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位簡介
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創建于1958年,原名抗菌素研究所,是國內第一所現代化的微生物藥物研究機構。研究所“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為國家重點學科,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院校)藥學流動站的二級學科微生物與生化藥學專業培養單位。
研究所以抗感染藥物為核心,兼顧腫瘤靶向與免疫治療,心血管、代謝類疾病等治療藥物研發,發揮資源、技術與團隊優勢,在微生物藥物、化學合成藥物及生物技術藥物領域開展前瞻性、創新性研究。
為進一步推進研究所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博士后科技創新生力軍、后備軍和人才蓄水池作用,研究所將常年招收優秀博士畢業生來所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招收方向
藥學(二級學科: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生物學(二級學科:微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基礎醫學(病原生物學),2025年招收課題組:宋丹青課題組、李卓榮課題組、張轉課題組、李珂課題組,合作導師信息詳見研究所官方網站:http://www.imb.com.cn/jyjx/bssds/index.htm。
有意到研究所開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可以先跟合作導師進行聯系溝通,也可直接向研究所人事處投遞應聘簡歷。
三、進站基本條件
(一)年齡不超過35周歲;
(二)具有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心健康;
(三)獲得博士學位后的年限一般不超過3年;
(四)為博采眾長,鼓勵人才流動、學科交叉,嚴格控制招收院校博士畢業生和工作人員在院校同一級學科流動站做博士后;
(五)委托代培、定向培養博士和在職人員、現役軍人申請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須征得有關單位同意;
(六)申請者能夠保證在站期間全時從事博士后研究,在職人員須全時脫產到研究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七)進站時原則上要求有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專業期刊雜志上發表或被正式接受的研究論文;
(八)鼓勵在國外(境外)取得博士學位的優秀畢業生來所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四、崗位待遇
為加強科研博士后培養,院校設立了優秀博士后人員專項資助計劃,資助經費由院校、合作導師共同籌集,用于博士后薪酬待遇發放,社會保險和公積金的繳納。具體可電話咨詢人事處。
五、申請程序
(一)簡歷投遞:申請人提交如下申請材料:
1.個人簡歷(含學習和工作經歷);
2.代表性研究論文(包括期刊首頁、目錄頁、論文全文)及獲獎證書復印件;
3.身份證,博士學歷、學位證書及復印件;
4.其它可以證明本人能力和學術水平的相關資料;
5.不少于3封同行專家的推薦信(須含博士生導師和前一工作單位直接領導(導師)的推薦信,留學回國或外籍博士至少提供一封國外教授專家推薦信)。
(二)資格審查:研究所人事處對申請人材料進行資格審查,通過者通知面試答辯。
(三)現場答辯:申請人須向博士后考核小組(至少由5名專家組成)介紹自己的簡歷、報告博士期間的工作情況及主要成績,進站后擬選擇的學科領域及工作設想。考核小組對申請人的科研能力、學術水平、符合進站要求的論文和已取得的成果進行論證審核,確定是否同意進站。
(四)進站申報:研究所擬招聘候選人登錄中國博士后網站:http://www.chinapostdoctor.org.cn/進行網上申報。具體申請流程按照網站“辦事指南”要求操作,并提交相關進站紙質材料。研究所網上審核后提交院校系統預審、博管辦審批。
(五)博管辦審批:博管辦審核通過后,院校打印《博士后研究人員進站備案證明》、辦理進站落戶介紹信。
(六)進站報到:研究所根據博管辦、院校批件通知申請人報到進站,并簽訂聘用合同。
六、聯系方式
聯系人:聶老師、丁老師
電話:010-67014978、010-67016295
電子郵箱:hrm@imb.cams.cn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天壇西里1號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100050)
2025年3月5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imb.com.cn/zszp/40a6b48b1d5e4cc3a47c5721174c75f2.htm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高才博士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bsh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