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院簡介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同濟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創建于1947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現代化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為全國文明單位、上海市文明單位、上海市保健醫療定點單位,也是我國最早成立的省市級婦幼保健院之一。
醫院現有東、西兩個院區,開放床位近800張,職工近1800人。設有產科、婦科、新生兒科、胎兒醫學科、生殖醫學中心、計劃生育科、乳腺科、手術麻醉科、生殖免疫科、宮頸科、中西醫結合科、婦幼保健部、放射治療科、超聲科、病理科、放射科、檢驗科、藥劑科等臨床和醫技科室,產科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婦科是上海市重中之重臨床重點學科。擁有“衛生部四級婦科內鏡診療技術培訓基地”“上海市危重新生兒會診搶救中心”“上海市產前診斷中心”。設有上海市母胎醫學與婦科腫瘤研究所、上海市母胎醫學重點實驗室、上海市產科臨床質量控制中心、同濟大學醫學院轉化醫學研究中心、母胎醫學研究所、婦科腫瘤研究所以及婦嬰健康科學中心。建有先進的婦產科專科臨床模擬實訓中心,授牌“上海市婦產科保健與臨床基地”“上海市婦產科臨床培訓與實訓中心”。在圍產保健、產前診斷、疑難孕產婦診治、婦科腫瘤綜合治療、婦科微創、婦科泌尿和盆底重建診療、早產兒救治、不孕不育診治等領域處于先進水平。
醫院現有研究生導師63名,其中博土生導師36名,擁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中心項目,匯聚有從國家杰青、優青到上海市領軍人才等幾乎所有層次人才培養項目。醫院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立項數連續6年領先全國婦產科專科。
近年來,醫院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凝練學科發展特色、激發科研創新活力、提升醫院管理內涵,積極打造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和較強競爭力的一流婦產科專科醫院。
醫院誠摯歡迎海內外英才加盟,攜手奮進、共創輝煌!
二、招聘目錄
(一)醫師崗位
科室/部門 | 崗位 | 具體要求 | |
婦產科 規培基地 | 婦產科 規培醫師 | 具有臨床醫學專業全日制研究生學歷的2025年應屆畢業生或2024年畢業生;在校期間表現突出的優秀研究生優先考慮。科研業績優異者可申請院“優培計劃”,津貼12萬元;申請“臨床博士后”項目者,博士后在站期間每月可享1萬元額外津貼。 | |
產科 | 招錄方向: 妊娠高血壓疾病、胎盤相關疾病、內分泌、早產、普通產科等 | 住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主治醫師及以上 | 碩士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資格,熟練掌握產科常見疾病診治工作,具有較好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具有三甲醫院工作經驗者或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婦科 | 招錄方向: 腫瘤婦科、生殖外科、盆底與泌尿婦科、急癥婦科、海扶等 | 住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主治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資格,熟練掌握婦科常見疾病診治工作,具有較好的理論知識和臨床經驗,具有三甲醫院工作經驗者或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 | 博士,副高級及以上資格,能獨立開展婦科腫瘤三、四級手術,有較強的臨床帶教能力,具有三甲醫院工作經驗者或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生殖醫學中心 | 輔助生殖 醫師 | 博士,輔助生殖研究方向,通過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有較好的科研基礎,近3年發表3篇以上第一作者SCI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1區雜志)。 | |
生殖內分泌醫師 | 博士,生殖內分泌研究方向,通過婦產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4年出站)。有較好的科研基礎,近3年發表3篇以上第一作者SCI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1區雜志)。 | ||
生殖遺傳咨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能開展遺傳咨詢相關業務及生殖遺傳相關臨床研究。具備母嬰保健證、遺傳咨詢資質及三甲醫院工作經驗者優先。 | ||
男科醫師 | 博士,泌尿外科學相關專業背景,通過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有較好的臨床研究基礎,近3年發表3篇以上第一作者SCI文章(其中至少有1篇1區雜志)。 | ||
