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醫藥大學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系湖南省重點建設本科院校、全國首批設立國家級重點學科高校,全國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學生及港澳臺學生中醫藥院校,2012年進入湖南省一本招生序列,2018年入選湖南省高等學校“國內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形成了以醫學、理學為主,工學、管理學、文學、教育學等6大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設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個;一級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中醫學入選湖南省“十四五”世界一流培育學科,藥學、中西醫結合學科入選湖南省“十四五”重點學科,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學校建有國家重點學科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23個。
學校自主培養了國醫大師、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岐黃學者、芙蓉學者、省科技領軍人才等100余名高層次人才。擁有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名中醫、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省芙蓉教學名師等名師名醫170余名。引育了國家“岐黃工程”優秀人才、省“121”創新人才工程人選、省青年百人計劃、省杰青等一大批中青年后備力量。
現有直屬附屬醫院2所。第一附屬醫院是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國家中醫康復中心建設單位、國家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國家首批新藥(中藥)臨床試驗機構。婦科、眼科、針灸科3個專科入選國家區域中醫診療中心建設項目。第二附屬醫院是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國家藥物臨床研究試驗機構、國家中醫藥特色骨傷救治能力建設基地。肛腸科、骨傷科、皮膚科3個專科入選湖南區域中醫專科診療中心建設項目。
為充分發揮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服務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以及儲備師資的作用,湖南中醫藥大學面向海內外誠聘創新能力突出、科研實力優秀的博士后科研人員。
一、設站學科
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
二、招收類型
科研博士后、臨床博士后、師資博士后、在職博士后
三、招收條件
(一)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
(二)科研博士后、臨床博士后根據進站前業績分為A類和B類,需滿足相應業績要求。
(三)進入中醫經典、醫史文獻傳統學科及交叉學科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可適當放寬進站的年齡條件。
四、招收計劃
(一)各博士后流動站招收計劃詳見附件1、2、3。
(二)師資博士后招收計劃另行發布,由申請人結合《師資博士后崗位計劃》申報。
(三)在職博士后申請日期截至2024年4月20日,由學校根據申報情況擇優招收。
五、崗位待遇與支持措施
(一)年薪20-30萬。實行動態管理,達到上一級類別出站要求,從入站之日起補齊年薪差額;各學科、附屬醫院和合作導師可根據博士后工作表現及貢獻度額外提供績效獎勵。
(二)學校按同類人員標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學校繳納部分不包含在年薪內)。
(三)無長沙住房的發放1500元/月住房補助。
(四)在站期間超額工作業績可按學校獎勵辦法進行獎勵。
(五)滿足相應條件出站后可列入當年度入編計劃,并同步納入學校杏林英才支持計劃。
(六)入站后,滿足學校評審條件者可申報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七)鼓勵在站博士后根據國家、省市等基金管理辦法申請各類科學基金。
六、申報程序
科研博士后、臨床博士后全年接收申請。申請人向湖南中醫藥大學博士后流動站提交個人簡歷、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掃描件、有效身份證(或護照)掃描件、學術研究代表作及其他獲獎證明材料掃描件,各流動站組織審核、考察、推薦,校博管辦組織復核、面試,學校審批,簽定工作協議,辦理入站手續。
六、聯系方式
(一)湖南中醫藥大學組織人事部博士后流動站管理辦公室
聯系人:吳老師
聯系電話:0731-88458115
電子郵箱:【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畢業學校
通訊地址:長沙市岳麓區含浦科教園區學士路300號湖南中醫藥大學一號辦公樓322室,郵政編碼410208
(二)中西醫結合博士后流動站
聯系人:聶老師
聯系電話:0731-88458257
(三)中醫學博士后流動站
聯系人:胡老師
聯系電話:0731-88459433
(四)中藥學博士后流動站
聯系人:劉老師
聯系電話:0731-88458925
(五)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臨床/科研博士后)
聯系人:羅老師
聯系電話:0731-85600719
(六)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臨床博士后)
聯系人:劉老師
聯系電話:0731-84917710
2.2024年中西醫結合流動站博士后招收計劃
3.2024年中藥學博士后招收計劃
校博管辦
2024年2月3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zzrsb.hnucm.edu.cn/info/1080/3458.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