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心”啟航,共鑄“華”章丨華南理工大學2025年博士后招收公告

華南理工大學地處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是直屬教育部的全國重點大學,辦學源遠流長,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廣東省立第一甲種工業學校(世稱“紅色甲工”)。
建國以來,我們:
百年辦學征程,華南理工大學挺立時代潮頭,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推動一流大學建設。現有:
學校瞄準世界科學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按照“提升內涵、彰顯特色、融合發展”的思路,優化調整學科結構,加快推進新工科、新文科、新醫科、新農科建設,特別是抓住部省市校四方共建廣州國際校區建設契機,新成立前沿軟物質學院、集成電路學院等7個新工科學院,主動布局與未來制造、未來信息、未來材料等六大未來產業相關的新工科,獲批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交叉學科,自主審核增列智能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交叉學科,以工為主、理工見長、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學科生態體系進一步完善。
學校深入實施“優勢學科攀登行動”,強化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輕工技術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4個“雙一流”建設學科引領,著力打造先進材料、綠色造紙、食品生物、綠色化工、智能制造、能源環境、智能建造、經濟管理等優勢特色學科群,現已發展成為以工見長,理工醫結合,管、經、文、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高分子科學、食品科學與技術2個學科在US News 2023世界大學學科排名中位居全球第一,能源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等18個學科躋身軟科世界一流學科前50,獲批國家首批未來技術學院、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集成電路學院,獲批教育部學科交叉中心試點建設,學校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能力、高水平科技創新能力和新質生產力培育能力持續提升,服務國家和地方高質量發展能力顯著增強。2024年,華南理工大學工程學成功邁入ESI全球排名前萬分之一,成為學校首個、廣東唯一進入全球頂尖水平行列的學科,是學校加速挺進全球百強大學進程中取得的重大標志性突破。
學校以雄厚的原始科研創新能力推動一流大學建設,建有:
數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廣東高校首位!且均對博士后開放!
自1991年建立首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以來,華南理工大學立足國家對高層次創新型青年人才的培養要求,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重點發展的專業領域和急需緊缺人才需求,結合學校自身學科優勢,不斷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力推進博士后工作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學校現有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4個,所有院系均可招聘博士后,已形成校院協同、制度完備、保障健全、運行有序的博士后培養管理體系。學校博士后培養工作成績突出,列舉如下:
●2022年、2024年
2名在站博士后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發表論文;
●2023年
第二屆全國博士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獲得1金3銀,獎牌數位居全省第一、金銀獎總數全國高校第三;
●2023年
成功獲批3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流動站覆蓋一級學科率達97%,其中集成電路科學與工程流動站是全國首批(1/12)、省內唯一;
●2024年
“澳門青年學者計劃”項目,學校4人申報,3人獲選,獲選率達到75%,獲選數量在全國設站單位中排名第一。
華南理工大學始終堅持高質量內涵式的發展道路,為博士后搭建干事創業的廣闊舞臺,把華南理工大學打造成為吸引和集聚全球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的高地。在“博學慎思,明辨篤行”的校訓引領下,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人才踔厲奮發、勇擔重任,已成長為國家教育與科研事業的中堅力量。
1.遵守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表現和品德修養,身心健康,無違法違紀記錄;具有較強科研能力和學術潛力。
2.年齡原則上在35周歲(含)以下。
3.具有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博士學位,獲得博士學位一般不超過3年;或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應屆博士。
4.全職在校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博士后科研流動站一覽表
流動站詳情請點擊:http://www2.scut.edu.cn/postdoctor/33157/list.htm查閱。
▲ 長按二維碼掃碼跳轉
工作條件:
學校為博士后設計了完備的發展路徑與成長通道,并提供長期、穩定而全面的支持。
1.學校提供“雙一流”A類高校的國家、部省級高水平科研平臺和科研條件;
2.在站滿18個月或期滿出站后1年內,可參評博士后副研究員;
3.博士后出站后,可申請教研、教學、專職研究等系列崗位留校工作;
生活條件:
1.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年薪最高可達50萬元以上。此外,學校鼓勵各單位及合作導師提供額外支持和配套;
2.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并享受相關福利待遇;
3.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補貼;
4.子女可入讀學校優質附屬幼兒園和實驗學校;
5.依托廣州國際校區招收的博士后可額外獲得20萬科研經費;
6.出站后留粵工作,符合廣東省相關政策的,省財政額外給予40萬元住房補貼(3年)。
學校持續優化政策體系,為青年科研人才提供有力支持,熱忱歡迎廣大優秀博士加入華工!
