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西湖實驗室(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浙江省實驗室)是2020年7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首批浙江省實驗室,聚焦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依托西湖大學建設。實驗室初步形成“4+5+4”的協同創新體系,建立覆蓋“靶點篩選-功能驗證-智能藥物設計-臨床驗證”的全鏈條協同體系,探索創新藥物研發的新范式。
二、招聘崗位
1.基本要求:年齡不超過35周歲,已取得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
2.崗位需求:
序號 |
實驗室(可點擊查看詳情) |
研究方向 |
學科方向 |
投遞郵箱 |
1 |
1.開發并利用單細胞多組學譜系示蹤技術,多層面解析免疫系統的發育及衰老機制; 2.探索體外誘導造血干細胞的新方法,發展細胞治療技術; 3.追蹤免疫細胞在腫瘤、感染環境中的響應,探尋免疫治療新靶點; 4.基于類原腸胚、大腦類器官等模型,研究細胞互作對體外器官發生發育的調控。 |
免疫學、血液學、計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人工智能、干細胞生物學、胚胎發育學或相關專業。 |
peiweike@westlake.edu.cn |
|
2 |
1.植物免疫受體的作用機制; 2.植物代謝產物在植物免; 3.植物細胞超敏死亡的機制。 |
1.申請遺傳方向職位的需要具有植物免疫學和遺傳學研究背景,有植物基因編輯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 2.申請質譜方向職位的需要具有組學工作背景和質譜實際操作經驗. |
chaijijie@westlake.edu.cn |
|
3 |
1.抗2型糖尿病藥物二甲雙胍的作用機制及二甲雙胍類似藥物的篩選; 2.成年健康與疾病的發育起源發生機制探究; 3.生物體能量代謝紊亂發生的分子遺傳機制研究; 4.衰老的遺傳基礎研究及衰老相關標志物的探究。 |
1.具有或即將獲得生物學或醫學博士學位; 2.有小鼠代謝相關研究經驗或藥物篩選背景者優先考慮。 |
wulianfeng@westlake.edu.cn |
|
4 |
實驗室主要從事合成生物學和代謝疾病治療相關領域研究,主要涉及基因調控、細胞工程和細胞治療等多個研究方向。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礎醫學、有機化學相關專業。 |
xiemingqi@westlake.edu.cn |
|
5 |
于洪濤實驗室長期致力于基因組穩定性領域的研究,有效結合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物理學和結構生物學等多學科手段,對染色體分離、基因組穩定性和細胞周期調控在分子層面上的機理解析做出了許多重要及原創貢獻。 |
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及相關專業。 |
yuhongtao@westlake.edu.cn |
|
6 |
實驗室將致力于開發新一代超分辨成像技術,在跨尺度結構上(分子、細胞器、細胞、組織)獲取多維度信息(位置、角度、極性、運動狀態),以促進納米級別的原位生物學研究和定量分析,為揭示生命活動分子機制提供技術支撐。 |
1.光學方向:獲得物理學、光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物理學、精密儀器或其它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生物學方向:獲得生物技術、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或其它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
zhangyongdeng@westlake.edu.cn |
|
7 |
相分離在生物系統的研究與應用。 |
具備常規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實驗操作技能。 |
yangpeiguo@westlake.edu.cn |
|
8 |
結合質譜等多組學技術、CRISPR篩選、高通量藥物篩選及分子細胞生物學實驗方法,尋找新的復雜疾病藥物靶點并篩選出對應的的靶向藥物 |
具備生物化學、細胞生物學、藥理學、藥物化學、計算生物學、計算機科學等學科專業背景的人才。 |
lixu@westlake.edu.cn |
|
9 |
1.細胞微環境中的代謝物影響細胞信號轉導、內質網和線粒體功能的機制研究; 2.胞外刺激調控細胞分化命運的分子機理; 3.微生物代謝物影響宿主發育及行為的機理。 |
已獲得或即將獲得生命醫學領域博士學位,有遺傳學、細胞生物學或生物化學背景者優先考慮。 |
tanghongyun@westlake.edu.cn |
|
10 |
1.開發蛋白質研究的新型技術手段:包括蛋白質特定位點偶聯、修飾以及新型蛋白質合成方法; 2.針對重要靶點蛋白,探索開發多肽、蛋白、蛋白-小分子偶聯物等新型蛋白質藥物形式; 3.多肽、蛋白質藥物口服遞送方法研究; 4.新型蛋白質測序技術研究。 |
化學方向:化學生物學、有機化學、藥物化學等相關化學領域。 |
dangbobo@westlake.edu.cn |
|
11 |
