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概況
蘇州大學坐落于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擁有124年的悠久歷史,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航天局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由蘇州大學原化學化工學院和原材料工程學院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組建而成。原化學化工學院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其前身是東吳大學化學系,創建于1914年。1917年,兩名研究生獲得化學碩士學位,是東吳大學授予的第一批碩士學位,也是迄今為止能夠確定的中國第一批化學碩士。
學部涵蓋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3個一級學科,擁有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等3個博士后流動站,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博士點授予權。
學部建設了一支學歷層次高,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現有在職教職員工280余人,由李永舫、陳曉東、路建美、郎建平4位院士領銜,另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者等30余位國家級和省部級人才,同時還聘請了包括諾貝爾獲得者在內的20余位外
近年來學部學科平臺建設成績斐然,材料科學與工程為“一流學科”;化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是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項目。據美國ESI最新數據,化學和材料學科列全球前1‰;據《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均進入世界大學前400名。
學部科研條件優越,擁有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環保功能吸附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智能納米環保新材料及檢測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及其他20余個省、市、校級重點實驗室。
二、崗位待遇和支持措施
1.學校為全職博士后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績效獎勵,三年總薪酬最高可超120萬!
2.學校鼓勵博士后申報國家、省、市等各級各類資助項目,所獲得的資助補貼不計入總薪酬,全部疊加發放!
3.在站期間可根據學校專業技術職務評聘相關規定參加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
4.對于績效評估優秀的全職博士后,可優先推薦應聘校內教學科研崗位。
5.享受落戶、醫療和子女入園入學等生活服務保障。
三、崗位要求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道德修養,身心健康;
2.一般應為35周歲以下、新近畢業的博士生;
3.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研究潛力;
4.符合我校各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招收條件;
5.在站時間為三年。
四、崗位需求
導師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數 |
招收要求 |
聯系方式 |
備注 |
陳高健 |
細胞表面工程 |
1 |
1.具有細胞生物學、化學合成、高分子合成的專業研究背景; 2.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與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動手能力強,積極主動,有科研激情者優先考慮。 |
|
|
陳紅 |
腫瘤免疫治療 |
1 |
1.具有細胞生物學或者化學的專業研究背景; 2.熟練掌握細胞生物學實驗技術等,有腫瘤免疫研究者優先考慮; 3.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與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動手能力強,積極主動,有科研激情者優先考慮。 |
|
|
陳紅 |
功能性高分子的設計與合成 |
1 |
1.具有化學合成、高分子合成的專業研究背景; 2.具備高度的責任心與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夠獨立開展研究工作,動手能力強,積極主動,有科研激情者優先考慮。 |
|
|
程振平 |
高分子化學 |
1 |
|
13914086691 |
|
何學文 |
分析化學/生命分析化學/工程材料/生物醫學工程(有機發光探針,無機納米探針) |
2-3 |
在主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發表研究性論文1-2篇,積極向上,吃苦耐勞,對科研有濃厚興趣。 |
xheao@suda.edu.cn |
|
賀競輝 |
催化 |
1 |
材料化學或化工相關專業,有相關固定床催化研究經驗。 |
|
|
靳健 |
膜材料、納米孔材料的設計、制備及在環境凈化與分離、催化與能源領域的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 |
2-3 |
1、理學或工學博士學位; 2、具有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材料改性、高分子合成等學習背景;物理化學、膠體與界面、納米材料的研究背景;3、具有良好的英文寫作與交流能力,在國際核心刊物上發表過學術論文;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及團隊合作精神;對科研富有熱情,可協助指導研究生,開展科研、教學等工作。 |
0512-65882330 jjin@suda.edu.cn。 |
|
李軍 |
硼化學 |
1 |
1..具有有機合成化學或金屬有機化學背景; 2.良好的中英文科技論文閱讀與寫作能力; 3.工作勤奮、踏實,有團隊協作能力。 |
Lijun1126@suda.edu.cn |
|
王召 |
機械力化學、高分子合成、塑料降解 |
2 |
1.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身心健康; 2.取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 3.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4.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和學術研究潛力。 |
課題組主頁:https://www.x-mol.com/groups/wangzhao |
|
徐小平 |
有機合成方法學(吲哚或異腈的反應化學) |
1 |
有機合成相關方向,踏實肯干,有項目申請經驗者優先考慮 |
13584885124 |
|
楊永剛 |
液晶高分子材料 |
1 |
發表過J.Am.Chem.Soc.或Angew.Chem. |
ygyang@suda.edu.cn |
|
張麗芬 |
材料學 |
1 |
|
15358818569 |
|
張偉 |
高分子合成及組裝 |
1 |
博士畢業3年內,高分子合成或超分子組裝方向 |
weizhang@suda.edu.cn |
|
張偉 |
鋰電池 |
2 |
上進心強 |
|
|
張正彪 |
高分子合成,功能高分子 |
2 |
有機化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人工智能/機器學習 |
zhangzhengbiao@suda.edu.cn |
|
趙樸 |
分子篩催化材料、同步輻射和中子散射表征方法學 |
1 |
化學、材料、物理背景 |
puzhao@suda.edu.cn |
|
朱健 |
高分子結構設計與合成 |
1-2 |
有機合成、高分子化學與物理、高分子材料相 |
chemzhujian@suda.edu.cn |
|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bsh.suda.edu.cn/c4/de/c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