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彭湃研究員課題組博士后崗位
1)導師簡介
彭湃,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獲得北京大學物理學學士學位,2022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電子工程博士學位,2022-2024在普林斯頓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5月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現代光學研究所。長期致力于量子計算和量子光學領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在中性原子量子計算機中實現高保真度量子門和擦除誤差轉換;利用核磁共振實驗解決周期驅動量子系統熱化速度的爭議。以第一/通訊(含共同)作者發表的論文包括: Nature (1篇)、 Nature Physics (2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 (2篇)、Optica (1篇)等。獲得2023年Boeing Quantum Creator Prize。
2)研究方向
里德堡原子光鑷陣列結合了冷原子量子相干性和光鑷陣列可擴展性的優勢,自2016年首次實現以來取得了快速發展。目前研究人員已經實現了規模達6100個原子的陣列、保真度達99.5%的雙量子比特門。我們聚焦于鐿原子光鑷陣列實驗體系,利用鐿原子豐富的能級結構,創新量子信息編碼方式和量子比特操控方式,發展該體系在量子模擬、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中的重要應用。
3)申請要求
1. 在物理、應用物理、電子工程或相關專業取得博士學位。
2. 具有原子物理、光學、量子信息相關領域的實驗研究經驗,并取得突出成果。
4)聯系方式
有意者請發送簡歷至相關郵箱pengpai@pku.edu.cn
招聘長期有效
02胡耀文研究員課題組博士后崗位
1)導師簡介
胡耀文,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研究員、助理教授、博士生導師。2018年本科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2023年博士畢業于哈佛大學物理系。2023年-2024年在哈佛大學應用科學與工程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2024年3月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現代光學研究所。課題組主要從事微納光學與光電融合的理論和實驗研究,研究與機器學習和量子光學等學科交叉的微納光子芯片。研究興趣包括光子計算與類腦芯片、微波光子學、量子光學、非線性光學、拓撲與非厄米光子學、光學雷達與光電互連等。研究成果獲2022年美國光學學會年度突破。總引用數>1800,h-index=15。在Nature,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上發表論文20余篇。
2)研究方向
光子芯片與光電融合技術為下一代信息技術提供了廣闊前景,是未來信息存儲、傳輸、計算、探測的主流路線之一,在光通信、光子計算、光學雷達等核心領域有著廣泛應用。近年來快速興起的基于薄膜鈮酸鋰的光子芯片平臺擁有超強的電光效應、超低的光學損耗、超高的電光帶寬與超強的可擴展性。這為光電融合的相關應用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平臺。它使得電子和光子之間能夠實現高效、高速的相互作用,這即為光子芯片提供了超快的電子控制,也為電子芯片提供了超大的光學并行。本課題組聚焦基于薄膜鈮酸鋰的微納光子學。研究光子與電子相結合的光電相互作用、光電調控、光電融合。研究光子-電子系統在經典與量子尺度下的物理和應用。物理方面包含拓撲與非厄米光子學、量子光學、非線性光學、光學頻率梳等。應用方面包含光子計算與類腦芯片、微波光子學、光電互聯、激光雷達等。
3)申請要求
1. 熱愛科研,有較強的自我驅動性,能夠獨立開展科研工作,能與團隊合作并有效溝通。
2. 物理、應用物理、材料科學與工程、電子工程或其他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已完成或即將完成)。
3. 在光學、集成光電子學、光子計算、量子光學、機器學習等方面取得突出的科研成果。
4)聯系方式
課題組網站:http://ywhulab.pku.edu.cn/
簡歷發送至:yaowenhu@pku.edu.cn
招聘長期有效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QYcqIpyB3dMdkwK2Q1jIBA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