1.通過CRISPR技術建立小鼠肝臟疾病模型,運用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及其生物信息學等手段來解析肝癌以及組織再生的分子機制; 2.實驗室和優化CRISPR/Cas相關基因編輯技術,以老鼠為模型,運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糾正人體肝內的遺傳突變,進而服務人類遺傳病治療; 3.實驗室將CRISPR技術和活細胞成像結合起來,發展了CRISPRFISHer技術,實現了細胞內基本任何特異DNA的活細胞成像。有很強的應用前景。 |
具有生物學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
songchunqing@westlake.edu.cn |
|
12 |
孫一實驗室(系統神經科學與神經工程實驗室)致力于社會認知的神經網絡機制,特別是社會交互過程中識別與決策相關神經網絡的計算原理研究。 |
獲得或即將獲得生物學、神經科學及相關學科博士學位。 |
sunyi@westlake.edu.cn |
|
13 |
1.細菌毒素及效應蛋白對宿主細胞功能的影響和作用機制的研究; 2.微生物群與宿主相互平衡的研究; 3.毒素蛋白的工程改造和應用開發。 |
包括且不限于微生物學(分子微生物學、細菌學、病毒學)、免疫學、計算生物學(微生物組學分析、機器學習、單細胞數據分析)、或化學生物學研究背景的博士學位或研究經歷。 |
taoliang@westlake.edu.cn |
|
14 |
1.與人類重大疾病相關的通道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并基于結構進一步篩選、設計并優化潛在的藥物分子; 2.植物中重要的跨膜轉運蛋白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從而為農業、生態的發展提供新思路。 |
結構生物學、生物化學、植物學、基因編輯或cryo-ET背景。 |
yanzhen@westlake.edu.cn |
|
15 |
吳建平課題組將結合結構生物學(single particle cryo-EM以及cryo-ET)、電生理和生物化學等手段研究與重大疾病相關的蛋白質與蛋白復合物的工作機理。 |
結構生物學、冷凍電鏡、cryoET、計算生物學、生物化學、計算機等。 |
wujianping@westlake.edu.cn |
|
16 |
課題組致力于結合生化,遺傳,分子細胞生物和生物信息學的方法探索DNA損傷修復機制和癌癥發生發展的分子機制,并篩選小分子化合物進行腫瘤治療和預防的前期研究。 |
分子細胞生物,生化方向相關研究經歷申請人優先考慮。 |
yuxiaochun@westlake.edu.cn |
|
17 |
1.神經系統與成體干細胞的相互作用機制和生理功能; 2.身體的系統性因子(如精神壓力,衰老等)對干細胞及組織器官再生的影響機制;? 3.哺乳動物皮膚和毛發的再生機制。 |
生物學,醫學,組織工程類或者其他相關專業。 |
zhangbing@westlake.edu.cn |
|
18 |
實驗室將關注RNA生物學及神經再生領域,致力于發育和疾病中RNA調節機制的探索,通過分子生物學、分子遺傳學、生物化學,基因組學,動物行為學、電生理學等多種實驗手段對疾病機理與干預展開研究。 |
具備RNA生物學、神經再生、神經疾病、基因表達調控或其他相關背景優先。 |
fuxiangdong@westlake.edu.cn |
|
19 |
1.開發針對超大規模單細胞多模態數據的整合分析工具; 2.通過分析單細胞多組學數據構建基因轉錄調控網絡; 3.通過整合時態數據和功能基因組數據構建基因轉錄調控的動態模型; 4.揭示非編碼基因突變的致病機制。 |
擁有生物信息學及相關專業博士學歷。 |
zhangkai33@westlake.edu.cn |
|
20 |
實驗室方向:我們將聚焦以AAA家族ATP水解酶為代表的蛋白質機器,致力于探索該家族不同成員的細胞功能與機制,并研發基于這類蛋白質機器的生物醫藥技術。實驗室結合生物化學、結構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等技術,重點關注這類蛋白質機器對細胞有絲分裂各階段的調控作用,以及其對腫瘤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影響。 |
獲得生物化學、生物物理、細胞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或其它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
jizhejian@westlake.edu.cn |
|
21 |
課題組將利用經典免疫學方法,基于空間轉錄組分析,結合CRISPR/Cas9體內篩選以及活體雙光子成像技術,在小鼠模型和病人樣品的基礎上,探索免疫細胞之間如何在其組織以及與周圍微環境相互作用來維持體內平衡,以及這些過程的失調如何導致免疫紊亂和疾病發生。 |
免疫學、腫瘤生物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及生物信息學等相關領域。 |
liudan@westlake.edu.cn |
|
22 |
1.用抗體工程技術探索抗體表位、亞型和親和力對激動型抗體的影響; 2.用小鼠模型探索激動型抗體治療癌癥的基本機制,并把這些機制轉化為新的治療方法; 3.用抗體工程改進已有的癌癥抗體免疫療法,包括激動型抗體療法、免疫檢查點阻斷療法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therapy)和直接靶向抗體療法 (Direct-targeting antibody therapy)。 |
有免疫學、生物學或其它相關專業背景和研究經歷。 |
