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醫學院坐落于馳名中外的山水名城—中國·桂林,被譽為“閃耀八桂的醫學明珠”。學校目前有臨桂、東城、樂群三個校區,設有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等20個學院(系、部),3所直屬附屬醫院、27所臨床教學實習醫院。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臨床醫學),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8個。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設有臨床醫學、藥學、生物技術等27個本科專業和4個高等職業教育專業。
為進一步推進人才強校戰略,充分發揮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服務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以及儲備師資的作用,學校面向海內外招聘博士后研究人員,具體如下:
一、設站學科
臨床醫學
二、招聘條件
應聘者需具備以下所有條件:
(一)具有良好的思政政治素質和品德修養,熱愛高等教育事業。
(二)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大的學術發展潛力。
(三)已獲得或即將獲得以下專業博士學位證的博士研究生:基礎醫學、臨床醫學、藥學、中藥學、醫學技術、中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護理學、生物學等相關專業。
(四)身心健康,原則上年齡應在35周歲以下。
三、薪酬待遇及支持政策
(一)學校薪酬待遇:校本部自主招收的博士后實行“工資+績效+人才津貼”待遇模式,并繳納社保和公積金,年薪不低于25萬元。從進站次月起按月發放,累計發放不超過24個月。
(二)上級資助:經學校推薦,根據相關資助條件,人社廳組織有關專家評議審核通過后,可享受自治區的博士后專項經費支持,在站期間入選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廣西自治區“桂博新計劃”者,國家及自治區給予相應資助獎勵。
(三)住宿條件:學校視校內房源情況提供滿足基本生活條件的周轉房,或給予租房補貼1100/月。
(四)職稱認定:期滿考核合格出站,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政策,可申請認定副高級職稱。
(五)科研支持:在站期間可申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西自然科學基金等,此外,學校還提供不低于3萬元科研啟動經費。
(六)學術交流支持:在站期間,流動站支持外出參加各類學術交流,報銷相關費用。
(七)其他待遇:在站期間,在子女入學、專業技術資格評審、項目申報、高水平成果獎勵等方面與校內在職教職工同等待遇,博士后出站考核通過后,根據學校實際需要可申請留校工作。
(七)由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臨桂臨床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自主招聘的博士后,相關待遇根據各醫院相關規定執行。
四、招收安排及申請流程
(一)招收安排:博士后科研人員招收實行“全年招收、隨時申請、隨時審議、隨時進站”的方式。
(二)申請流程
1.本人申請:應聘者登錄網站https://www.glmc.edu.cn/info/1058/54463.htm詳實填寫《桂林醫學院博士后崗位應聘登記表》,將登記表及相應佐證材料發送至相應郵箱。
2.進站審核:學校博管辦或相應學院審核材料并組織專家面試考核,考核通過后報學校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審定。
3.辦理入站手續:校內審定通過后,應聘者在中國博士后網上辦公系統注冊并提交進站材料,學校系統審核后報全國博管委審批,通過后辦理進站手續。
4.體檢:體檢標準參照公務員錄用體檢標準執行。
5.簽訂合同:進站手續辦理完成后,與學校、合作導師簽訂博士后聘用合同。
五、博士后崗位需求
序號 | 合作導師 | 專業領域/課題方向 | 合作導師所在學院 |
1 | 陳健 | 激素相關性腫瘤 | 基礎醫學院 |
2 | 祝寧俠 | 組織再生/毛囊生物學 | |
3 | 呂運成 | 脂代謝紊亂相關疾病/血管衰老致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與機制 | |
4 | 莫中成 | 醫學/代謝異常與疾病的發生 | |
5 | 黃衛國 | 腫瘤學/腫瘤免疫治療 | |
6 | 周壽紅 | 神經炎癥相關疾病的防治 | |
7 | 杜娟 | 炎癥及腫瘤免疫 | |
8 | 馬獻力 | 藥物分子的發現、合成與成藥性評價 | 藥學院 |
9 | 陳旭 | 分子生物學/抗炎免疫藥理 | |
10 | 段小群 | 細胞治療/細胞藥物研發 | |
11 | 譚親友 | 臨床藥理學/中藥腫瘤學、中藥藥理學、藥物代謝動力學、鞘脂代謝 | |
12 | 曾小云 | 慢性病預防與控制、腫瘤分子流行病學 | 公共衛生學院 |
13 | 曾懷才 | 環境暴露與健康效應 | |
14 | 宋家樂 | 代謝性炎癥綜合征的分子發生機制與營養干預策略 | |
15 | 朱小年 | 腫瘤學/消化系統腫瘤流行病學及分子機制 | |
16 | 李清華 | 神經退行性疾病及神經腫瘤發病機制研究 | 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 |
17 | 汪麗燕 | 消化道腫瘤發生發展機制 | |
18 | 劉洪波 | 分子診斷和新型疫苗 | |
19 | 金俊飛 | 神經鞘脂代謝通路與細胞行為及相關疾病 | |
20 | 馬禮兵 | 哮喘、慢阻肺及肺癌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
21 | 蔣偉 | 鼻咽癌的綜合治療與發病分子機制 | |
22 | 張順 | 配子發生及胚胎發育 | |
23 | 丁芝祥 | 白內障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葡萄膜炎、近視發病機制 | |
24 | 毛景松 | 分子影像與腫瘤介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 | |
25 | 朱春江 | 遺傳性血液病 | |
26 | 李浩 | 腦血管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
27 | 李濱 | 消化系統腫瘤發生與發展 | |
28 | 沈翀 | 骨科材料學 | |
29 | 陳敏 | 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分子機制及治療基礎研究 | |
30 | 文劍 | 神經系統疾病的生物治療及其研究 | |
31 | 莫碧文 | 支氣管哮喘和肺纖維化 | 臨桂臨床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32 | 劉穎 | 胃腸動力學 | |
33 | 鄭天鵬 | 糖尿病神經與認知功能障礙的防治研究 | |
34 | 肖勝軍 | 1.鼻咽癌發生發展分子機制 2.核體異常與惡性腫瘤 | |
35 | 羅婧瑩 | 1.硬皮病的臨床與基礎2.皮膚病理 | |
36 | 歐明林 | 1.遺傳性疾病細胞模型的構建及致病機制研究 2.疾病特異分子標記物的發現與功能分析 |
六、聯系方式:
博士后工作管理部門 | 聯系人 | 聯系電話 | 電子郵箱 |
校博管辦 | 梁老師 | 0773-5895369 13977371451 | |
臨床醫學院(附屬醫院) | 黃老師 | 13667838580 | |
臨桂臨床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 劉老師 | 13557332699 |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glmc.edu.cn/info/1058/57475.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