省部級、廳級、院級等縱向項目、吳介平醫學基金等橫向科研項目總計20余項(合同金額計300余萬元)。主持及參與的藥物臨床試驗(包括I期生物等效性研究、II期及III期臨床研究10余項,合同金額計800余萬元)。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在SCI收錄期刊發表論文2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發明專利授權3項,其中1項于2023年獲得山西省第四屆發明專利獎三等獎。
主要研究方向一是糖尿病腎病治療藥物管理;二是糖尿病腎病病理機制及分子機制研究,擬招收研究人員專業不限。
屈重霄
主
從事病理工作23年,精通臨床常見疾病的病理診斷,具有較高的解決疑難病理診斷問題的能力,同時擔任科室神經疾病亞專業組及分子病理組組長,在全國及省內各神經病理學組及分子病理學組均有任職,多年來帶領病理科開展多項工作,包括分子病理工作的開展,多項腫瘤的伴隨診斷,免疫治療相關檢測等。承擔國家級課題一項,省科技廳面上項目一項,參與多項省級課題。共發表文章20余篇,其中SCI文章10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是腫瘤病理、神經及頭頸腫瘤病理、分子病理等,擬招收具有病理學、分子生物學、神經疾病及腫瘤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李臨平
主
主要研究方向是衛生事業管理相關:醫院感染及傳染病發病機制及防控、醫改背景下的醫院管理等,擬招收具有流行病學、衛生事業管理、傳染病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秦琴
理學博士,主任技師,研究生導師,現任山西省人民醫院生殖醫學科副主任。主要從事生殖醫學胚胎實驗室、染色體核型分析等相關臨床工作及與生殖相關的配子發生發育機制研究。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一項,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兩項,主持省廳級項目5項;獲得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排名第二);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SCI論文10余篇。
山西省“三晉英才”拔尖骨干人才,主要研究方向是與生殖健康相關的配子發生發育機制,擬招收具有生物學或基礎醫學等相關專業背景的研究人員。
四、入站條件
(一)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品學兼優、身心健康;
(二)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5年;
(三)博士期間本人為第一作者在SCI收錄期刊至少發表學術論文1篇;
(四)在站期間全職
五、出站條件
完成下列其中一項:
(一)以第一負責人獲中
(二)在國內外本學科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篇以上,其中至少有一篇以山西省人民醫院(山西醫科大學第五臨床醫學院)為第一單位或通訊單位被SCI期刊收錄(三區以上)。
六、薪酬待遇
具體待遇參照山西省人民醫院博士后管理文件相關標準執行。期滿達到優秀出站條件者,出站后可直接辦理留院聘用手續。
七、申請方式
申請人以電子郵件方式投遞簡歷,打包壓縮文件包含PDF格式的個人簡歷,博士畢業證、學位證,博士期間代表性的學術論文以及其他標志性科研成果。打包壓縮文件命名為:姓名-
聯系方式
簡歷投遞郵箱:rsc8128@163.com
聯系人:
聯系電話:0351-4960132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Kw_aqKLpW-mw8D5aYirKaw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