yuxiaojie@westlake.edu.cn |
|
23 |
1.兒科腫瘤的分子機制本實驗室感興趣兒科腫瘤的致病機理,通過臨床病人樣本的單細胞基因組學和功能基因組學分析篩選生物標記物和新藥靶點,運用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手段進一步研究其分子機制。 2.癌癥藥物作用機理和抗性免疫療法給許多癌癥病人帶來了希望,但只有少數的病人對PD-1抑制劑產生響應。而靶向療法很容易產生抗性。我們希望運用生物信息學和分子生物學的手段進一步從腫瘤微環境和代謝變化的角度理解癌癥藥物的作用機理和抗性的產生,從而更好的控制癌癥藥物的抗性和副作用。 3.尋找新藥靶點在理解疾病機制的基礎上,我們運用功能基因組學和單細胞多組學的工具來尋找新的藥物靶點和生物標記物。這項工作不僅限于癌癥,也可以應用到其他疾病和生理模型中去。 |
1.計算生物學方向:計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基因組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或相關專業; 2.功能基因組學/癌癥生物學方向:基因組學、分子生物學、癌癥生物學、免疫學或相關專業。 |
wangxi@westlake.edu.cn |
|
24 |
1.睡眠結構隨發育改變的環路和分子機制; 2.發育過程中睡眠對行為功能(如社交行為)的影響及機制; 3.多種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如孤獨癥、精神分裂癥)中睡眠障礙的發生機制及對行為異常的貢獻; 4.發育過程中睡眠對DNA損傷修復的作用。 |
具備神經科學、基礎醫學、發育生物學、分子與細胞生物學或其他相關專業背景。 |
bianwenjie@westlake.edu.cn |
|
25 |
1.利用活體雙光子成像+環路示蹤+機器學習+行為學,從單細胞水平解析不同腦區的連接規律,為理解雌性性行為正常與異常疾病提供細胞和環路基礎; 2.利用單細胞測序,尋找不同生殖周期的可塑性分子標記; 3.構建雌性性功能障礙模型,并測量各項內分泌激素和子宮/卵巢生理指標,為理解神經與內分泌的相互調控機制提供技術保障。 |
有單細胞測序及數據分析,計算機編程和機器學習相關經驗者優先。 |
yinluping@westlake.edu.cn |
|
26 |
本實驗室致力于開發用于單細胞譜系數據的定量分析和建模方法,并結合轉錄組和表觀遺傳學測量,進一步揭示細胞分化和組織穩態等不同尺度的生物學問題背后的分子機制。 |
1.計算基因組學方向:擁有計算生物學、統計物理、計算機科學或應用數學等領域的博士學位。具有數學建模、計算機編程能力和大數據整合能力; 2.單細胞多組學實驗方向:擁有生物學相關博士學位;具備分子、生化、細胞培養、基因組學等方面的實驗背景;熟悉高通量測序。具有全基因組多組學測量經驗者優先。 |
wangshouwen@westlake.edu.cn |
|
27 |
基于RNA的疾病機制及其治療方法 |
擁有生物科學或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有計算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背景者優先。 |
dawolf@westlake.edu.cn |
|
28 |
西湖疾病模型核心實驗室致力于疾病模型的系統化和規模化建立。 |
1.細胞生物學,類器官,癌癥,干細胞,原代細胞培養; 2.生物工程學,生物支撐物,3D打印,微流; 3.生物信息學,二代測序分析,基因組,轉錄組等多組學; 4.分子生物學,基因編輯,病毒載體,文庫構建,高通量篩選。 |
wemodel@westlake.edu.cn |
|
29 |
1.不同代謝通路之間的交叉互作與調控機制 2.腫瘤微環境中的細胞代謝及其調控分子機制 3.靶向腫瘤代謝與遠端轉移過程的藥物開發 4.空間代謝與脂質組學及空間多組學技術的開發與在疾病中的應用 |
1.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腫瘤學、免疫學或相關專業,已取得或即將取得博士學位; 2.具有以下經驗者優先考慮:CRISPR功能基因組篩選、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動物模型、生物學新型技術開發、藥物開發等。 |
meta4d@westlake.edu.cn |
三、薪酬與福利待遇
根據西湖實驗室相關規定以及申請人工作能力,實驗室將提供在國內外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以及科研條件,享受五險一金及西湖大學的相關福利。具體待遇面議。
另外,課題組還將協助申請博士后相關項目,并根據興趣與需求支持個人的職業發展。對獲得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和省級博士后科研項目資助的,杭州市財政給予1:1配套資助。對出站留杭(來杭)工作的博士后,杭州市給予每人40萬元補助。
四、應聘方式
本輪招聘截至2024年8月31日,請意向人才將以下材料以PDF形式發送至郵箱(見表格投遞方式)【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郵件標題請注明:“應聘博士后+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網”,對于符合要求并通過初審者,將會通知安排面試。
1.?個人簡歷;
2.?2位同行專家的推薦信(含博士導師推薦信);
3.?博士學歷學位證明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