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楊華勇院士團隊2024年誠聘博士后(年薪45W+,柔性電子、激光加工、智能算法方向)

1.提供有競爭力的薪資待遇,年45萬左右(稅前,且需2024年底前入職),特別優秀者年薪面議。課題組另將根據科研業績額外發放績效獎勵。
2.支持博士后在站期間申報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出國交流、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課題組與國內外多個研究組保持密切合作,可根據課題情況進行聯合培養。
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柔性生物/共形電子制造課題組(負責人:徐凱臣研究員),隸屬于楊華勇院士團隊,現招聘有志于從事柔性生物/共形電子制造,激光微納/原位制造方向的博士后人才2名,誠邀海內外青年學者加盟。該課題組是一個多學科高度交叉的研究小組,致力于復雜或極端環境下的可穿戴/植入式生物電子、(曲面)共體電子設計與制造,聚焦創新制造方法、多功能油墨/器件研制、以及系統集成應用。研究以激光增-等-減材融合制造技術為核心,基于多模式(超快)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機理,實現“結構-材料-功能"一體化集成創制,提升多功能微納器件制造能力,拓展激光制造技術應用場景。
實驗室自2021年初建立以來,在Nature Electronics、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ACS Nano、Nano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Advanced Science、Nano-Micro Letters、Nano Energy等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授權中國、美國與日本發明專利10余項。主持或參與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海優/面上/青年)、浙江省重大項目、浙江省尖兵計劃等多項國家級、省部級項目;與中國商飛、隆基綠能、賀利氏等知名企業開展深入合作。
徐凱臣,研究員,博導。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日本學術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于2014年本科畢業于南京郵電大學(導師為黃維院士),2018年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獲博士學位,導師為洪明輝教授(新加坡工程院院士,現為廈門大學陳嘉庚講席教授),隨后前往大阪公立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導師Kuniharu Takei教授(現任職于北海道大學)。現為浙江大學百人計劃研究員(楊華勇院士團隊)。主要從事柔性生物/共形電子制造,激光微納/原位制造研究。共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訊作者在Nature Electronics, Advanced Materials等發表論文30余篇,11篇封面/封底, 7篇高被引/熱點論文。擔任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xtreme Manufacturing (IF: 16.1,工程/制造學科領域第一) 編委,以及多個期刊青年編委,獲MINE優秀青年科學家獎,為Nature Electronics, Nature Materials等80余種期刊審稿300余次。
1.植入式生物電子、機器人柔性感知、共形電子設計制造;
2.激光與物質相互作用、(超快)激光融合制造;
3.機器學習輔助傳感器設計與制造。
1.實驗室研究多學科高度交叉,專業背景包括但不限于:機械工程、光學工程、材料科學、聲學、集成電路、生物醫學、計算機等相關專業博士學位;
2.擬在2024年底前入職,年齡一般不超過35歲,在相關有影響力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已發表≥2篇研究論文;
3.為人積極樂觀,有團隊合作精神,能夠潛心鉆研新知識和新技術。
1.以發表高水平科研論文為主;
2.積極申請博士后基金及各類科研基金項目;
3.協助合作導師指導研究生等有關工作。
應聘者請將個人簡歷E-mail至:徐老師,E-mail:xukc@zju.edu.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網)【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聯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開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