計劃生育科 | 主治醫師及以上 | 碩士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具有三甲醫院婦產科工作經驗者及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胎兒醫學科 | 主治醫師及以上 | 碩士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具備母嬰保健三項技術——助產、計劃生育和產前診斷上崗證,博士學位或有SCI論著發表者優先。 | |
產前診斷超聲醫生 | 碩士及以上學歷,中級及以上職稱,8年以上婦產科超聲相關工作經驗,熟練掌握胎兒結構畸形篩查,具有產前診斷資質證書。 | ||
手術 麻醉科 | 招錄方向: 麻醉、ICU | 住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麻醉科/內科/重癥醫學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具有三甲醫院工作經驗者及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新生兒科 | 住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發表過一篇一作中文核心期刊論文或者SCI論文。具有省級三級醫院新生兒科相關專業工作經驗者優先。 | |
副主任醫師及以上 | 博士,45歲以下,三年內以通訊作者(排名最后)或者第一作者(排名第一)發表過中科院二區以上文章至少1篇。有省級或國家級課題,有連續一年以上海外留學經歷者優先。特別優秀者適當放寬要求。 | ||
乳腺科 | 住院醫師 | 博士,通過外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超聲科 | 住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醫學影像(超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病理科 | 住院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臨床病理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放射科 | 核醫學 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醫學影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具備核醫學上崗證書,有PET-CT檢查的診斷經驗。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放射科 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通過醫學影像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含2025年出站)。科研業績突出者優先。 | ||
婦幼保健部 | 康復醫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兒童康復(運動方向),40歲以下,具備康復醫師資質。主要從事新生兒、嬰幼兒和兒童的神經行為評估和康復干預(PT為主)。臨床技能突出者適當放寬要求。 | |
體檢中心 | 主治醫師及以上 | 中級及以上職稱,具有10年以上超聲工作經驗。熟練掌握各類超聲操作,擅長婦科及乳腺B超。 |
(二)醫技崗位
科室/部門 | 崗位 | 具體要求 |
生殖醫學 中心 | 生殖遺傳 技術員 | 碩士及以上學歷,醫學檢驗、遺傳學相關專業背景。熟悉單基因病基因檢測、家系驗證、PGT等生殖遺傳檢測的實驗操作,二代測序和芯片數據的生物信息分析和遺傳變異解讀。能開展生殖遺傳相關臨床研究。具備檢驗師資質、PCR上崗證優先。 |
胚胎實驗室技術員 | 碩士及以上學歷,生物學、基礎醫學相關專業背景;近三年至少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一篇;有動物胚胎及顯微操作經歷者優先。 | |
藥劑科 | 臨床藥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藥學或中藥學專業。有一定的科研基礎,近3年發表過一區SCI論文1篇或影響因子大于5分SCI論文2篇。具有博士學位,有師資證書的臨床藥師優先。 |
胎兒醫學科 | 遺傳數據分析技術人員 | 博士,35周歲以下,生物信息學、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等相關專業。近五年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發表5分以上SCI論文一篇,或5分以下兩篇,精通perl、phyton等編程語言者優先。 |
檢驗科 | 技術員 | ①博士,臨床醫學、醫學檢驗學、基礎醫學、生物學相關專業,能勝任檢驗科業務工作且具備科研能力和發展潛力,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過影響因子大于10的SCI論文者優先。 ②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檢驗學相關專業,能勝任檢驗科日常業務工作。 |
樣本庫 | 技術員 | ①碩士及以上學歷,生物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醫學實驗學相關專業背景。掌握核酸抽提及質檢、HE染色、細胞培養等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有人類遺傳資源管理經驗者優先考慮。 ②本科及以上學歷,生物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相關專業背景,負責患者招募入組、隨訪,隊列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錄入,協助樣本管理日常工作。有隊列建設經驗者優先考慮。 |
