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所/中心 |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環境與能源學院 |
合作導師 |
李瑞利 |
研究專業/方向 |
智能紅樹林與水生態 |
年薪標準 |
1.基本年薪約15萬/年(含社保及公積金); |
職位描述 |
1、主要參與"基于碳中和的海岸帶生態系統修復技術研發與應用"和"濱海紅樹林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重點學科項目等; |
候選人基本條件 |
1.有相關領域的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不超過35周歲; |
候選人附加條件 |
要求:具有但不限于,環境學、生態學等相關學科基礎,或GIS與遙感、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基礎,或具有較強的實驗數據分析和野外調查經驗。 |
申請材料 |
1.個人陳述,描述個人研究方向、研究興趣等; |
聯系人 |
李瑞利,Email:(點擊查看) |
備注 |
請申請人將上述申請材料發送至聯系人郵箱,郵件標題為" |
截止時間 |
長期有效 |
課題組負責人介紹:
李瑞利,南開大學與東京大學聯合培
領銜獲2023年環保部--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排名1)、2023年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排名1)、2022年廣東省科學技術獎--科技成果推廣獎(排名1,深圳市首個)。開發了首套全球城市紅樹林數據集,搭建了世界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技術庫與應用平臺;構建AI牽引的紅樹林診斷技術體系,創建紅樹林保護與修復的“全科醫生”模式,建立了紅樹林生態系統精準監測-評估-修復的全鏈條技術體系。成果已服務于中國50%以上紅樹林,為紅樹林生態修復的“中國方案”提供重要科技支撐。
主要研究和招生方向
1、紅樹林濕地生態系統生態學
2、全球變化與城市紅樹林
3、AI數字紅樹林
主要科研項目
1、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深圳灣紅樹林自然保護區老鼠簕種群的瘋長過程與機制研究,在研。
2、2024年,海南省重點研發項目(課題負責人),海南藍碳生態系統溫室氣體及生態碳匯測算、國際化評估及標準,在研。
3、2023年,國家重點研發項目子課題,大型運河工程廊道重要生物類群的生境特征,在研。
4、2023年,深圳市海洋發展研究促進中心項目,深圳紅樹林生態系統預警監測與評估體系構建,已結題。
5、2022年,國家林草局重點研發項目,面向碳中和的紅樹林生態修復關鍵技術、標準與規范研究,已結題。
6、2022年,深圳市可持續專項,基于碳中和的海岸帶生態系統修復技術與應用示范,在研。
7、2021年,深圳市基礎研究(重點項目),紅樹林環境適應機制與智慧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已結題。
8、2020年,廣東省海洋科技攻關項目,基于無人機的粵港澳大灣區紅樹林智慧監測與評估技術,已結題。
9、2017年,廣東省海洋科技攻關項目,廣東省典型海灣紅樹林生態調查與生態保護模式研究,已結題。
10、2017年,深圳市海外高層次人才(技術創新)項目,基于環境與新能源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研究,已結題。
11、2011年,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特別資助),深圳灣鄉土與引種紅樹植物耐受策略
招生方向:智能紅樹林與水生態
深圳南山區,深圳大學城北大校區E304室
郵編 518055
電話:+86 (0)755 26033141
Email: (點擊查看)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see.pkusz.edu.cn/info/1034/1683.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