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工程大學參加2024海交會之青年科技人才嘉年華(招聘會)暨項目人才交流對接會,歡迎海內外青年科技人才、應往屆博士畢業生、具有博士學位的社會在職人才、博士后出站人員等報名參會,與武漢工程大學現場交流。
1.參會時間及地點
(1)活動時間:2024年12月24日(周二)10:30-16:00
(2)活動地點:廣州南沙國際會展中心(國際金融論壇IFF會議中心、廣州市南沙區橫瀝島島尖東側)
2.報名通道:點擊立即報名→http://bm.gaoxiaojob.com/vm/myCKwHY.aspx
本次招聘會不收取參會人才任何費用。
3.活動咨詢
人才報名后請務必微信添加客服老師,便于掌握最新活動及招聘信息。
(博士請添加“小文老師”,碩士請添加“小紫老師”,添加微信請備注“姓名+學歷+專業+畢業院校+2024海交會”,后續我們將邀請您加入活動交流群)
小文老師(僅加博士)
小紫老師(僅加碩士)
武漢工程大學創建于1972年,原名湖北化工石油學院,隸屬湖北省。1980年更名為武漢化工學院,改由原化工部主管。1998年劃轉到湖北省管理,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為主。2006年更名為武漢工程大學。學校是一所以工為主,覆蓋工、理、管、經、文、法、藝術、醫學、教育學九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湖北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湖北省“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學校擁有武昌、流芳兩個校區,占地約2000畝。設有18個學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1個研究設計院;有73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19個,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4個,湖北省一流專業16個。擁有2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個湖北省一流學科培育建設學科、1個湖北省優勢學科,5個湖北省特色學科,4個湖北省重點(培育)學科,6個省級優勢特色學科群。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和環境/生態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學校現有1個國家磷資源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磷資源開發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綠色化工過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湖北三峽實驗室、1個部委級企業技術創新服務平臺和70余個省市級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技術中心(基地),學校匯聚了一批包括中國工程院雙聘院士、國家杰青、國家qian人計劃入選人選及其他海內外知名學者等在內的國家級人才和省級人才的高層次人才隊伍,產出了一批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學校為引進的人才提供人才周轉房、單身公寓,協助安排子女入托入學。“十四五”期間,我校將持續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堅持“以師為本,至真至誠”的教師工作理念,致力于“打造人才引進新引擎、強化人才培育聚能環、激發人才活力新動能”的師資建設重點工作,開創“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新局面。
誠摯歡迎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加盟武漢工程大學!
一、招聘類別
(一)頂尖人才
在本學科領域享有國際公認的學術聲望和學術影響力,為所在專業領域的大師級學者,已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
(二)領軍人才
在本學科領域享有國內公認的學術聲望和學術影響力,并已取得卓越的學術成就,年齡在55周歲以下。
(三)拔尖人才
在國內外本學科領域具有較高的學術聲望和學術影響力。為所在專業領域的著名學者,已取得杰出的學術成就,或具有作出突出貢獻的潛力且已取得較為突出的學術成就,年齡一般50周歲以下。
(四)杰出人才
在本學科領域具有良好的學術影響力,為所在專業領域的知名學者或學科帶頭人,已取得較優秀的學術成果,年齡一般45周歲以下。
(五)優秀人才
對本學科領域的學術研究工作有創新性構想,具有優秀的創新發展潛力,有海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學習、工作經歷,自然科學類年齡一般35周歲以下,人文社會科學類年齡一般40周歲以下。
(六)青年人才
原則上為具有海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學習工作經歷的優秀青年博士,在國內外重要期刊發表具有較高水平的學術論文或取得較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
二、薪資待遇
人才類別 | 年薪/萬 | 實驗室建設費/萬元 | 科研啟動費 /萬元 | 配偶安置 | 安家費/萬元 | ||
理工科 | 文科 | 理工科 | 文科 | ||||
一、頂尖人才 | 各類待遇面議,安置配偶 | ||||||
二、領軍人才 | 各類待遇面議,安置配偶 | ||||||
三、拔尖人才 | 55-65 | 200 | 50 | 50 | 20 | 安置 | 200 |
四、杰出人才 | 45 | 60 | 30 | 20 | 10 | 安置 | 100 |
五、優秀人才 | 30 | 40 | 20 | 10 | 5 | 視情況安置 | 60 |
六、青年人才 | 21/18/16 | / | / | 5 | 2 | / | 20 |
三、招聘計劃
武漢工程大學2024年面向社會專項公開招聘專任教師計劃一覽表
序號 | 招聘單位 | 招聘人數 | 崗位所需專業 (一級學科) |
1 | 化工與制藥學院 | 15 | 化學工程與技術、藥學、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生物學 |
2 | 機電工程學院 | 12 |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力學 |
3 | 電氣信息學院 | 12 | 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 |
4 | 土木工程與建筑學院 | 8 | 土木工程、建筑學、水利工程、交通運輸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 |
