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海外優青項目
(一)申報條件
關于申報條件參考《2024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項目指南》,最終條件以2024年申報指南為準。
以下為應該具備的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醫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5年3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無工作,全職來校工作不少于3年。
(二)福利待遇(均不含國家支持)
1.聘任崗位:在編特設教授或研究員崗位;
2.科研經費:1000萬元;
3.薪資待遇:年薪150萬元;
4.安家費:500萬元;
5.資源配置:
(1)提供300㎡科研及辦公場地;
(2)支持組建專職科研團隊,配備科研助理;
(3)授予博士后合作導師;
(4)可雙聘至大學直屬附院;
6.職稱晉升:優秀人才可綠色通道評聘高級職稱;
7.特殊支持:享受配偶安置、養老醫療、子女擇校等特殊政策;
8.特別說明:
(1)特別優秀者,相關待遇可一事一議;
(2)對未入選但進入面試環節或具有相當水平的優秀青年學者,可推薦申報蚌埠醫科大學高層次人才,提供教授、研究員或副教授、副研究員崗位相應待遇及科研配套保障。
二、聯系方式
1.有意向申報者,請將個人簡歷發送至蚌埠醫科大學人才招聘郵箱bbyxyzp@bbmu.edu.cn,郵件主題樣式為:海外優青+姓名+專業;
2.達成申報意向后,學校人事處將為您后續申報工作提供服務保障和專項輔導;
3.歡迎有意者通過電子郵件、電話等方式與蚌埠醫科大學人事處聯系:
聯系人:程老師、彭老師
聯系方式:0552-3175036
聯系郵箱:bbyxyzp@bbmu.edu.cn
郵編:233000
地址:蚌埠市東海大道2600號
三、學校概況
蚌埠醫科大學創建于1958年,由原上海第二醫學院(現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對口援建,是國家首批學士和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學校坐落于中國南北分界線城市——蚌埠,瀕臨千里淮河,承山水涵養之靈氣,傳杏林濟世之流芳,現有5個校區,分別為龍子湖校區、治淮校區、宏業校區、淮上校區和高鐵校區,占地面積1700余畝。學校擁有2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承擔了皖北地區近3000萬人口醫療服務任務,輻射淮河流域和周邊諸多省份。
66年的辦學歷程中,一代代蚌醫人將“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的“上二醫精神”薪火相傳、勵精圖治,培養出以5名院士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醫學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德培、范先群
中國科學院院士:段樹民、陳孝平、王福生
四、科研平臺
學校擁有6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8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臨床醫學、藥理學與毒理學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學校有3個國家級科研平臺,2個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創新平臺。學校科研中心公共儀器設備平臺擁有雙光子激光共聚焦顯微鏡、活細胞工作站、BD分選型和檢測型流式細胞儀、小動物高分辨率超聲成像系統、小動物活體成像、三重四級桿高效液相色譜儀、斑馬魚實驗平臺等大型科研儀器設備。
2024年3月,安徽省首個醫學類院士工作站落戶我校,我校以“院士工作站”為核心,建設“蚌埠醫科大學EYE-X研究院”。EYE-X研究院是以“疑難眼科疾病攻堅”為核心組建的一個跨學科綜合性研究機構。
近年來,學校先后承擔省部級及以上科研項目1025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0余項,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獎40項;獲省部級及以上科研獎勵37項;獲國家專利、軟件著作權等知識產權244項,發表SCI、SSCI檢索收錄論文2471篇,其中在Science、Lancet發表論文3篇。
蚌埠醫科大學
2025年1月2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rsc.bbmc.edu.cn/info/1055/380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