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簡稱“廣州能源所”)成立于1978年,始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將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作為主責主業,在可再生能源系統集成、新能源開發與綜合利用、能源戰略與低碳發展等領域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經過多年的研究積淀,形成了以生物質能、海洋能、太陽能、地熱能、固體廢棄物能、天然氣水合物、節能與環保、分布式綜合能源系統集成為重點方向的學科布局,是目前國內可再生能源與新能源領域研究最早、布局最全、綜合實力一流的國立科研機構。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科教融合學院(即能源科學與技術學院),設有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工程與技術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博士學位點及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地質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和材料科學與工程三個學術型碩士學位點,能源動力、材料與化工兩個專業領域工程碩士、博士學位點。近五年來,主持承擔國家重大科研任務36項,其中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課題25項、院先導A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6項、自然資源部項目/課題3項。獲國家級科學技術獎勵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勵19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8項。
“十四五”期間,廣州能源所將聚焦生物質高值化利用、可再生能源“+”、天然氣水合物開發與利用等三大主攻方向,面向未來布局數字能源理論方法和應用、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器件循環利用、二氧化碳捕集驅采水合物技術等三個新興前沿方向開展科技創新工作。現根據研究所科研事業發展需要,面向國內外公開招聘科技人才,具體事項如下:
一、招聘原則
堅持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
二、基本條件
1.熱愛祖國(中國)、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和地方的各項法律法規,認同中國科學院的價值理念,遵守組織紀律。恪守科研道德和學術規范,學風正派、誠實守信,具有科技創新能力和發展潛質。
2.具有博士學位,引進時正在科研一線工作。
3.具有崗位所需的專業或技能條件及相關研究背景,身體健康,能夠全職到所工作。
三、招聘方向和崗位
因科研任務需要地熱能與節能技術研究中心儲能技術科研團隊擬招聘1名高級崗位人員。
招聘崗位:副研究員(副高級崗位),1名
研究方向:建筑節能
專業要求:工程熱物理、土木工程相關專業
其他要求:取得博士學位后在海(境)內外科研機構或高校不少于3年以上科研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具有建筑能耗管理、綠色建筑、建筑暖通空調、機器學習、大數據分析等專業研究背景,以一作/通訊作者在國際高水平期刊發表過論文,承擔過重大科技項目的優先考慮。
四、崗位待遇
1.納入事業編制崗位管理;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包括事業社保、公積金、職業年金、補充醫療保險、年度健康體檢、帶薪年假、接收戶口檔案、協助子女入學等,具體面議;可享受科研績效獎勵及成果轉化獎勵。
2.國家級科研平臺、優質的技術支撐平臺和工作條件等,可為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的科研事業環境。
3.享受人才落戶廣州政策、廣州市中小客車指標競價補貼。
4.對符合國家或地方政府、中國科學院引進人才計劃(項目)條件的,研究所將積極推薦申報相關人才計劃,并協助申請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各項福利待遇。獲批國家或地方政府、中國科學院引進人才計劃(項目)者,按規定獲得國家或地方政府、中國科學院提供的經費支持,享受國家或地方政府給予的出入境、稅收、子女就學等福利待遇,并同時享受研究所的科研啟動經費、安家費、組建創新團隊等匹配支持。
五、應聘材料
1.《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所高層次人才推薦(自薦)表》
2.學歷學位證書、職稱證明、代表成果、主持項目、獲得獎勵相應證明等材料
3.3位所外同行專家的推薦信
4.國內外任職證明
5.申請各類人才項目的還需填寫相應申請表并提供附件材料,具體要求視申請人條件和初步面試情況另行通知
六、報名截止日期
2025年2月16日
七、聯系與咨詢
地熱能與節能技術研究中心聯系人(咨詢研究方向、工作內容等情況):
林文野研究員linwy@ms.giec.ac.cn
人事教育處聯系人(咨詢招聘程序、人才政策等情況、投遞報名材料):
覃老師:020-87057620,qinxx@ms.giec.ac.cn,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通信地址:廣州市天河區能源路2號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
郵政編碼:510640
歡迎廣大應聘者登錄研究所主頁了解我們的信息:http://www.giec.cas.cn/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熱忱歡迎全球優秀人才加盟!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www.giec.cas.cn/rlzy2016/rczp2016/202501/t20250121_7520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