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產學研基地(北京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修院)綠色基礎設施研究所2025年博士后招聘公告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綠色基礎設施研究所(簡稱GI研究所)是專注于綠色基礎設施領域的產學研機構。綠色所立足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與深港產學研基地,以研發創新、設計咨詢和技術轉化為引領,致力于推動綠色基礎設施的研究、設計、建設、監測、評估的全過程發展,拓展綠色建筑、綠色交通、綠色能源、綠色金融、生態產業等領域交叉合作。
GI研究所通過多平臺協同、多專業合作、全方位創新,逐步形成以綠色基礎設施為主線的綜合研發機構、人才培養基地、咨詢服務智庫和產業實踐平臺,為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美麗中國目標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服務。本所基于發展需求現公開招聘博士后及其他研究人員。
(1)學歷要求:已具有博士學位或者在近期內能順利完成博士論文答辯,獲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
(2)年齡限制:35周歲以下;
(3)論文發表:在重要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至少有一篇以上一作SCI發表記錄,有出版學術著作、申請發明專利或軟件著作權成果優先;
(4)研究經驗:具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或各類縱向課題經歷,具備城市韌性減災研究、城市生態格局及保護、生態系統碳匯研究、生命周期環境評估中的一項以上研究經驗;熟悉人工智能,具備深度學習算法與編程經驗者優先。
(5)軟件要求:熟練應用以下軟件或模型3種以上(人工智能方向需掌握至少一種變成語言):遙感軟件(如ArcGIS,ENVI,ERDAS,GEE等)、數據分析軟件(如R、SPSS等)、分析模型(SWMM、MIKE、LCA(Gabi)等)、編程語言如C++、Python等;
(6)其他要求:具有良好邏輯思維能力、獨立研究能力和嚴謹的科研工作態度,具有良好組織協調能力和強烈團隊協作精神;
博士后招聘方向 |
研究內容 |
專業要求 |
崗位描述 |
基于人工智能的生態環境監測與模擬 |
1.數字孿生、深度學習、生態大模型機理研究及應用; 2.基于多源數據融合的生態系統碳循環模擬與評估; 3.生態環境大數據分析及智能化信息處理。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地理信息系統、生態學、環境科學等相關專業。 |
開展生態環境領域AI模型構建與數字孿生技術研發,提升生態環境模型的精度與應用水平;深度挖掘生態環境大數據,研發智能化信息處理與分析工具。 |
灣區高密度城市生態韌性減災研究 |
1.基于自然解決方案的城市生態韌性提升技術研究; 2.氣候變化背景下高密度城市生態安全預測模型; 3.多技術集成方案及適應性調控技術研發。 |
生態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地理學、城鄉規劃學等相關專業。 |
開展灣區高密度城市生態韌性減災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深圳科創委科研項目等 |
海岸帶生態修復與固碳增匯研究 |
1.海岸帶生物多樣性提升與棲息地恢復技術發; 2.生態系統固碳增匯技術研發; 3.智慧化監測及適應性管理系統開發。 |
生態學、環境科學、海洋科學、地理學、城鄉規劃學等相關專業。 |
開展海岸帶生態修復與固碳增匯研究,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深圳科創委科研項目等 |
1.按照現行深圳市政府有關規定,享受優厚的薪酬待遇,包括深圳市政府每年補助18萬;實驗室視博士后科研能力及承擔項目情況,年底進行獎勵。具體待遇面談;
2.國家規定的相關福利、五險一金保險;
3.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配備所需的實驗儀器設備;
4.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及辦公設備。
報名者需提交以下資料:
1.個人簡歷及個人業績資料,研究經歷(包括學術論文及發表論文的目錄、代表性著作、重要獲獎情況等);
2.學歷、學位證書及復印件、以及其他可證明本人資歷和學術水平的相關資料;
考察合格者,按照博士后進展程序完成相關申報工作后到深圳開展工作。
聯系人:繆老師;
電話:0755-26984859
郵箱:gi@ier.org.cn(郵件標題注明:應聘某某崗位+本人姓名+高校人才網)【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通訊地址:深圳市南山高新區南區高新南七道十五號,深港產學研基地大樓西座南翼8樓
招聘期限:招聘長期有效,至招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