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介紹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二、申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船舶與海洋工程;海洋無人航行器技術;水利工程;力學、動力學、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固體力學、冰力學、工程力學、流固耦合動力學、氣泡動力學;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海洋可再生能源;船舶與海洋工程總體設計、優化技術與智能制造技術;船舶耐波性、操縱性、推進與節能技術;極地冰區技術與裝備;環境載荷與結構安全性;跨介質航行器技術、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深海工程技術、深海平臺與立管;河海工程智慧孿生管理技術;試驗技術。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三、待遇支持
01待遇資源
1.直聘為教授或研究員,直評為博士生導師;
2.年薪不低于60萬元人民幣,同時可享受科研績效、重大成果獎勵等;
3.提供科研經費支持,科研經費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準資助經費額度的基礎上,由黑龍江省、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分別等額配套支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1:黑龍江省1:哈爾濱工程大學1:船舶工程學院1);
4.提供50萬元一次性生活補貼;
5.提供一次性購房補貼;
6.支持組建/融入學術團隊,提供充足辦公、實驗場地;
7.前3年每年保證1個博士生的招收指標,1個博士后的招收指標(工資由學校承擔);
8.學院為引才所在團隊提供20萬元一次性“引才伯樂獎”。
02生活保障
1.為子女提供自幼兒園到初中的優質教育資源;
2.可按黑龍江省人才政策申請安家補貼等多項歸國人員支持;
3.提供“黑龍江省高層次人才服務卡”,在落戶、出入境、醫療、出行等方面享有優待政策。
四、學院簡介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前身系1953年創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哈軍工)海軍工程系造船科。學院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學校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堅持船海特色,目前已經成為我國船舶工業、海軍裝備和海洋開發領域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2017年,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入選“雙一流”學科,并在國家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A+,國際評估獲評“世界上該領域最有實力的學科之一”。
學院現有教師174人,其中含專任教師122人、實驗教師25人。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級人才25人。博士生導師77人,碩士生導師119人。現有本科生1287人、研究生1087人,本科生考研升學率70%以上,學生就業率始終保持95%以上,70%以上畢業生在船舶工業和國防系統內就業,年均獲省級及以上創新創業競賽獎勵超100項。
學院2024年科研到款逾3億元,教師年均科研到款170萬元以上。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全國創新爭先獎、省部級一等獎等獎勵50余項。
學院目前有“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機器人”3個本科專業,具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水利工程”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土木水利”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類別,具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和“力學”2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和“機械”博士專業學位授予類別,設有“船舶與海洋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
學院現有智能海洋航行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水動力學全國重點實驗室(參與)、船舶結構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參與)、水力發電設備全國重點實驗室(參與)4個國家級科研平臺;船舶與海洋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船海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虛擬教研室3個國家級教學平臺,以及10個省部級科研平臺。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孫老師,18745041023(微信同號)
郵箱:sunshili@hrbeu.edu.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x5TcjX6Yfi2M_NU03f1f3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