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科簡介
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集中西醫結合開創現代骨科的臨床和基礎研究,被遴選為包括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學科、上海市中西醫結合防治骨與關節病損重點實驗室、上海市高教局重點學科、上海市臨床骨科質量控制中心等多個國家級、省部級重點學科、實驗室,已成為傷骨科領域著名的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
研究所持續秉承著中醫傷科、骨科、基礎研究三位一體發展思路,圍繞骨與關節疾病防治的核心主題,以中西醫結合為著眼點,充分發揮地方特色優勢,形成了四大研究體系:(1)骨關節及軟組織病損機制及其精準防治;(2)魏氏傷科的傳承與發展及其中藥現代化;(3) 生物醫學工程與再生醫學;(4)運動功能康復與智造技術。
近五年來,研究所培養了多位青年學者入選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及上海市中青年科技英才項目;超20位博士后在站期間獲國自然青年項目、
二、團隊介紹
合作導師:崔文國研究員
崔文國,研究員/博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再生醫學材料團隊負責人。主要從事再生醫學材料研究,并促進臨床轉化,發表系列再生醫學論文,H=87,引用2萬余次,專利70項(轉化13項)、主編Elsevier/Wiley書3本等。多次次入選全球高被引學者、ESI高被引論文16篇、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英國皇家化學學會Fellow、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理事和副主任等。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2項、國家級青年人才項目、華為公關專項等。曾獲全國轉化醫學創新獎、瑞金醫院先進研究生導師團隊和卓越員工等榮譽。
團隊成員:阮慧瞳副研究員
阮慧瞳,副研究員/碩導,神經修復醫學課題組長。長期致力于神經修復相關的智能化藥物遞送系統策略開發,并主要在響應型微-納材料、功能化微球設計、基于細胞療法等的內源性修復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本科,復旦大學藥學院藥劑學博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傷骨科研究所博士后。先后前往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交流學習。入選全國“博新計劃”、上海市“東方英才計劃”、上海市“晨光計劃”、上海市超級博士后、交醫“雙百人”等人才計劃。已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40余篇,包括Nat Biomed Eng(2),Adv Mater(3),The Innovation等期刊。主持國自然青年/面上、博士后科學基金、上海市衛健委項目等多項基金。擔任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神經修復材料分會青年學術交流委員會委員,擔任J Nanobiotechnol, Nano Res, Adv Sci等國際著名學術期刊審稿人,擔任Cell Press旗下綜合性英文期刊The Innovation(IF 33.1),The Innovation Medicine青年編委。
團隊研究包括:
1.神經修復相關的智能化藥物遞送系統策略開發;
2.基于細胞/細胞外囊泡等的活體/仿生技術開發;
3.基于生物材料的類器官系統開發;
4.智能化生物工程材料的設計、構建、應用。
代表性論著:
1.Hydrogen ion capturing hydrogel microspheres for reversing Inflammaging.Advanced Materials.2024.DOI: 10.1002/adma.202306105.
2.Circadian clock regulation via biomaterials for nucleus pulposus.Advanced Materials.2023.DOI: 10.1002/adma.202301037.
3.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or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The Innovation.2023.DOI: 10.1016/j.xinn.2023.100394.
4.Click chemistry extracellular vesicle/peptide/chemokine nanocarriers for treat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juries.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2023.DOI: 10.1016/j.apsb.2022.06.007.
5.Bridging immune-neurovascular crosstalk via the immunomodulatory microspheres for promoting neural repair.Bioactive Materials.2025.DOI: 10.1016/j.bioactmat.2024.10.031.
三、博士后招收要求
1.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年齡一般在35周歲(含)以下。
2.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及科研能力,有較強的細胞生物學、生物材料學、免疫學、生物信息學、動物模型實驗、類器官模型構建等專業背景,特別在腦部疾病治療、神經修復方面有相關經驗。以第一作者在相關領域的高水平期刊發表過原創性研究論文。
3.歡迎生物材料學、藥學/藥劑學、生物醫學工程、柔性電子器件、合成生物學、神經科學、骨科、免疫學等背景的優秀博士加入。
四、相關待遇
1.基本薪酬 24-30 萬,科研績效獎勵另計。
2.根據國家和上海市政策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
3.鼓勵并支持博士后申請各類博士后基金項目和人才計劃,參加國際學術交流(境外交流項目),助力青年人才成長和發展。
4.入選國家"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資助博士后研究計劃B檔C檔、上海市"超級博士后",可享受各類人才培養項目在崗津貼和科研經費。
5.業績突出者可在站申報副研究員。優秀博士后出站,可通過醫院當年度公開招聘方式,優先全職入編。
6.享有員工伙食補貼、員工體檢、就餐優惠、門診就醫優先政策等。
7.協助辦理上海戶籍、申請上海市人才公寓。
五、申請方式
1.請掃描二維碼,填寫基本意向。
二維碼(請點擊鏈接查看詳情)
2.請將相關材料電子版(包括:個人簡歷、學歷證明、科研成果證明材料等)郵件發送至團隊聯系人阮老師郵箱ruanhuitong@163.com、崔老師郵箱50555736@qq.com并抄送:ruijinbsh@rjh.com.cn,郵件名:“博士后應聘+姓名+合作導師(研究方向)”。
聯系電話:
瑞
更多瑞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XyJyCvE13slkm-8MUDaBug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
更多最新醫學人才招聘資訊請關注高才醫學微信公眾號(微信號:yxrc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