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天津中醫藥大學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中醫學院。2006年更名為天津中醫藥大學。2017年學校列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2023年中藥學科第二次入選“雙一流”建設名單。
學校現擁有科技部現代中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中醫(針灸)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現代中藥創新中心、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中意中醫藥聯合實驗室、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方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現代中藥發現與制劑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現代中藥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國家藥監局中醫藥循證評價重點實驗室等一批國家級、省部級高水平科研創新平臺。聚焦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堅持“四個面向”,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融合。
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以下簡稱“海河實驗室”)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復成立,依托天津中醫藥大學建設。海河實驗室堅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圍繞四個重點研究方向,重點開展創新中藥研發、大健康產品開發、關鍵裝備研制、藥物作用原理研究,推動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緊密深度對接,打通基礎研究、技術創新、產業轉化的通道,打造推動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的重要科技創新基地,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
2024年,天津中醫藥大學將聯合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面向海內外公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竭誠歡迎優秀博士前來應聘。
二、薪酬待遇
聯合招收博士后實行年薪制薪酬管理26萬/年(稅前),其中兩年在站期間:大學資助薪酬10萬/年、海河實驗室資助薪酬10萬/年、合作導師資助薪酬不少于6萬/年。
在站期間可租賃校內博士后公寓,享受與學校職工同等的社會保險、公積金、年度體檢及其他福利待遇。
三、申報條件
天津中醫藥大學與現代中醫藥海河實驗室2024年聯合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簡章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博士后制度的意見》(國辦發[2015]87號)、《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改革完善我市博士后制度的實施意見》(津政辦發[2017]26號)和《天津中醫藥大學博士后管理工作實施辦法》(津中醫發[2018]171號)文件精神制定,詳細內容如下:
1、已取得博士學歷、學位(雙證),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應在35周歲以下,品學兼優,身體健康;
2、申請者能夠保證在站期間全職來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3、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已取得顯著科研成果的申請者將予以優先考慮;
4、獲得我校博士學位的博士后申請人原則上不得申報我校同一個一級學科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四、申報程序
1.初審請向二級設站單位提交下列申請材料。
(1)申請人自主聯系博士后合作導師,在得到博士后合作導師同意后,向二級設站單位提出書面申請(說明申請進站理由與研究目的)及個人簡歷(包括學習經歷、工作經歷、主要研究成果等),填寫《天津中醫藥大學博士后申請表(流動站)》;
(2)往屆生提供博士學歷證書、學位證書原件掃描件;應屆生提供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決議書原件掃描件(需要研究生院學位辦公章);
(3)博士學位論文和兩篇學術研究代表論著。
2.各二級設站單位自主召開博士后學術委員會,對博士后申請人選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和已取得的科研成果進行嚴格審核,采用考核、答辯等形式進行考察,確定推薦人選。
3.學校博士后管理辦公室組織召開博士后學科專家組會議進行評審,評審結果報博士后專家學術委員會,對各二級設站單位上報的博士后申請人選進行審核評議。符合進站條件的申請人,須登陸中國博士后網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進行網上申請,并同時提交下列書面申請材料:
(1)《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審核表》(中
(2)《博士后申請表》(網上申報后可直接打印);
(3)博士學歷證書、學位證書(
(4)兩位導師的推薦信(其中一
(5)身份證復印件;
(6)市級以上三甲醫院開具的體檢報告。
4.學校審批同意后,申請人辦理進站報批相關手續。
五、報名及入站時間
全年接收報名。
集中辦理入站手續時間:2024年4月、6月、9月、12月
六、聯系方式
聯系電話:022-59596112
聯系人:李曠代
通訊地址:天津市靜海區團泊新城西區鄱陽湖路10號天津中醫藥大學人事處
郵編:301617
附件【天津中醫藥大學與現代海河實驗室2024年聯合招收博士后計劃.pdf】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renshi.tjutcm.edu.cn/info/1047/2336.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