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學科
0501中國語言文學
0453國際中文教育
二、招聘崗位
(一)學科特聘教授
學科特聘教授分為學科首
崗位要求: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良好的道德品質;身體健康,具備從事科研、教學工作的能力和素質;海內外高水
海外人才綠色通道:在海外著名高校、科研機構擔任相當
支持條件:提供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薪酬及福利待遇,充足的科研啟動經費、平臺建設費;協助組建卓越的科研團隊、搭建與國際接軌的事業發展平臺;提供安家費,享受學校公寓房政策;符合條件的特聘教授可安置配偶工作,協助解決子女入學入托;依托學校申報并入選國家級人才項目的,可享受國家資助、河南省資助(1:1匹配國家支持經費額度)、學校經費疊加支持。
(二)青年教師
崗位要求:年齡原則上在35周歲以下;優良的教育背景和系統的科研訓練;擇業期內的博士畢業生及博士后;身體健康,具備從事科研、教學工作的能力和素質;代表性業績成果。
支持條件:國家事業編制;基礎年薪12-25萬元(稅前),效益年薪學院考核發放;安家費12-30萬元(稅前);科研項目經費:人文社科類6-15萬元。
(三)博士后
崗位要求:年齡原則上在32周歲以下;良好的教育背景和系統的科研訓練;擇業期內的博士畢業生;身體健康,能夠滿足科研、教學工作的需要;滿足合作導師和科研團隊提出的具體業務條件和要求。
支持條件:執行工資+科研績效+國家、河南省撥款疊加發放;執行專業技術九級工資;科研績效分為I.、II.、III.三個檔次,I.檔為稅前20萬元/年,II.檔為稅前10萬元/年,III.檔為稅前6萬元/年;國家博新A類28萬元、B類18萬元、C類12萬元三檔發放,中原青年博新創新人才20萬元/年;博士后專項科研項目經費:自然科學類4萬元、人文社會科學類2萬元;合作導師和學院還可根據求是博士后研究人員的工作量補發績效獎勵;提供博士后公寓,發放租房補貼。
三、應聘方式
聯系人:
聯系電話:0371-67783181
郵箱:rczpwxy@zzu.edu.cn
請登錄鄭州大學人才招聘系統進行網上注冊申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上傳簡歷以及教育/工作經歷、學術成果等相關證明材料。
網址:http://www5.zzu.edu.cn/rsc/
四、鄭州大學簡介
鄭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雙一流”建設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學校植根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沉穩厚重,多學科交叉發展、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傳承和發揚“求是擔當”的校訓、“篤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風,積極服務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為中部地區崛起貢獻力量。
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4萬余人、研究生2.9萬余人,以及來自全球83個國家的留學生2200余人。設有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藝術學12大學科門類。
現有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臨床醫學3個世界一流建設學科;有化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工程學、藥理學與毒理學5個ESI全球前1‰學科,18個ESI全球前1%學科。ESI全球排名216位、國內高校排名23位;QS世界大學排名511位,國內高校排名36位;USNews世界大學排名213位、國內高校排名27位。
面向未來,鄭州大學全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融合發展,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構建重大平臺和一流人才支撐的大學創新體系。熱忱歡迎全球英才加盟鄭大,共建一流!(數據截至2024年6月)
五、鄭州大學文學院簡介
鄭州大學文學院的前身為鄭州大學中文系,始建于1958年,1962年鄭州師院中文系并入,1994年鄭州大學藝術教研室加盟,1996年底與新聞系合并,更名鄭州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2000年藝術教研室分出,分別成立音樂系和美術系;2004年6月,為了適應新的發展需要,文化與傳播學院撤消,分別建立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文學院現有教職工114人,其中專任教師91人。專任教
自建系以來,龔依群、廖立、王碧岑、吳芳菲、張靜、張桁、曾熾海、俞紹初、高文升、陳繼會、陳飛、張鴻聲、徐正英、二月河、李運
文學院設有2個本科專業: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均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根據教研工作需要,設置古代漢語、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文藝學、、古文字學、國際中文教育等9個教研室和大學語文教學中心。
學科建設方面,文學院的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現為河南省重點學科,擁有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和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同時設有中國語言
學術資源方面,文學院擁有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漢字文明傳承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國家語委科研機構)、中國文選學研究會、國家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傳承發展工程協同攻關創新平臺單位、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8個省級研究基地:中原文化研究中心、中原文化資源與發展研究中心、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漢字理論與漢字史”創新團隊、河南省骨干特色學科“漢字文明傳承與創新發展、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古文字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河南省高校新型品牌智庫“漢字文明傳承傳播與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文藝評論基地;8個校級和院級科研單位: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中國古代文學與文獻學研究中心、古籍整理研究所、客家文化與華文文學研究所、美學研究所、二月河文學藝術研究中心、黃河文獻與文化研究中心、中原語言與黃河文明研究中心。擁有兩個資料室:文學院資料信息中心(藏書10余萬冊)、漢字文明研究中心專業資料室(藏書1萬余種)。主辦有3個公開發行的學術刊物:《漢字漢語研究》《美與時代》和《中國古典文學與文獻學研究》。還有1個社會服務性機構:鄭州大學普通話測試與培訓中心。
教研成果方面,文學院近5年內建設有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等6門國家級精品課程和精品視頻公開課,中國古代文學史、語言學概論等9門省級精品課程、精品視頻公開課和精品資源共享課。近5年內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19項(社科基金重大項目6項、教育部語委重大委托項目1項、古文字平臺重大項目12項);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3項、教育部國家語委重點項目7項;其他各級項目60余項。
(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7月)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5.zzu.edu.cn/arts/info/1050/949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