申請者請準備好個人簡歷、代表性成果等材料,發送至學校及流動站所在院級單位辦公郵箱,并聯系對應院、系、研究院的工作人員,我們會用心為您提供明晰的指引、絲滑的入職體驗和熱情周到的服務。申請者也可自行聯系博士后合作導師,啟動入職程序。
1.五山、大學城校區:
鐘老師 魯老師
聯系電話:+86-020-87114038
電子郵箱:bgb@scut.edu.cn
2.廣州國際校區:
王老師 朱老師
聯系電話:+86-020-81181619
電子郵箱:zhuzc@scut.edu.cn
各院、系、研究院等
序號 |
單位 |
聯系人 |
|
聯系電話 |
校區 |
1 |
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 |
趙老師 |
mechyzhao@scut.edu.cn |
020-87111035 |
五山校區 |
2 |
建筑學院 |
湯老師 |
tangxy@scut.edu.cn |
020-87114747 |
|
3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趙老師 |
rsqzhao@scut.edu.cn |
020-87112145 |
|
4 |
電子與信息學院 |
曾老師 |
yjssz@scut.edu.cn |
020-87111435 |
|
5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吳老師 |
yilingwu@scut.edu.cn |
020-87110259 |
|
6 |
化學與化工學院 |
孫老師 |
zhaosun@scut.edu.cn |
020-87113735 |
|
7 |
輕工科學與工程學院 |
肖老師 |
xiaoxy@scut.edu.cn |
020-87112841 |
|
8 |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
楊老師 |
yangxi@scut.edu.cn |
020-87113034 |
|
9 |
數學學院 |
鄧老師 |
dengletian@scut.edu.cn |
020-87113468 |
|
10 |
物理與光電學院 |
貢老師 |
yinggong@scut.edu.cn |
020-87113934 |
|
11 |
自動化科學與工程學院 |
黃老師 |
auojob@scut.edu.cn |
020-87111804 |
|
12 |
電力學院 |
張老師 |
epjzhang@scut.edu.cn |
020-87111315 |
|
13 |
工商管理學院 |
謝老師 |
bmhr@scut.edu.cn |
020-87113231 |
|
14 |
公共管理學院 |
神老師 |
byshen@scut.edu.cn |
020-87112562 |
|
15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諶老師 |
szxy01@scut.edu.cn |
020-87110459 |
|
16 |
外國語學院 |
葉老師 |
linye@scut.edu.cn |
020-87111604 |
|
17 |
體育學院 |
陰老師 |
zhhyin@scut.edu.cn |
020-87110486 |
|
18 |
公共政策研究院 |
周老師 |
anna@ipp.org.cn |
020-87112324 |
|
19 |
經濟與金融學院 |
吳老師 |
xcwxx@scut.edu.cn |
020-81182378 |
大學城校區 |
20 |
旅游管理系 |
宋老師 |
mcynsong@scut.edu.cn |
020-81182915 |
|
21 |
電子商務系 |
彭老師 |
pengqian@scut.edu.cn |
020-81182593 |
|
22 |
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 |
曾老師 |
zengqp@scut.edu.cn |
020-81182511 |
|
23 |
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 |
鄭老師 |
mjzheng@scut.edu.cn |
020-81182331 |
|
24 |
環境與能源學院 |
向老師 |
znxiang@scut.edu.cn |
020-81182708 |
|
25 |
軟件學院 |
李老師 |
liyuyang@scut.edu.cn |
020-81182606 |
|
26 |
法學院 |
王老師 |
wangwl@scut.edu.cn |
020-81182672 |
|
27 |
新聞與傳播學院 |
程老師 |
chenghao@scut.edu.cn |
020-81182905 |
|
28 |
藝術學院 |
熊老師 |
xiaobing@scut.edu.cn |
020-81182338 |
|
29 |
設計學院 |
安老師 |
anna@scut.edu.cn |
020-81182311 |
|
30 |
醫學院 |
孫老師 |
zhlsun@scut.edu.cn |
020-81182623 |
|
31 |
國際教育學院 |
陳老師 |
dmeich@scut.edu.cn |
020-39381018 |
|
32 |
生物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 |
涂老師 |
tuzl@scut.edu.cn |
020-81182161 |
廣州國際校區 |
33 |
前沿軟物質學院 |
吳老師 |
yangwu@scut.edu.cn |
020-87111328 |
|
34 |
吳賢銘智能工程學院 |
馮老師 |
fengjiangyu@scut.edu.cn |
020-81182103 |
|
35 |
微電子/集成電路學院 |
陳老師 |
yingyuan365@scut.edu.cn |
020-81182136 |
|
36 |
未來技術學院 |
王老師 |
hrfuturetech@scut.edu.cn |
020-81181674 |
|
37 |
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 |
朱老師 |
marinehr@scut.edu.cn |
020-81182153 |
|
38 |
自旋科技研究院 |
汪老師 |
pinxhr@scut.edu.cn |
020-81181677 |
|
39 |
電子顯微中心 |
韓老師 |
hanyu@scut.edu.cn |
13504329543 |
|
40 |
前沿彈性體研究院 |
武老師 |
wuwenjie@scut.edu.cn |
15001238008 |
|
41 |
先進技術研究院 |
李老師 |
lijinjin@scut.edu.cn |
18620672347 |
|
42 |
未來健康研究院 |
張老師 |
zyangzhang@scut.edu.cn |
020-811821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