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于1978年成立,隸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國家級公益非盈利生態環境保護科研機構,主要圍繞國家生態文明建設戰略開展基礎理論、前沿技術、標準政策研究。共有職工1155人,其中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級人才稱號29人,正高198人。擁有1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3個國家級聯合攻關中心,9個部級重點實驗室、4個野外觀測臺站。建有生態環境部研究生院,擁有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與北京師范大學和同濟大學開展博士研究生聯合培養。
固體廢物污染控制技術研究所(簡稱固體所)是中國環科院二級部門,全國最早成立(1991年)的綜合性固體廢物研究機構,開展固體廢物利用處置、環境風險控制、環境管理等基礎、應用基礎和技術研究;現有研究人員56人,博士學位人員占46%,具有高級職稱人員占40%。固體所具有良好的平臺條件,包括生態環境部危險廢物鑒別與風險控制重點實驗室和甘肅省工業廢棄物循環與調控重點實驗室,是國家危險廢物鑒別專家委員會的秘書處單位;主持編制國家危險廢物名錄以及填埋、焚燒、貯存等固體廢物相關國家標準規范60余項,支撐危險廢物管理、無廢城市建設、打擊洋垃圾進口、白色污染治理等國家重大行動。
博士后導師:黃啟飛
博士,研究員,中國環科院固體所所長、國家危險廢物鑒別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固體廢物分會副主任,北京師范大學、同濟大學兼職教授。萬人計劃科技領軍人才,國家生態環境保護科技領軍人才。主要從事危險廢物資源化與風險控制技術研究。主持10余項國家級課題,發表SCI論文7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20余項,專著8部,制定國家標準10余項,獲得省部級獎勵8項。
合作導師:徐亞
博士,副研究員,中國環科院西北分院副院長,兼任甘肅省工業廢棄物循環與調控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危險廢物鑒別專家委員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固廢利用處置技術與風險防控研究。作為主要執筆人制/修訂強制性國家標準、國務院文件等6項,其他省部級標準6項;發表論文90余篇;授權專利30余項。相關政策建議(8份)被中辦國辦、生態環境部采納或相關領導同志批示,獲省部級獎勵7項(2等獎第2完成人2項),2021和2022年連續兩次被授予中央級事業單位個人記功獎章。
研究方向與參與項目
主要參加國家固體廢物相關標準制修訂、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自然面上基金等項目,具體包括固廢填埋長效服役與智能調控、固廢重點風險源監測預警技術、病險固廢設施風險管控與調控等方向。已積累大量固廢相關科學數據待分析。
招聘人數:1-2人
基本條件:
1.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不超過35周歲,獲得博士學位年限不超過三年;
2.具有水文地質、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學習經歷,掌握數值模型模擬理論及方法,并能利用統計學方法開展大數據分析、處理;
3.全職全時,不招收在職博士后;
4.作為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2篇及以上一區TOPSCI論文(或同水平中文期刊論文);或作為負責人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項及以上;
5.熱愛科研工作,有較強的獨立科研能力、強烈的進取心和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對擬研究課題有濃厚的興趣,立志在該領域持續深入研究;
待遇:
工資與待遇等按照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及國家相關規定執行,一般不低于30萬元/年(含五險一金)。錄用后將保證充足的研究經費、國際領先水平的實驗室及研究基地基礎支持。
有意應聘者請通過郵件提交個人簡歷及佐證材料(附近期照片一張,請在E-mail主題上注明“姓名+學校+博士后應聘+高校人才網”字樣)。【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簡歷包括:個人基本情況、學習經歷、研究或工作經歷、參加課題情況、科研成果、獲獎、個人自我評價等。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徐老師,18911831037、15120098831,xuya@craes.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