5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10 | 材料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物理學、化學、電子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冶金工程 |
6 | 管理學院 | 6 | 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農林經濟管理、信息資源管理、應用經濟學、政治學、社會學 |
7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 10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測繪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機械工程 |
8 | 法商學院、知識產權學院 | 4 | 法學、紀檢監察學、社會學、工商管理學、公共管理、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 |
9 | 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7 | 化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
10 | 光電信息與能源工程學院、數理學院 | 7 | 物理學、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子科學與技術、數學、統計學、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智能科學與技術 |
11 | 外語學院 | 5 | 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 |
12 | 藝術設計學院 | 4 | 設計學、藝術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公共管理學 |
13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3 | 馬克思主義理論、法學、中共黨史黨建學、政治學、社會學 |
14 | 環境生態與生物工程學院 | 6 | 生物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生物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 |
15 | 興發礦業學院、 資源與安全工程學院 | 9 | 礦業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力學、冶金工程、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16 | 體育部 | 2 | 體育學 |
武漢工程大學2024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一、招收條件
(一)師資博士后年齡在32周歲以下,且須符合申報國家項目的相關要求。
(二)項目博士后年齡在35周歲以下。
(三)各類博士后獲得博士學位原則上不超過3年。
二、招收類型
學校招收師資博士后和項目博士后兩種類型。
師資博士后是為我校師資做儲備的博士后,分為A檔博士后和B檔博士后,由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和校博管辦根據博士后進站成果確定師資博士后檔次。在站期間須申請國家各類博士后項目(包括國家博新計劃、博士后國境外交流項目等)。
項目博士后是為合作導師根據項目需要招收的博士后。
三、進站條件
(一)師資博士后A檔: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Top期刊或在SCI檢索期刊發表論文3篇及以上且其中一區至少1篇或相當水平者。
(二)師資博士后B檔:
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檢索期刊發表論文2篇及以上或相當水平者。
(三)項目博士后:
由博士后合作導師根據項目需要確定。
四、崗位待遇
薪酬福利:
師資博士后A檔:享受學校給予每年不少于30萬元(稅前,含公積金、住房補貼等)的薪酬待遇。
師資博士后B檔:享受學校給予每年不少于22萬元(稅前,含公積金、住房補貼等)的薪酬待遇。
此外,學校鼓勵博士后進站單位、合作導師根據實際情況另給予師資博士后一定的生活補貼。
項目博士后:享受與學校具有中級專業技術職務教職工相當水平薪酬待遇,由學校和合作導師共同承擔,合作導師的出資標準為:理工類每人每年不低于2萬元。
(二)科研獎勵:在站期間申請課題、發表論文和申報成果,均享受在職人員同等待遇和績效獎勵。
(三)科研條件:學校為博士后提供良好的辦公、科研條件,并按照學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費標準提供研究經費。積極支持博士后申報國家和湖北省的各類博士后人才計劃和研究項目。
(四)職稱申報: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站期間可以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稱。
(五)職業發展:
博士后3年內出站,業績突出者可申請轉為學校專任教師。
(六)服務保障:在站期間,學校提供公寓或租房補貼。
五、崗位需求
招聘崗位/一級學科 | 需求 人數 | 所需專業 | 課題研究方向 |
化學工程與技術 | 不限 | 1.化學工程 2.化學工藝 3.工業催化 4.生物化工 5.應用化學 | 1.石油加工工程、磷化工、功能膜吸附與分離技術、新型反應器等化工裝備設計、磷與稀土資源開發利用。 2.精細化學品生產工藝、綠色生產技術、先進功能材料。 3.環境催化、生物催化、納米催化材料。 4.生物質能源、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藥工程。 5.能源化學、有機合成、工業分析。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不限 | 1.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2.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 3.材料物理 4.材料化學 5.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6.復合材料與工程 7.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8納米材料與技術 9.材料科學與工程 | 1.功能高分子、高分子/納米復合材料制備與性能、多相高分子的合成與設計 2.膜材料與分離技術、功能陶瓷、晶體材料制備、結構與性能 3.等離子體技術與應用、功能薄膜、半導體材料與器件 4.納米材料制備與應用、聚合物加工與改性、聚合物高性能化 5.光電功能材料與器件、新能源材料、環境材料 6.材料成型加工、材料設計與計算機模擬 |
更多招聘安排,請點擊→高校人才網2024招聘活動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