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簡介
中國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協同創新中心成立于2012年7月,并于2014年10月通過教育部認定,是我國教育學和心理學領域唯一的國家級協同創新中心。中心目前已成為基礎教育質量監測的國家權威機構、高層次評價人才培養基地和國家基礎教育質量決策支撐平臺。自成立以來,中心持續承擔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牽頭研制教育部發布的系列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研發九大學科領域國家監測標準和工具、十余套智能化測評系統和平臺,助力搭建我國基礎教育評價的“四梁八柱”,每年監測覆蓋全國千縣萬校、數十萬名學生,研制千余份各類監測報告,支撐國家建立具有中國特色、國際可比的基礎教育質量監測體系,在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中發揮了重要支撐作用。
中心是北京師范大學直屬二級院系,為研究生獨立招收和培養單位,聚焦教育質量監測與評價,在教育學和心理學兩個雙一流A+一級學科下設置四個特色專業方向,自2015年起招收碩、博士研究生。十年來,中心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國際交流等方面成效顯著。
二、博士后招聘方向
方向代碼 |
招聘方向 |
101 |
學科素養測評與提升(體育、數學、德育、心理健康、 語文、科學、音樂、美術、英語、勞動) |
102 |
心理與教育測量、評價與統計 |
103 |
教育政策、教育管理、課程與教學論 |
104 |
教育技術學 |
105 |
人工智能、信息技術 |
106 |
數據科學、大數據技術、大語言模型等相關方向 |
三、博士后招聘類別
1.
勵耘博士后:為我校北京校區重點打造的
2. A類博士后:為符合中心博士后進站遴選指標評估要求,且承諾達到中心出站考核評估要求者。A類博士后在站期間薪酬福利費用由學校和中心雙方共同承擔。其中,由中心承擔部分中心將根據具體崗位與合作導師協商承擔。
3. B類博士后:需滿足國家關于博士后遴選的基本要求,B類博士后在站期間薪酬福利費用將根據具體崗位由中心和合作導師協商承擔。
四、職位基本要求
1.
在國內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機構獲得博士學位。其中,勵耘博士后招收條件參考
2. 政治立場堅定,身心健康,年齡在35周歲以下、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三年、進校后須全職在北京師范大學工作。
3. 具有較強的創新研究能力,近五年在相關研究領域有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產出。
4. 具有與招聘方向一致的相關的學科背景和科研經驗,具有較扎實的理論、學術與研究功底;踏實肯干,思維清晰,文字表達能力較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和獨立工作能力。
五、工作職責
1. 受聘后全職在中心工作,視同中心正式工作人員,承擔中心分配的研究工作和任務。
2. 獨立或者協作完成具有較高質量的、與中心任務相關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定的學術與實踐影響力、社會影響力或政策影響力。
3.
達到北京
六、選拔方式和程序
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通過個人申請、應聘資格審查、面試、體檢、學校人事部門審定和公示等環節,擇優確定錄用名單。
七、薪酬待遇
1.勵耘博士后年薪30萬元(稅前)。學校為勵耘博士后提供
租房補貼5萬元/年,并可根據房源情況租住博士后公寓。正常在站期間可為其符合條件的子女辦理入學(園)。
2.A類博士后薪酬標準為年薪20萬元(稅前)起。
3.B類博士后薪酬標準由博士后本人與合作導師及中心共同協商確定,報學校備案。
4.國家項目博士后:入選全國博士后管理委員會“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國家資助A檔)及“國際人才專項”的年薪提高至50萬元(稅前)。“香江學者計劃”、“澳門青年學者計劃”、“中德博士后交流項目”入選者由國家博士后專項經費資助,根據入選的項目類型和相關政策兌現待遇。入選國家資助B檔的,北京校區博士后年薪提高至35萬,入選國家資助C檔的,北京校區博士后年薪提高至25萬。博士后入選國家各類博士后人才項目的,與原有類別博士后校發薪酬按其中較高標準發放。
八、申請材料
1. 個人簡歷(含詳細學術簡歷、工作與組織管理相關經驗等);
2. 博士學位論文摘要;
3. 代表性學術成果(電子版),科研項目證明材料(電子版);
4. 簡要研究計劃;
5. 博士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生可畢業后補交)。
九、申請方式
請將申請材料以電子郵件的方式發送到:(點擊查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申請材料名稱和郵件主題請注明“勵耘博士后+方向代碼+姓名”、“A類博士后+方向代碼+姓名”、“B類博士后+方向代碼+姓名”。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cicabeq.bnu.edu.cn/syxw/tzgg/57b603d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