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講為話精神,進一步做好學校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工作,根據學校“十四五”規劃,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基本原則
高層次人才的引進,需與學校學科特色鑄峰行動計劃和優勢專業建設相結合,按照國家專業建設標準的新要求,根據學校各專業認證、學校碩士點建設、專業結構優化調整等實際情況,全面對接省屬高校綜合考核,重點瞄準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優秀博士,積極探索團隊引進方式。
二、引進的條件
能自覺遵守中國法律法規,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團結協作意識,恪守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學風正派,學術端正,身心健康。
第一類杰出人才
學術造詣精深,在本學科研究領域處于世界科技前沿,已取得重大原創性學術研究成果,能夠引領本學科和相關學科群進入國際一流學科行列且人才培養卓有成效的杰出人才,滿足江西省級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中A類人才條件。
第二類領軍人才A類:在本學科領域學術造詣高,且已取得重大突破和標志性原創成果,在國內外學術影響廣泛且人才培養卓有成效,能引領我校相關學科趕超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家級領軍人才,滿足江西省級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中B類人才條件。
第二類領軍人才B類:在本學科領域學術造詣高,已取得較重大的原創性學術研究成果,在國內學術影響較廣泛,能夠引領相關學科進入國家一流學科行列的省部級領軍人才,滿足江西省級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中C類人才條件,或在《Nature》、《Science》、《Cell》主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
第三類學科帶頭人
學術造詣較高,已取得較大原創性學術研究成果,在省內外學術影響廣泛,引領相關學科進入省級一流學科行列的省域拔尖人才,滿足江西省級高層次人才分類目錄中D類人才條件,并在近五年教學科研成果滿足以下任意一條。
(1)理工類:主持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不含地區和青年項目),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頂級學術期刊1篇+權威學術期刊論文2篇。人文社科類:主持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不含地區和青年項目),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權威學術期刊1篇+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2篇。
(2)理工類: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或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人文社科類: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或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篇。
(3)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獎、或國家技術發明獎、或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以上排名前三,其他排名前二);國家社科基金優秀成果獎(一等獎以上排名前三,其他排名前二);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以上排名前二,二等獎排名第一);教育部高??蒲谐晒劊ㄒ坏泉勁琶岸?,二等獎排名第一);或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第二等次以上(第一等次排名前二,第二等次排名第一)。
(4)得到同行認可且被校學術委員會認定的其他重要成果。
第四類學術骨干
在本學科領域具有一定的影響力,有較強的研究創新能力、水平和發展潛力,業績突出的學術骨干。需要近五年教學科研成果滿足以下任意一條。
理工類:
(1)主持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含青年、地區基金)、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權威學術期刊論文3篇。
(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或權威學術期刊論文5篇。
(3)得到同行認可且被校學術委員會認定的其他重要成果。
人文社科類:
(1)主持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含青年、地區基金)、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3篇。
(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或權威學術期刊論文1篇+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3篇。
(3)得到同行認可且被校學術委員會認定的其他重要成果。
第五類優秀博士
國內高等院校取得博士學位、研究生學歷,或海外高等院校取得博士學位并取得教育部學歷認證的優秀人才。第五類人才分為A、B、C三檔。
A檔需要近五年教學科研成果滿足以下任意一條。理工類:
(1)主持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含青年、地區基金)、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篇,或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2篇。
(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頂級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篇,或權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權威學術期刊論文1篇+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2篇。
人文社科類:
(1)主持國家級教學、科研項目1項(含青年、地區基金)、且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1篇+高影響力學術期刊論文2篇。
