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學是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福建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建于1958年,現已發展成為一所以工為主、理工結合,理、工、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重點大學。福州大學物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現有7個系(通信工程系、電子信息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光電信息工程系、微電子系、物理學系、數字媒體與網絡工程系),9個本科專業(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工程、微電子、應用物理學、數字媒體技術、物聯網工程專業和集成電路設計與系統集成專業)和1個數理綜合實驗班;擁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學)、2個博士后流動站(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系統)、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物理學、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2個領域專業學位工程碩士授權點(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集成電路工程);建有3個國家級平臺(平板顯示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數字電視智能化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健康醫療器械示范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4個省級科研平臺(福建省量子信息與量子光學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集成電路設計中心、福建省光伏行業技術開發基地、福建省發改委物聯網重點實驗室等)以及12個校級研究院所和20多個校企聯合實驗室;聚集了一批優秀高層次人才,現有在職教職工238人,其中正高職稱54人,副高級職稱83人,國家級人才7人,享受政府津貼專家2人,以及省級人才73人次。
現面向海內外招聘青年拔尖人才等編制內教學科研人員,擬招聘方向如下:
一、信息與通信工程
1. 無線通信與信息傳輸
2. 機器學習與計算機視覺
3. 智能光電感知與數據智能處理
4. 人工智能與多媒體通信
5. 數字圖像與多媒體技術
6. 遙感圖像信息處理
7. 醫學影像與信息檢測系統
8.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二、電子科學與技術
1. 光電材料與器件
2. 微納光學器件
3. 顯示技術
4. 前沿光學成像理論與應用、光學工程
5. 新能源技術
6. 微電子器件與工藝
7. 集成電路設計、封裝、測試
三、物理學
1. 凝聚態理論與計算物理
2. 量子材料理論與實驗
3. 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
4. 非線性光學和微納光子學
5. 原子分子物理與精密測量
6. 統計物理、粒子物理與核物理
招聘人數總計:25人
求職應聘人可通過電子郵件將簡歷發送到郵箱: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學院將隨時受理求職應聘。
聯系方式:
通訊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閩侯縣學園路2號福州大學物信南樓
聯系人:夏老師
聯系電話:+86-591-22865132
官網:https://wx.fzu.edu.cn
附:招聘崗位及相關待遇福利
崗位1:國家級領軍人才
不設申報條件;待遇一人一議。
崗位2:國家級青年人才
基本要求:在本學科領域有較深的學術造詣,在國內外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力;能把握學科領域的發展方向,具備組建學術團隊的能力,有長遠的工作計劃,有望成為學術領軍人才。
基本待遇保障:年薪不低于60萬/年+安家補貼150萬。
崗位3:省級高層次拔尖人才
基本要求:在本學科領域有較好的成果積累,在公認的學科頂級期刊上發表過學術論文或主持承擔過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基本待遇保障:年薪不低于35萬/年+安家補貼100萬。
崗位4:國內一流(學科)大學優秀人才
基本要求: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工作經歷的教授、資深副教授;主持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或同類課題,已發表具有國際水平的科研成果;年齡一般不超過45周歲。
基本待遇保障: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崗位津貼5-10萬/年+安家補貼40-70萬。
崗位5:福建省教育科研引進人員--優先推薦,可直聘副高。
基本要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應屆博士畢業生,或博士畢業于上述高校的博士后與教學科研人員;已在在相關研究領域取得一定的學術成果;年齡一般不超過32周歲。
基本待遇保障:享受國家規定的工資、福利待遇+安家補貼25-40萬、引進生附加專項補助(50萬元購房補助+33萬元生活補助)
(引進生細則詳見:福建省海納百川網https://fjhnbc.hxrc.com)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x.fzu.edu.cn/info/1060/537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