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聘崗位:
博士后1-2名
二、課題組介紹
余宏杰,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主任,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兼任WHO免疫策略專家咨詢委員會(SAGE)專家組輪值成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入選國家級人才計劃;在國際期刊上發表 SCI 英文論文27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含并列)發表 SCI 論文183篇,包括 Science 3篇、The Lancet 5篇,24篇同期配發專家述評,20篇以 Fast track 發表;Google Scholar 總引用46,089次,h-index 84;25篇 ESI 高被引論文;入選科睿唯安2020、2022、2023和2024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學家。
張娟娟,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青年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公共衛生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復旦大學)副主任,上海市重大傳染病和生物安全研究院青年兼聘PI。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計劃(2023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2022年)等,獲2024年華夏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第二完成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上海市市級科技重大專項子課題等多個科研項目。研究成果以第一或通訊作者(含并列)發表在Science,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PNAS,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Lancet Regional Health - Western Pacific,BMC Medicine等。其中,1篇配發專家述評,2篇以 Fast track 發表。Google Scholar總引用2400余次,其中包含3篇ESI高被引論文。
三、課題組介紹
研究領域主要針對嚴重威脅全球公共衛生安全和我國人民健康的新發、重大傳染病,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人感染新型動物流感病毒、季節性流感、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麻疹等,以往主要運用經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病原微生物學、免疫學、宿主和病原遺傳學、衛生經濟學、現代統計學、地理信息學和生態學等多學科交叉技術,研究其傳播動力學、流行病學參數、疾病負擔、干預措施和臨床管理的評價、病原體感染機制和宿主免疫應答機制,以及疫苗的效力、效果、安全性和衛生經濟學評價等。近年在傳染病研究領域拓寬了以往的邊界,重點開展新興跨學科的交叉研究,包括傳染病系統免疫學、病毒基因組系統進化動力學、基于定位大數據的人群接觸與移動模式、新發傳染病的傳播動力學和復雜建模、宿主病毒排出和免疫應答規律,及抗原性和基因變異與進化預測等。
張娟娟主要從事新發、重大傳染病流行病學與復雜建模的跨學科交叉研究,包括:1)基于定位大數據的人群接觸與移動模式:基于現場調查、手機信令、航空網絡等高精度人群時空數據,運用復雜網絡、行為科學、計算機模擬、空間計算等多學科交叉技術,準確刻畫人群社會接觸和移動模式,揭示其與傳染病時空傳播的相互作用機制;2)新發傳染病的傳播動力學和復雜建模:運用數學模型、復雜網絡模型等多學科交叉技術,耦合人群接觸、人群移動、病毒學監測、免疫、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進行流行病學分析與復雜建模,指導疫情預警和疫苗精準使用。
四、擬研究課題
1.基于定位大數據的人群接觸與移動模式:基于現場調查、手機信令、航空網絡等高精度人群時空數據,運用復雜網絡、行為科學、計算機模擬、空間計算等多學科交叉技術,準確刻畫人群社會接觸和移動模式。通過構建群體或個體水平傳播動力學模型,揭示人群接觸模式、移動模式與傳染病時空傳播的相互作用機制,評估藥物性和非藥物性干預措施效果,指導疫情預警和疫苗精準使用;
2.新發傳染病的傳播動力學和復雜建模:運用數學模型、復雜網絡模型等多學科交叉技術,耦合人群接觸、人群移動、病毒學監測、免疫、地理環境氣候等因素,對傳染病暴發和流行的發生、發展、演化過程進行流行病學分析和復雜建模,研究其流行病學特征、傳播動力學參數和干預措施效果。
五、應聘條件
1.堅持正確政治方向,思想品德端正,品學兼優,身體健康,有科學研究使命感,恪守學術道德;
2.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年齡不超過35周歲;應屆博士畢業生申請進站時需已滿足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基本要求;英文聽、說、讀、寫熟練;
3.有扎實的專業基礎,良好的科研素養、科研潛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工作勤奮主動,嚴謹負責,有創新意識,能獨立開展相關研究;
4.至少熟練掌握R、python、C++等其中的一種,精通C++優先;
5.傳染病建模、統計、數學、地理信息、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相關學科交叉研究背景者優先;
6.能夠保證在站期間全職在校工作,不招收在職人員。
六、福利待遇
1.進站博士后由復旦大學統一管理,按照國家和復旦大學博士后人員規定享受相關待遇,根據入選者研究基礎與工作完成情況,課題組將提供科研績效獎勵;
2.積極鼓勵支持申報復旦大學超級博士后項目、“上海市超級博士后”激勵計劃、“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人員計劃”等,支持申報博士后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出站時推薦到國內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就業;
3.按政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按規定入住復旦大學博士后公寓,子女入學入托等按照學校博士后相關政策執行;
4.將選派具有創新學術思維和國際視野的博士后,到已與課題組建立了良好合作關系的牛津大學、劍橋大學、耶魯大學、倫敦衛生與熱帶病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印第安納大學、香港大學等院校和科研機構,進行訪問研究。
七、應聘材料及聯系方式
有意者于郵件正文簡要說明求職意愿,附上詳細簡歷(包括教育經歷、工作經歷、參與項目經歷及完整的學術成果列表等)并附帶近期代表性論文等材料(5篇以內)一份(合并成一份PDF)發送至(點擊查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郵件主題請注明“申請者姓名_博士后申請”;申請人需提供2-3名推薦人詳細聯系信息;初審通過者將安排面試,面試通過者按要求辦理進站、入職手續。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rm_qUzvkFIZIWd4ISpIG7w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