(2)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篇,或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2篇+高影響力學術期刊論文2篇。
B檔需要近五年教學科研成果滿足以下任意一條。理工類: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權威學術期刊論文1篇+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1篇,或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3篇。
人文社科類: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2篇,或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1篇+高影響力學術期刊論文2篇。
C檔需要近五年教學科研成果滿足以下任意一條。理工類: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水平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篇,或高影響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2篇,或高影響力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篇+核心學術期刊論文2篇或者核心學術期刊論文3篇(不含井岡山大學學報)。
人文社科類: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高影響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1篇,或核心學術期刊(不含井岡山大學學報)上發表論文2篇。
外語、體藝類專業:
有穩定的研究方向,發表過較高水平的科研論文或作品,具備教學和科研的發展潛質。
(三)年齡要求
第一類、第二類高層次人才原則上不超過60周歲;第三類學科帶頭人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第四類學術骨干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第五類優秀博士原則上年齡不超過35周歲;具有副高以上職稱博士,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0周歲,具有正高級以上職稱博士,年齡原則上不超過45周歲;博士后(進站)年齡原則上不超過37周歲;特殊情況需經學校審議同意后執行。
三、引進計劃
1.杰出人才、領軍人才、學科帶頭人招聘專業、計劃不限。
2.根據學校發展和學科專業建設需要,每年發布井岡山大學人才引進計劃。
四、引進的方式
高層次人才及博士的引進可采取“入編引進”和“柔性引進”兩種方式。
入編引進:為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及博士辦理人事入編手續,實行編制內聘用方式。
柔性引進: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不辦理人事入編手續,采取智力引進、全職引進、兼職引進形式,采用長期在校、定期在校、不定期短期來校或通過協商確定的其他工作方式來校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與學校簽訂工作項目、任務協議的聘用方式。
五、引進的待遇
入編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及博士與學校簽訂《井岡山大學引進人才協議書》(以下簡稱《協議》),在首個服務期(六年)內學校為其提供以下優惠待遇:
(一)第一類杰出人才年薪不低于150萬元(稅前),第二類領軍人才A類年薪不低于100萬元(稅前)、B類年薪不低于80萬元(稅前),第三類學科帶頭人年薪30-40萬元(稅前),第四類學術帶頭人年薪20-30萬元(稅前)。第一、二、三、四類人才的薪資待遇、安家費、科研啟動費、聘期任務等,實行一人一議,由應聘人員、用人部門及學校共同協商確定。前四類人才除年薪外,可同時享受學校規定的其他福利性津補貼,包括“五險一金”學校繳納部分(以學校崗位聘任工資為基數計算)、午餐補貼及工會福利,以上福利性補貼不包含在年薪內。但不享受博碩導津貼、博士學位津貼和專項績效。
(二)第五類人才引進,除享受正常的工資待遇外,還享受以下待遇:
1.提供35-45萬元(稅前)安家費,安家費發放方式為按服務期年度發放,其兌現方式采取與考核結果掛鉤,具體工作任務與考核方式在《協議》中明確。
2.每月學位津貼1000元(稅前)。
3.提供科研資助經費(實驗學科8-10萬元,非實驗學科5-6萬元)。
4.引進的博士基礎工資按照新進博士標準發放。第五類A檔可先按七級副教授崗標準享受3年基礎績效和固定部分的超額績效,二級分配的超額績效按學校規定執行,三年后按實際聘任崗位發放基礎工資及績效工資。來校前已具有副高及以上職稱的博士按實際聘任專業技術職務兌現基礎工資及基礎績效和崗位績效,二級分配的超額績效按學校和學院的規定執行。
(三)提供過渡住房:
首個服務期內,第三類及以上人才學校免租金提供120平米左右的過渡住房(建筑面積,下同),第四類人才學校免租金提供90平米左右的過渡住房,第五類人才學校免租金提供70平米左右的過渡住房,服務期滿后,退出過渡住房或按照學校標準繳納房租。第四類及以下人才如不選擇過渡住房,可在辦理入職手續后一次性領取租房補貼稅前10-6萬元(四類10萬,五類A檔8萬、B檔7萬,五類C檔6萬)。
(四)引進的人才夫妻雙方均為博士的,除免租金過渡住房(或一次性租房補貼)只享受一套以外,其余的各自待遇不變。
(五)配偶工作
根據《江西省高層次人才認定和服務保障辦法(試行)》(贛才字[2024]4號)規定,配偶符合上級部門上編條件的,學校辦理人事關系調入和上編手續,其他人才配偶具有研究生學歷及碩士以上學位的,根據專業特點及崗位需求,學校安排工作崗位(現為全額撥款事業編或公務員身份的配偶辦理入編或人事代理待遇,不是全額撥款事業編或公務員身份的享受人事代理待遇),在吉州、青原兩區工作的不予安排。
(六)學校幫助、協調解決引進人才的子女就讀中、小學問題。
(七)學校引進急需緊缺專業(經學校認定)高層次人才及博士(含課程教學論教師),在同等條件下額外增加5萬元(稅前)的安家費。
六、考核與激勵
(一)學校對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及博士在首個服務期(六年)內完成工作任務的情況進行考核,考核內容由用人單位依照學校有關規定并結合不同學科專業實際制定,報人事處審核后寫入《協議》中,考核工作由人事處牽頭組織實施。
(二)考核分年度考核和末期考核兩種方式,考核結果與安家費的發放掛鉤。
(三)末期考核合格者,進入第二個服務期,不發放安家費,可繼續享受學校政策規定的學位津貼。
(四)經考核達不到約定條件者,延長3年服務期,延長期內不享受學位津貼待遇。延長期滿后,可補發剩余引進待遇(停發期間的學位津貼不予補發),進入第二個服務期,不發放安家費,可繼續享受學校政策規定的學位津貼。
七、其他事宜
(一)三類及以上人才引進原則上需要到原工作(學習)單位實地開展政治審查工作,四類及以下人才引進可以通過函調方式開展政治審查工作。政審工作由黨委組織負責進行。
