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由浙江大學與鄭州市人民政府于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在河南省人社廳、鄭州市人社局的支持下,我院于2021年、2022年分別獲批市級、省級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2024年5月成功備案
目前已招收博士后18人(出站1人),其中聯合浙江大學16名(出站1人)、河南工業大學1名、鄭州輕工業大學1名。
一、研發團隊及研發課題
研究團隊 |
專業 |
研發課題 |
大健康研究與檢測中心 |
食品加工相關 |
中短鏈脂肪酸甘油酯生產、應用技術及產業化 |
果蔬功能產品開發、應用技術與產業化 |
||
特殊環境系列果蔬功能食品開發 |
||
數字冷鏈物流研究中心 |
儲藏保鮮與冷鏈物流相關 |
綠色物流保鮮技術研發 |
高效緩釋納米保鮮材料研發 |
||
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
大數據相關 |
大數據通用智能算法服務平臺 |
智慧估產服務平臺 |
||
智慧社區應用服務平臺 |
||
智慧政務服務平臺 |
||
交通物聯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 |
交通物聯相關 |
城市交通物聯裝備與互聯系統 |
城市地下空間智慧運維與應急響應一體化系統 |
||
智能技術與裝備研究中心 |
智慧農業、物聯網、大數據相關 |
農用無人機系統 |
智慧農業物聯網技術裝備 |
||
農業大數據平臺及互聯網平臺 |
||
農產品農藥殘留快速檢測儀器與服務 |
||
作物設計育種研究中心 |
作物設計育種、植物分子生物學或生物信息學相關 |
小麥等作物優異基因資源精準挖掘和創制 |
高性能工程 材料研究所 |
有機化學、高分子材料、水泥基材料、土木水利工程相關 |
用于水泥基材料改性的聚合物及其分子設計 |
水泥基材料固定二氧化碳研究 |
||
防災減災聯合研發中心 |
大氣科學、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地球氣候與環境、數學、物理、計算機等 |
災害識別及風險分析 |
氣象基礎算法(反演、外推、降尺度、多模式融合) |
||
氣象與行業結合方向(防汛抗旱、城市內澇、地質災害、交通、大氣污染防治、新能源、農業) |
二、合作導師(部分)
三、崗位職責
(1)參與研究團隊合作研究,申請基金項目與論文撰寫,協助指導博士和碩士研究生;
(2)支持與國際一流大學的聯合培養和國際交流。
四、任職條件
(一)基本要求
(1)近3年內獲高水
(2)品學兼優,遵紀守法,身體健康,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和學術道德;
(3)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4)進站后能全脫產
(二)學術要求
具備較好的學術業績和科研潛質,在科研方面達到下列條件之一:
(1)博士期間或近2年以第一作者發表高質量、高水平論文;
(2)經研究院評估,在專利等成果轉化、智庫研究或政策咨詢等方面有突出業績表現,具有良好的學術發展潛力。
五、工作方式及待遇
(1)支持申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支持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
(2)進站流程參考浙
(3)工資及福利待遇按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相關規定執行,年薪25-45萬左右(含
(4)科研啟動經費10萬元。
六、人才政策
人才獎勵 |
A類∶國際頂尖人才給予500萬元獎勵; |
B類國家優秀青年人才給予200萬元獎勵 |
|
C類∶地方級領軍人才給予50萬元獎勵; |
|
D類∶突出貢獻人才給予20萬元獎勵; |
|
急需緊缺人才2年內給予獎勵5萬-10萬元。 |
|
項目資助 |
戰略科技人才領銜的團隊項目,最高資助1億元項目; |
原創性成果轉化和產業化項目,最高資助2000萬元; |
|
帶技術、項目、資金的企業領軍團隊,最高資助500萬元; |
|
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的創新領軍團隊,最高資助300萬元。 |
|
生活補貼 |
畢業3年內(海外人才放寬至6年)來鄭落戶工作 |
首次購房補貼 |
|
在站補貼 |
每年15萬(畢業全球前200高校); |
每年10萬(其他院校);資助期限為2年 |
|
安家補助 |
30萬(畢業全球前200高校); |
20萬(其他院校) |
|
創業擔保 |
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可申請最高4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合伙經營或組織創業的可獲得最高200萬元創業擔保貸款。 |
啟動經費 |
在站期間10萬科研啟動經費 |
七、應聘流程
(1)發送個人簡歷(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工作經歷、參與科研項目、科研成果等)、代表性論文及其他能證明科研能力的材料至郵箱—(點擊查看)(主題請注明“姓名+研究方向+博士后應聘”,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2)聯系人: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LI0cNKbfbG1ZLt6zXv74uA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