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以下簡稱“精密測量院”)立足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發揮多學科交叉優勢,開展原子分子與精密測量物理、核磁共振、大地測量和地球物理以及數學計算等科學研究,促進原子頻標、原子干涉、磁共振波譜、生物醫學影像、綜合定位導航授時、重力測量、資源勘探、激光雷達、環境災害監測等精密測量技術創新,推動精密測量科技的重大應用,形成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三大優勢方向,在我國精密測量領域發揮引領作用,創建國際一流的科研機構。
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國家基金委卓越研究群體1個、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4個、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6人。擁有磁共振波譜與成像全國重點實驗室、精密大地測量與定位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大型科學儀器中心武漢磁共振中心、武漢大地測量國家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等9個國家級平臺及8個省部級專業平臺。
精密測量院以純粹的學術氛圍、卓越的科研平臺、優厚的支持待遇,真誠邀請從事精密原子、精密分子、精密地球等相關方向的海外英才加入,共同開創精密測量領域新篇章。
二、招聘學科與研究領域
原子分子物理、精密測量物理、無線電物理、生物醫學工程、磁共振波譜與成像、超極化磁共振、分析化學、醫學影像技術、醫學圖像處理與人工智能技術、生物醫學與醫療儀器、測繪科學與技術、大地測量、地球物理、天體測量、自然地理、環境科學、地球動力學、全球定位與導航、重力測量、資源勘探、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精密測量相關儀器研發等物理、化學、生物、地球科學、數學等方向及其交叉學科領域。
三、項目定位
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勵在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方面已取得較好成績的海外優秀青年學者(含非華裔外籍人才)回國(來華)工作,自主選擇研究方向開展創新性研究,促進青年科學技術人才的快速成長,培養一批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優秀學術骨干,為科技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四、申報條件
1.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的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法規,具有良好的科學道德,自覺踐行新時代科學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5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學位;
(4)研究方向主要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等;
(5)在取得博士學位后至2025年4月15日前,一般應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研發機構獲得正式教學或者科研職位,且具有連續36個月以上工作經歷;在海外取得博士學位且業績特別突出的,可適當放寬工作年限要求(不適用于通過中外聯合培養方式取得海外博士學位的情況);
在海外工作期間,同時擁有境內帶薪酬職位的申請人,其境內帶薪酬職位的工作年限不計入海外工作年限。
(6)取得同行專家認可的科研或技術等成果,且具有成為該領域學術帶頭人或杰出人才的發展潛力;
(7)申請人尚未全職回國(來華)工作,或者2024年1月1日以后回國(來華)工作。獲資助通知后須辭去海外工作并全職回國(來華)工作不少于3年。
2.限項要求
執行國家科技人才計劃統籌銜接的相關要求。同層次國家科技人才計劃只能承擔一項,不能逆層次申請。
五、工作待遇
(1)薪酬待遇: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享有高水平成果獎勵和科研績效,上不封頂;
(2)聘任崗位: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納入事業編制;
(3)生活補助:提供優厚的生活補貼;提供3年優惠房租的人才公寓過渡房(精裝修,拎包入住);
(4)科研經費:提供具有競爭力的科研經費,協助爭取各項地方經費支持;
(5)團隊建設:提供充足的辦公實驗用房,優先給予組建團隊的固定人員和研究生指標,鼓勵招聘博士后,并給于匹配支持;
(6)支持實地考察:攜手武漢光谷人才集團,申請“輕舟行”計劃提供考察補貼,可在入職前來鄂實地考察;
(7)進入會評但最終未入選人員,將優先推薦納入中國科學院及精密測量院人才體系項目。
詳細待遇情況歡迎咨詢以下聯系人。
六、聯系方式
(1)歡迎全球英才依托精密測量院申報海外優青,請申報者將個人簡歷材料(包括個人基本信息、聯系方式、學習工作經歷、科研成果、科研項目,所獲榮譽、文章、專利等信息)發送至聯系人郵箱,郵件主題請標注為“申報海外優青”;
(2)請申請人按照項目指南要求,與精密測量院簽訂工作合同或者意向性協議,于2025年3月3日以后登錄信息系統,在線填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海外)申請書》;
(3)請申請人2025年4月1日前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聯系人:趙老師、張老師
聯系電話:
+86-27-87199976
+86-27-87199856
聯系郵箱:
zhaozh@apm.ac.cn
zhangzhiying@apm.ac.cn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nqUbRF72Zv6dwWQiRZ8_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