(二)高層次人才及博士引進的條件和待遇未盡事宜由應聘人員與學校協商確定。
(三)學校通過同濟大學對口支援途徑培養的博士,服務期為八年,若業績條件符合學校同期引進高層次人才及博士類別,參照同類別人才待遇執行。
(四)本辦法中期刊等級分類依據引進當年執行的《井岡山大學學術期刊等級分類辦法》。
(五)本辦法中1篇頂級學術期刊論文可折算為2篇權威學術期刊論文或4篇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1篇權威學術期刊可折算為2篇高水平學術期刊論文,不可反向折算。
(六)博士期間發表的論文如果導師為第一作者,其本人為第二作者也視為符合條件。
(七)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原《井岡山大學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2023版)》(井大黨字[2023]3號)自動廢止。
(八)本辦法由高層次人才工作辦公室負責解釋。
報名方式: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井岡山大學2024年博士人才招聘公告 |
|||
部門名稱 |
崗位類型 |
招聘專業 |
招聘人數 |
政法學院 |
教師崗 |
法學(0301)、政治學(0302)、社會學(0303)、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公安學(0306)、公共管理學(1204) |
3 |
馬克思主義學院(含研究中心) |
教師崗 |
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哲學(0101)、政治學(0302)、歷史學(06)中國史(0602)、教育學(0401)、社會學(0303)、法學(0301) |
7 |
人文學院 |
教師崗 |
中國語言文學(0501)、中國史(0602)、世界史(0603)、新聞傳播學(0503) |
6 |
外國語學院 |
教師崗 |
外國語言文學(0502)、翻譯(0551) |
2 |
商學院 |
教師崗 |
理論經濟學(0201)、應用經濟學(0202)、數學(0701)、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工商管理(1202)、農林經濟管理(1203) |
2 |
數理學院 |
教師崗 |
數學(0701)、0714(統計學)、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物理學(0702)、天文學(0704)、力學(0801)、光學工程(0803)、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核科學與技術(0827) |
4 |
機電工程學院 |
教師崗 |
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機械工程(0802)、電氣工程(0808)、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儀器科學與技術(0804)、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軟件工程(0835)、農業工程(0828,農業機械化和農業電氣化方向) |
5 |
建筑工程學院 |
教師崗 |
土木工程(0814)、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建筑學(0813)、力學(0801)、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0818)、礦業工程(0819) |
2 |
化學化工學院 |
教師崗 |
化學(0703)、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 |
11 |
生命科學學院 |
教師崗 |
生物學(0710)、生態學(0713)、作物學(0901)、藥學(1007)、植物保護(0904)、生物與醫藥(0860)、發育生物學(071008)、細胞生物學(071009)、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071010)、農業工程(0828)、林業工程(0829)、生物醫學工程(0831)、生物工程(0836)、環境科學與工程(0830)、市政工程(085905)、農業資源與環境(0903)、資源與環境(0857)、化學工程與技術(0817)、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材料與化工(0856)、化學(0703)、 土木水利( 0859)、林學(0907) |
10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教師崗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軟件工程(0835)、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控制科學與工程(0811)、網絡空間安全(0839)、測繪科學與技術(0816、遙感或地理信息系統方向)、數學(0701 、計算機圖形學或人工智能方向)、 管理科學與工程(1201、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方向)、材料科學與工程(0805、電子材料方向)、農業工程(0828、智能信息處理或智能檢測方向)、系統科學(0711)、林業工程(0829、林業信息工程方向)、電氣工程(0808)、儀器科學與技術(0804) |
3 |
教育學院 |
教師崗 |
教育學類(0401)、心理學類(0402)、教育類(0451)、企業管理專業(人力資源管理)(120202)、教育經濟與管理專業(120403)、中國語言文學類(0501)、中醫心理學(1005Z1) |
5 |
藝術學院 |
教師崗 |
藝術學(130101)、音樂與舞蹈學(1302)、美術學(1304)、設計學(1305) |
2 |
體育學院 |
教師崗 |
基礎醫學(1001)、哲學(0101)、應用經濟學(0202)、社會學(0303)、教育學(0401)、心理學(0402)、體育學(0403)、中國史(0602)、生理學(071003)、遺傳學(071007)、力學(0801) |
2 |
醫學部 |
教師崗 |
基礎醫學類(1001)、臨床醫學類(1002)、臨床醫學類(1051)、口腔醫學類(1003)、口腔醫學(1052)、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類(1004)、公共衛生(1053)、中醫學類(1005)、中醫(1057)、中西醫結合類(1006)、藥學類(1007)、藥學(1055)、中藥學類(1008)、中藥學(1056)、護理學(1011)、護理(1054)、生物醫學工程(0831)、生物工程(0836)、獸醫學類(0906)、生物學類(0710)、動物遺傳育種與繁殖(090501) |
6 |
人事處 |
教師崗 |
專業不限 |
6 |
|
|
|
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