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室介紹
光量子技術與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創建于1984年,長期從事量子光學、原子分子光物理、量子精密測量基礎研究及光量子器件應用開發,是國內最早開展相關研究的單位之一。經過40年發展,逐步形成了量子光學與量子信息、超冷原子分子量子調控、量子精密測量與傳感技術以及量子材料與光量子器件方向等特色研究方向,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和國際科學前沿,在量子調控和量子信息領域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是國內在量子科技方面具有重要影響的一支力量。實驗室現有研究組20余個,機加工、電子技術及激光技術支撐平臺3個,光量子技術產品轉化平臺1個,科研場所面積2萬余平方米,科研設備總值6億元。
2002年科技部批準建設量子光學與光量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2024年重組成為光量子技術與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于2008年被評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2011年獲二期延續資助。2022年,物理學科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學院主要本科專業物理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先后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物理學學科建設成績突出,在全國新一輪學科評估中取得重大突破,實現提檔升級。學科擁有光學國家重點學科、物理學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基地、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極端光學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原子分子物理國際合作聯合研究中心、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量子效應學科創新引智基地等重要支撐平臺。團隊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杰青等各類國家級優秀人才40余人。
隨著實驗室發展的需要,誠聘物理學、精密測量、天文與引力波探測、光學工程、光學材料、微納加工等相關專業海內外優秀學者加盟!
01項目介紹
為進一步完善科學基金人才資助體系,充分發揮科學基金引進和培養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優秀青年人才回國(來華)工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自然科學基金委)2025年繼續實施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
02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03項目模式
資助強度:100-300萬元。
資助期限:3年。
04申請條件及要求
1)申請人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物理學、天文學、引力波探測、光學工程、自動化控制、精密測量、光學材料、微納加工等;
5、在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
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05福利待遇
優青(海外)項目入選者除獲得國撥經費資助外,還將享受山西省和學校的福利待遇如下:
年薪:60-100萬元。
安家費:200萬元(目前學校周邊精裝房均價1.5萬元/㎡左右)。
科研經費:根據研究方向,提供不低于1000萬元的科研配套經費支持。
辦公條件:提供相應的科研實驗辦公條件,支持科研團隊發展,提供
子女入學、配偶工作:協助解決配偶工作問題。為子女入托入學提供優質教育資源(附屬幼兒園為五星級A類幼兒園,附屬小學為山西省教育廳直屬省級學校,附屬中學為山西省排名第一的重點中學)。
06申報流程
?有意向依托我實驗室的申請者,請將個人簡歷及個人教學研究綜述發送至jiaxj@sxu.edu.cn,ysms@sxu.edu.cn,或者微信jiaxj-sxu,我們將及時與您聯系,為您提供咨詢服務并進行相關申報工作。
?符合條件的申請人,可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與山西大學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于
?申請人應當按照申請書填報說明和撰寫提綱的要求用簡體中文或英文在線填寫申請書,并上傳附件等材料。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實行無紙化申請方式,申請人在線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公正性承諾書等材料,由我校審核后在線提交自然科學基金委。
07聯系方式
重點實驗室主任:
聯系電話1:+86-351-7011260
聯系電話2:+86-351-7018917
聯系郵箱1:jzhang74@sxu.edu.cn
聯系郵箱2:ysms@sxu.edu.cn
聯系老師:
聯系電話1:+86-351-7113886
聯系電話2:18636882221
聯系郵箱:jiaxj@sxu.edu.cn
聯系老師:
聯系電話:+86-351-7018927
聯系郵箱:wlr@sxu.edu.cn
實驗室網站:https://sklqo.sxu.edu.cn
08學校簡介
山西大學坐落在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都——山西省省會太原市,與首都北京僅有兩個半小時高鐵車程。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學堂,其悠遠的文脈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書院及清代晉陽書院和令德書院。早期的山西大學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辦學思路開闊,育人理念先進,是我國近代高等教育重要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三晉大地百年文化科教的重鎮。歷經121年辦學歷程,山西大學始終根植于華夏文明的沃土,以“教授高深學術,養成碩學閎材,應國家之需要”為己任,秉承“中西會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強報國”的光榮傳統,弘揚“勤奮、嚴謹、信實、創新”的優良校風,培育了三十多萬名優秀人才,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近年來,承載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時代使命,山西大學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成為一所文理工并重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1998年,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成為山西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成為全國14所“中西部高校提升綜合實力工程”入選高校之一,邁上了國家建設“有特色、高水平”大學的新平臺。2016年,成為國家中西部“一省一校”重點建設大學。2017年,山西省出臺意見支持山西大學深入實施“1331工程”,對標“雙一流”實現率先發展。2018年,正式成為教育部和山西省政府合建的部省合建高校。2022年,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行列。學校初心如磐,步履鏗鏘,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從地方大學到高等教育“國家隊”的歷史性跨越。
學校擁有一批以國家重點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協同創新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實驗室為代表的重要學科平臺。設有涵蓋文、史、哲、理、工、農、經、管、法、教、藝、醫等12大學科門類86個本科專業以及7個本科雙學位招生專業。物理學、化學、工程學、材料科學、環境/生態學、計算機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農業科學、社會科學、藥理學、毒理學與數學共11 個學科入選ESI全球排名前1%。近年來,學校主持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等各類項目穩步增加,先后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技術發明二等獎、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等16項國家科研大獎。
共赴量子之約,“光”啟山大新篇
為物理共注新動力,助科技齊攀新高程
光量子技術與器件全國重點實驗室
期待您的加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rP2WGXmv-0UYWB_E7Thq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