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簡介
解放軍總醫院神經內科由匡培根等老一輩神經內科專家創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全國最早一批獲得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的神經內科。2020年6月整編為神經內科醫學部,由神經內科亞??啤⑸窠浗槿雭唽??、神經重癥亞??啤⑸窠泝瓤蒲芯克芭神v三到八中心神經內科組成,是匯集了第一醫學中心和三到八中心神經內科專長優勢的綜合性研究型臨床醫學部。是全軍重點學科、聯勤保障部隊重點學科、國家臨床重點???、國際頭痛中心、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衛計委腦卒中防治與篩查基地。自學部成立以來,承擔8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7項軍隊項目,19項省部級科學基金,總經費達1.0122億元。榮獲5項軍隊及省部級科研獎勵,專利92項,SCI論文434篇,其中一區TOPSCI文章31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59.9。牽頭制定指南和專家共識30余部,編寫專著40余部。2023年全球頭痛類研究影響力排名第三位,中國第一位。
神經內科研究所作為臨床專科重點實驗室,是軍隊軍事應用腦科學重點實驗室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驗室總面積約500㎡,儀器總價值約1200萬元。下設軍事腦效能實驗室、神經電生理實驗室、神經生化實驗室、神經病理實驗室、細胞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及動物實驗室等,現有擁有多種轉基因小鼠用于不同神經遞質環路系統的研究。每年約有40余人在此完成各類課題研究工作。
二、招收條件
1.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申請進入臨床醫學領域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或在國境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可以放寬至40周歲;
2.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應屆畢業生憑答辯決議書可提前半年申請入站,申請從事第二站及以上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獲得博士學位的年限不受限制;
3.近3年參與軍隊(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研究,且以第一作者或自然排名第一的共同第一作者發表SCI收錄期刊論著1篇,或中國期刊卓越行動計劃入選期刊論著1篇,或中國卓越科技論文1篇,或他引次數15次以上論著1篇。
三、薪資待遇
地方博士后研究人員在站期間簽訂勞動合同的,享受醫院同職級聘用人員相應待遇,簽訂工作協議的地方博士后研究人員享受同職級聘用人員績效工資。在此基礎上,按規定享受博士后專項津貼(5000元/月)、工作餐補助和科研績效津貼,分配1套博士后公寓或按相同資歷現役軍官標準發放租房補助費。軍隊人員在站期間待遇保障,按軍隊有關規定執行。
四、經費資助
1.日常經費。每年提供1萬元日??蒲薪涃M。
2.專項基金。設立博士后專項科研創新基金,遴選優秀項目予以專項支持,每個項目資助經費20萬元。
3.優博計劃。實施優秀博士后扶持計劃,遴選優秀博士后予以重點扶持保障,享受專項崗位津貼5000元/月(不超過24個月),直接匹配科研經費20萬元。
4.匹配經費。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資助的,按照1:0.5比例提供匹配經費;獲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經費的,按照1:1比例提供匹配經費。
五、其他保障
1.地方博士后期滿出站前,可申請參加醫院組織的高級職稱評定;
2.在站期間,子女入醫院幼兒園享受現役軍官同等待遇;
3.地方博士后可按規定辦理進站和出站落戶;
4.通過出站考核申請留院工作的,享受優先留院政策。
六、合作導師
01于生元 主任醫師、教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學部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現任中國醫師協會常務理事、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名譽會長,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理事、頭痛與感覺障礙專委會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font>TheJournalofHeadacheandPain》、《解放軍醫學雜志》、《中國疼痛醫學雜志》副主編,十余種SCI雜志編委或特約審稿人。
在神經內科常見病及疑難病的診斷和治療特別是頭痛及腦血管病方面較突出,組建了世界第一所國際頭痛中心。先后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課題、北京市課題等29余項課題。獲國家發明專利5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8項,國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0項,參與制定ICHD第二、第三版,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中外論文374篇,其中含SCI論文160篇,主編專著11部,參與編寫國際頭痛指南3部,牽頭編寫了各類指南與共識8部;獲衛計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授予“突出貢獻專家獎”、“北京市科技成果二等獎”、由中國醫師協會評選出的中國杰出神經內科醫師“學術成就”獎、被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評為“德技雙馨人民好醫生”、“出生缺陷防治公益使者”稱號,“國之名醫——卓越建樹”稱號、“國之名醫——優秀風范”稱號,多次獲解放軍總醫院“優秀博士生導師”、“教學先進個人”稱號。2023年全球頭痛類研究影響力排名第七位,中國第一位。
招收條件
神經病學、神經生物學、神經藥理學博士,有疼痛相關研究基礎者優先
研究方向
頭痛及相關疾病基礎與臨床研究
神經環路及干預研究
神經系統遺傳代謝病的機制研究
02董釗 主任醫師、教授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學部神經內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首席科學家,三才一隊托舉工程“科技頂尖人才”,現任國際頭痛學會(IHS)會員委員會會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疼痛與感覺障礙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頭痛與感覺障礙青委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疼痛學分會頭面痛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等。
董釗教授長期從事腦功能障礙性疾病相關診療研究,聚焦于基于多維腦信息的腦網絡機制探究及精準干預、基于人工智能的輔助決策與平臺構建等。發表文章100余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在AnnalsofNeurology、Neurology、SmartMat、JHP、iScience等雜志發表SCI論文51篇。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科技委重點課題、后勤科研重大專項、國自然面上等課題9項,累計經費2142萬元。參與制定頭痛相關國內外指南及專家共識7部。獲中華醫學科技二等獎、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各1項。獲發明專利1項、計算機軟件著作權5項。獲“國之名醫-優秀風范”、中國醫師協會“杰出青年神經內科醫師”。
招收條件
1.專業背景為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計算機科學或與以上研究方向相關專業等,有志從事多維腦信息分析、大數據分析等相關研究;
2.熟悉影像數據分析、電生理數據分析、生物信息數據分析或者熟悉人工智能、模型計算等相關技術。
課題組研究方向
1.頭面痛的臨床與基礎研究;
2.基于立體定向腦電信息的難治性頭痛/疼痛精準干預研究;
3.腦功能障礙性疾病多模態影像學、腦電生理研究;
4.神經系統疾病大數據挖掘及模型構建;
5.基于人工智能、醫工交叉的疾病臨床輔助決策及智能化平臺構建。
03王君 主任醫師、教授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醫學中心神經內科醫學部神經介入科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后合作導師。本科畢業于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曾國家公派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醫學院和南卡羅萊納州立醫學院作訪問學者,長期從事神經介入工作。任中國醫師協會神經介入分會委員,顱內動脈瘤學組副組長,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神經血管介入協作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神經內科醫師分會神經介入學組副組長,中國卒中學會神經介入分會青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卒中學會腦靜脈病變分會常務委員,中國卒中學會青年理事會理事,北京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神經外科疾病血管內治療學組副組長,北京醫學會介入醫學分會復合手術學組副組長等職。
擔任《中華內科雜志》、《中國腦血管雜志》、《中華外科雜志》、《中華神經外科雜志》、《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介入放射雜志》、《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等多個雜志的編委、審稿專家。以第一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首都發展基金,軍委科技委,軍隊衛勤保障等多項基金項目,獲軍隊醫療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1項,在國內外期刊發表論文50余篇,主譯神經介入專業著作3部。
招收條件
神經內科或者神經外科腦血管病臨床專業;英文突出者優先;
研究方向
腦動脈瘤及血管狹窄的血流動力學研究
靜脈竇狹窄源性搏動性耳鳴或高顱壓的基礎及臨床研究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張老師
電話:18610400988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xY-qXvjnYfXke8-gfA1niA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