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東大學簡介
山東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學科齊全、實力雄厚、特色鮮明,在國內外具有重要影響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是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近年來山東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學校的綜合水平和辦學質量明顯提升,國際影響力顯著增強。現有國家級各類平臺基地26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4個,部委級平臺51個,另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科研平臺150余個。目前有19個學科的學術影響力和貢獻能力進入ESI世界排名前1%,5個學科進入ESI前1‰,與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余所學校簽署了校際合作協議。
二、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簡介
前沿交叉科學青島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于2017年12月,是學校直屬獨立建制的學術研究機構,負責孵化培育前沿研究和交叉創新的高端科研平臺。研究院立足山東大學“雙一流”建設總體布局,依托學校整體優勢和青島校區地域優勢,通過凝練優勢研究領域,引育優秀人才,創新科研組織模式,強化學科交叉和融合等方式,促進基礎前沿研究,推動交叉科學及應用,培育高層次創新團隊和平臺,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學術影響力、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作出貢獻的頂尖科研機構。
研究院依據學校規劃與學科融合發展戰略,組成了七個研究團隊:粒子物理理論團隊、中高能核物理團隊、加速器粒子物理實驗與軟件團隊、非加速器實驗與粒子探測技術團隊、粒子與物質相互作用團隊、熱輻射傳遞及能量轉換團隊、太空科學與航天工程團隊。現科研教師68人,其中國家級人才有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4人、特支領軍人才2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國家高層次青年人才16人;省級人才7人,其中山東省泰山學者攀登計劃1人、特聘教授1人、青年專家5人;校內杰出人才12人,其中山東大學杰出中青年學者2人、齊魯青年學者10人等。
研究院全體師生團結一致,進一步凝練優勢前沿交叉學科方向,持續探索交叉學科發展新模式,為國家交叉學科門類建設做出引領性、示范性貢獻。
三、招聘方向
研究院現有學科涉及物理、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地球物理學等3個一級學科,招聘方向主要有理論物理、粒子物理理論、高能核物理理論、粒子宇宙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粒子大數據計算與軟件技術、人工智能、粒子探測技術、物理電子學、微電子技術、離子輻照與應用、核能結構材料、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物理光學、儲能材料、太空物理與探測等。研究院注重學科交叉融合,招聘方向不限于此,若有意向與我院探究學科交叉融合的有志青年,均可依托我院申報。
四、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五、支持待遇
1.高起點崗位發展:聘任為事業編制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通過綠色通道聘任為山東大學杰出中青年學者(第一層次)。
2.薪酬待遇:學校提供基礎年薪不少于50萬元(不含學校為其支付的五險一金,約9萬元),研究院在學校年薪基礎上根據業績貢獻疊加業績績效,綜合收入上不封頂。同時,根據政策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
3.充足的科研經費保障:300萬-700萬元(含國家和省撥經費)。
4.優良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提供安家及住房補助250萬元(其中200萬元免稅,稅后240萬元);根據學校統一安排,可享受優惠價格購買青島校區二期住房一套;可申請學校專家公寓優惠租住;另外符合條件者可額外享受屬地人才補貼等,濟南、青島最高可獲得25萬元。
5.隊伍建設:首聘期前3年,每年由學校單列保障一個博士研究生指標;學校根據團隊建設需要提供足額博士后指標,首聘期內可提供不少于1個重點資助類博士后指標(學校提供工資20萬/年)。
更多支持條件:學校充分考慮學科差異,建立薪酬增長機制,不斷提高人才待遇的競爭力;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第二醫院等多家附屬醫院為人才提供一流的醫療保健服務;山東大學基礎教育集團為人才子女提供國內領先的基礎教育;協助解決配偶工作;符合條件的人才同時可依托山東大學申報省、市頂尖人才(團隊)創新創業一事一議,申領山東惠才卡,可享受出入境和居留、醫療保健、社會服務等29項綠色通道服務。
六、申報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以上申報條件以國家基金委發布指南為準)
限項要求:
執行中央有關部門關于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支持期內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七、聯系方式
聯系人:谷曉勇
電話:0532-58630259
郵箱:guxy18@sdu.edu.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frontier.qd.sdu.edu.cn/info/1056/85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