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室介紹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風濕免疫科創建于1979年,是我國最早成立的風濕免疫科之一。目前是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江蘇省科教興衛重點學科、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江蘇省風濕免疫疾病診療中心、江蘇省風濕免疫科質控中心、南京市風濕免疫病臨床醫學中心、南京市風濕免疫病干細胞治療中心。2012年建成南京大學風濕免疫疾病研究所,2019年入選部省共建臨床醫學中心培育計劃。
學科在最新復旦全國聲譽排行榜位列全國第四,在“中國醫院5年總科技量值(ASTEM)風濕病學與自體免疫病學”全國第三,成為了醫院優勢品牌學科。學科門診接診量近20萬人次/年,住院病人7200人次/年,位居全國前列。門診開展相應亞專科(包括紅斑狼瘡專病門診、類風濕關節炎專病門診、強直性脊柱炎專病門診、結締組織病肺高壓門診等)及風濕病慢病管理門診。針對臨床高度懷疑或治療效果不佳的疑難風濕病患者還開展了多學科會診制度,提高了本學科對于疑難病的診治水平,為合理規范進行醫療活動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多年來,科室圍繞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自身免疫病進行了長期深入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研究成果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江蘇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獎二等獎”等省部級獎勵10余項。
二、導師介紹
01孫凌云教授
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間充質干細胞移植治療自身免疫病、自身免疫病與工程化細胞干預的基礎研究
Email:lingyunsun2012@163.com
南京鼓樓醫院風濕免疫醫學中心暨干細胞與免疫醫學中心主任、安徽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院長、國家干細胞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智能化藥物臨床研究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國際期刊國際風濕性雜志 Disease副主編。
在自身免疫病干細胞的基礎和臨床治療等方面,開展了系統的創新性研究,在國際上首創異體間充質干細胞(MSC)治療重癥難治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創立異體臍帶MSC治療SLE的臨床方案;國際率先揭示SLE骨髓MSC功能異常參與狼瘡發病的新機制;國際首次闡明異體MSC治療SLE等自身免疫病的新機制;開創工程化MSC治療自身免疫病的基礎及應用研究。臍帶MSC注射液治療活動性狼瘡腎炎獲批IND已完成I期臨床試驗,正開展II期臨床試驗。
成果被載入《Mesenchymal Stem Cells in Human and Diseases》等國際專著和教材108部,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重大國際合作項目等共29項。應邀在國際大會發言52次。發表論文600余篇,其中SCI 304篇,總IF 2191,他引8106次,,大于10分53篇,主/副主編專著10部,牽頭制定發表“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專家共識”。愛斯唯爾2020-2023中國高被引學者,中國風濕免疫專家學術影響力(Top100)排名第一。作為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等共21項,授權發明專利10件。獲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中國僑界貢獻一等獎、國之名醫等榮譽稱號。
02馮學兵教授
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系統性紅斑狼瘡發病機制與診療新技術
Email:xb.feng@163.com
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鼓樓醫院風濕免疫科行政副主任,南京大學風濕免疫研究所副所長。
兼任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主任委員,江蘇省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候任會長,海峽兩岸醫藥衛生交流協會風濕免疫病學專委會附著點炎學組副組長,銀屑病關節炎學組常委,中華風濕病學雜志通訊編委,醫學參考報風濕免疫頻道編委,Rheumatology編委會委員。
為江蘇省十二五、十三五醫學重點人才,以系統性紅斑狼瘡為主要研究對象,發表SCI論文80余篇,H指數37,獲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資助5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政府間專項1項。
03張華勇教授
風濕免疫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主要研究方向:類風濕關節炎基礎和臨床研究
Email:huayong.zhang@nju.edu.cn
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培養對象,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對象,第一批江蘇“衛生拔尖人才”,江蘇省青年醫學人才等。
現任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江蘇省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學術秘書,江蘇省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委員,江蘇省研究型醫院學會風濕免疫專委會常務委員,江蘇省免疫學會自身免疫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藥質量管理協會細胞治療質量控制與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等。
長期從事自身免疫病基礎和臨床研究。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和省市級課題多項;以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30余篇,獲得國家發明專利三項,作為第二完成人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省市科技獎項10余項。
三、招收條件
1.專業方向:內分泌、心血管疾病、生物化學、分子生物學、代謝等相關專業
2.年齡不超過35周歲,特異優秀者可適當放寬;
3.具有脂質代謝、糖代謝、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或內分泌代謝疾病等領域的研究背景。
4.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責任心強,能夠獨立開展工作。
四、招收類型
博士后招聘崗位有兩類,包括科研博士后和臨床博士后。
科研博士后主要從事相關學科的基礎研究或臨床研究工作。臨床博士后須同時參加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
五、福利待遇
1.基本福利待遇
在站期間基礎薪酬20-40萬元,依據取得科研成果進行動態薪酬調整;
繳納五險一金,并辦理常住戶口落戶手續;
醫院為博士后研究人員提供公寓住房或給予住房補貼3000元/月。
2.人才疊加待遇
入選各類博士后人才計劃者按規定享有政府資助同時疊加享受醫院薪酬福利待遇及相關配套支持;
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可獲得國家兩年63萬元標準的科研生活資助。其中40萬元為博士后日常經費,20萬元為博士后科學基金,3萬元為國際交流經費;
江蘇省卓越博士后計劃:省人社廳按每名入選者兩年共30萬元標準給予生活資助;出站后留蘇工作的,按規定程序納入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
3.科研支持
積極支持博士后申報國家、省、市各級各類科研基金資助,博士后合作導師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支持。
4.科研成果獎勵
享受醫院職工同等科研獎勵。
5.專業技術職稱
符合相應專業技術職稱申報條件的,可以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
6.擇優留院
在期間工作優秀的博士后優先留院。
六、咨詢方式
聯系人:姜老師
聯系電話:025-68182815
郵箱:njglyybsh@163.com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z7KzC3sFqCKVL3599mmixg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