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作導師介紹
陳儒軍,中南大學地球科學與信息物理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南大學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與地質地球物理創新創業教育中心負責人。現任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地球物理技術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地質儀器分會理事、湖南省地球物理學會理事、IEEE Committee on Waveform Generation,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委員,SEG、AGU、EAGE和IEEE會員。
主要從事精密地球物理儀表與測量、地球物理勘探技術和地球物理信號處理有關的教學與科研工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授權39項,省部級及全國性行業協會一等獎4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期刊論文和會議論文100余篇;主持研制成功多種精密電法和電磁法勘探儀器、實現了批量生產和在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獲得規模應用;基于自主研發的大深度高密度擴頻激電儀、抗干擾AMT/MT儀、巖礦石電阻抗分析儀等地球物理勘探儀器多次實現深部隱伏礦找礦突破,創造了近千億元的潛在經濟價值;被國際權威、AGU會士AndreRevil教授盛贊為電磁之王、可在野外環境下獲取一流激電數據的真正天才。目前正承擔科研項目5項,合同經費過千萬元,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物聯網、精密測量等先進技術在地球物理儀器與勘探中的應用,為實現低成本、大規模、高精度、高效率、大深度、高可靠性綜合地球物理勘探與監測提供支撐。
二、崗位要求
1.已(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5歲;
2.具有(但不限于)勘探地球物理、儀表與測量、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資源勘查、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人工智能、或電力電子背景,具有獨立開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3.人品端正,踏實勤奮,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職業道德;
4.具體較強的英語閱讀及寫作能力,發表過高質量SCI研究論文;
5.以全職方式在本站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招聘崗位及研究方向
1.隱伏金屬礦電磁激電精準勘探;
2.地下水污染評價及滲漏通道精細探測;
3.淺層高分辨率瞬變電磁儀研發;
4.高密度擴頻激電儀研發;
5.節點式電磁激電儀研發
四、崗位待遇
1.薪酬待遇:學校實行分檔資助,待遇標準為18~48萬元(含國家資助部分);團隊根據貢獻提供項目獎和績效獎勵(不設上限);
2.科研經費:學校提供科研啟動費,團隊提供配套支持;
3.其他保障:享受在職職工同等的社會保險、住房公積金、子女入托入學等福利待遇;
4.職業發展:在站期間團隊支持并推薦出國交流學習。符合學校新進教師遴選標準,可在出站前六個月內提出留校申請,其中,入選“博新計劃”及其他高層次博士后專項計劃或獲得“升華博士后”榮譽稱號者,出站后申請留校不受相關條件限制。在聘期內鼓勵并協助申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和人才項目。
五、聯系方式
將個人簡歷、論文發表記錄及相關材料發送至郵箱:
(點擊查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郵件主題請注明“博士后申請”。
本人承諾對所接收的全部材料進行嚴格保密。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bsh.csu.edu.cn/info/1071/6425.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