放射科 | 技術員 | 本科及以上學歷,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相關背景,熟悉放射科影像檢查操作,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
婦幼保健部 | 康復 治療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兒童康復(運動方向),40歲以下,具備康復治療師資質。主要從事新生兒、嬰幼兒和兒童的神經行為評估和康復干預(PT為主)。臨床技能突出者適當放寬要求。 |
(三)護理崗位
崗位 | 具體要求 |
護理人員 | 專科及以上學歷,護理、助產專業背景。吃苦耐勞,能承擔夜班翻班任務。經驗不限,具有三甲醫院病房、助產、手術室工作經驗者優先。 |
(四)科研崗位
科室/部門 | 崗位 | 具體要求 |
轉化醫學 研究中心 | 專職科研人員 | 博士,遺傳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發育學、細胞生物學、生物信息、基礎醫學、婦產科學等相關專業背景。基礎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獨立開展科研工作與團隊協作能力。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過基礎醫學與生命科學領域高水平SCI學術論文。完成過高水平學術成果。熟悉婦科腫瘤、母胎醫學、生殖醫學者優先。 |
產科、生殖醫學中心、計劃生育科等 | 科研助理 | 博士,畢業于高水平大學或研究機構,有博士后經歷優先。在本學科領域的重要學術期刊發表一定數量的高質量研究論文,有較好的臨床研究基礎,具有多中心臨床研究經驗者優先。 |
(五)行政崗位
科室/部門 | 崗位 | 具體要求 |
行政職能部門 | 科員 | 碩士及以上學歷,有較強的文字表達能力,責任心強,具有良好的溝通和協調能力。有三甲醫院辦公室、教學管理、門辦、績效運營等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考慮。條件特別優秀者可適當放寬條件。 |
醫保專員 | 碩士及以上學歷,35周歲以下,熟悉醫保的各項日常管理及醫保窗口服務工作,承擔科室學術科研任務、協助信息系統改進。 | |
數據治理工程師/新技術應用工程師 | 碩士及以上學歷,生物醫學工程、計算機相關專業、統計學、公共衛生等相關專業背景,熟悉Oracle、SQLServer、PostgreSQL等至少一種主流數據庫的使用,熟悉SQL,具備編寫、優化復雜SQL的能力,有ETL開發或數據集成經驗者優先;有醫療信息系統(HIS、EMR、集成平臺等)開發及實施等從業經驗、3年及以上項目申報、企業內部項目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經驗,醫療行業相關從業經歷者優先考慮。 |
以上崗位招滿即止。
(六)常年招收博士后
作為同濟大學附屬醫院,醫院博士生導師課題組常年招收同濟大學臨床醫學/生物醫學工程流動站博士后。科研業績優異者可申請院“優秀博士后計劃”津貼6萬元。
導師名錄:
專業 | 導師姓名 | 研究方向 | 課題組郵箱 |
婦科 | 萬小平 | 婦科腫瘤學,婦科整形手術學。 | wanxiaoping61@126.com |
王育 | 卵巢癌的臨床及基礎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卵巢癌的早篩策略、腫瘤標志物探索及預測模型構建、耐藥機制研究、新型靶向藥的研發、腫瘤免疫微環境探究和免疫治療等。 | xuerenhao@tongji.edu.cn | |
王薇 | 婦科腫瘤學、分子病毒學和分子免疫學(病毒感染相關免疫),科研方向為高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相關疾病、婦科腫瘤發生發展、轉移及耐藥的分子機制研究。 | 2405132@tongji.edu.cn | |
孫靜 | 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肌瘤以及女性不孕癥等;保留生育功能的婦科微創手術研究。 | sunjing61867@126.com | |
李曉翠 | 宮腔粘連的發病機制及其臨床轉化研究,從表觀遺傳方面闡明宮腔粘連子宮內膜纖維化的病理機制,并確認靶向干預策略;復發性流產疾病發生的分子機制研究。 | sisi1113@163.com | |
陸雯 | 子宮內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療及早期診斷。 | luwendr@126.com | |
郭曉青 | 婦科腫瘤,聚焦于卵巢癌侵襲轉移及免疫逃逸機制,宮頸癌發生發展機制以及早期診斷等。 | xiaoqing_guo@tongji.edu.cn | |
諸海燕 | 卵巢癌的藥物耐藥機制及藥物治療新靶點的挖掘;HPV誘導的宮頸癌發病機制的研究。 | zhuhaiyandoc@sina.com | |
徐韶華 | 卵巢癌耐藥及免疫逃逸機制;腫瘤類器官在卵巢癌患者藥物篩查、個性化用藥及免疫治療的臨床轉化應用;干細胞治療卵巢早衰及宮腔粘連的臨床前研究及轉化應用。 | xushaohua@tongji.edu.cn | |
李碧嵐 | 子宮內膜癌的機制及其臨床轉化研究。聚焦內膜癌免疫微環境,提出基于免疫特征的內膜癌新分型理論,發現免疫抑制亞型患者預后差,并探索全新免疫抑制機制。同時,重點關注內膜癌雌激素通路及代謝相關通路對疾病發生及進展的作用機制。 | lorrain221@msn.com | |
產科 | 段濤 | 妊娠期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及預測、預防和診治;出生缺陷的產前診斷、染色體異常的產前篩查、染色體異常和單基因遺傳性疾病的診斷;成人疾病的胎兒起源;胎盤源性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drduantao@126.com |
應豪 | 臨床重點聚焦早產防治、胎盤源性疾病(子癇前期、胎盤植入等)、產科內分泌疾病等。基礎研究聚焦早產與分娩啟動、滋養細胞侵襲的機制研究。臨床研究聚焦圍產大數據和模型構建。 | stephenying2011@126.com | |
花曉琳 | 胎盤源性疾病及高危妊娠的管理,子癇前期及盆腔臟器損傷的臨床和基礎研究。 | huaxiaolin_sh@163.com | |
杜巧玲 | 妊娠期甲狀腺疾病對母胎結局及子代發育的影響研究;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的干預與機制研究;其他妊娠期代謝相關疾病的臨床干預及預防。 | qldu2004@126.com | |
生殖醫學 | 周倩 | 復發性流產基礎與臨床研究;生殖衰老的基礎研究;子宮內膜損傷修復和生物材料的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研究。 | shzhouqian@126.com |
鮑時華 | 生殖內分泌學、生殖免疫學;母胎界面微環境構建和維持及妊娠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baoshihua@tongji.edu.cn | |
陳淼鑫 | 多囊卵巢綜合征和輔助生殖技術子代安全性。 | chenmiaoxin@51mch.com | |
李伊然 | 生殖;生殖與遺傳;婦科腫瘤相關生育力保存。 | liyiran2007@gmail.com | |
郭毅 | 高齡及環境因素對植入前胚胎發育及子代健康的影響;配子發生及胚胎發育的表觀調控機制研究;人工智能在輔助生殖技術中的應用。 | gy_guoyi@tongji.edu.cn | |
基礎醫學 | 毛志勇 | 腫瘤、衰老及相關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DNA修復變化和調控機制;干細胞基因組穩定性維持和調控機制;延緩衰老及預防、治療衰老相關疾病的新方法開發和轉化研究。 | zhiyong_mao@tongji.edu.cn |
劉文強 | 哺乳動物及人早期胚胎發育調控;胚胎發育異常的機制及干預;不育不孕的遺傳學機制及輔助生殖技術;子代代謝病的機制研究。 | liuwenqiang@tongji.edu.cn | |
徐向紅 | 妊娠相關疾病的發病機制研究 | xianghongxu2014@163.com | |
臨床檢驗診斷學 | 高昆 | 婦科腫瘤精準醫學的基礎及臨床應用研究,為腫瘤的分子診斷、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療提供依據。 | kungao@tongji.edu.cn |
麻醉學 | 徐振東 | 產科麻醉與危重病管理,產后抑郁的機制,疼痛與抑郁的共病機制,麻醉藥對發育腦的影響。 | btxzd123@126.com |
腫瘤學 | 楊倞 | 基于類器官模型的輻射敏感性個體化檢測;婦科、肝膽腫瘤放射治療及綜合治療。 | yangl@sina.com |
病理與生理學 | 杜彬 | 以腫瘤病理學為主要研究領域,聚焦于化療藥物誘導的多種細胞死亡形式的分子機制,關注基因調控與細胞周期進展,從表觀遺傳修飾的角度探討腫瘤增殖及治療抵抗的病理機制,并研發靶向干預策略。 | dubin@tongji.edu.cn |
兒科學 | 花靜 | ADHD,ASD等常見發育行為疾病共患運動障礙的診療模式構建,生命早期個體運動發育評估手段的應用性評價以及成年期預后研究,以及胎-嬰-兒功能評估和影像篩查對發育行為疾病的聯合預測研究;生命早期營養素缺乏和不良妊娠結局對子代健康的影響,在人群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細胞和動物實驗、類腦等手段開展機制研究,構建生命早期母-嬰一體化干預模式;生命早期涵蓋大氣污染物、養育環境等生態綜合暴露模式的評估及對子代健康的影響,并將人群與機制研究相結合開展量-效研究。 | Jinghua@tongji.edu.cn |
藥學 | 張海 | 臨床血藥濃度監測新方法與院內制劑開發等。 | zhxdks2005@126.com |
護理學 | 江會 | 助產;母嬰護理;婦產科護理。 | jianghuitest@163.com |
段霞 | 腫瘤護理;急危重癥護理;婦產科護理;護理管理。 | bamboo-714@163.com |
導師及團隊介紹,詳見官網博士后專項招聘啟事。
三、應聘方式
有意向者請將個人簡歷通過電子郵件方式遞交至我院招聘郵箱,(不要使用超大附件或中轉站上傳附件),郵件主題務必注明“應聘科室--崗位及招錄方向--本人姓名”。
簡歷內容請列明以下信息:
簡歷內容請列明以下信息:
①戶籍所在地(應屆畢業生填寫生源地)
②教育經歷(從高中開始填寫)
③論文需注明作者排名(共一/共通訊寫明具體排名)、發表時間、雜志信息、文章類型;發表過SCI論文的,另需注明文章發表當年影響因子及中科院雜志分區。
非護理崗位投遞至shyfy_zp@163.com
護理崗位投遞至shyfy_nurse@163.com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51mch.com/news/content/id/36/pid/22045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