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中醫科學院(原名中國中醫研究院)成立于1955年,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直屬的集科研、醫療、教學為一體的綜合性中醫藥研究機構。中國中醫科學院終身研究員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的發現及其在瘧疾治療中的應用方面的杰出貢獻,于2015年10月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所于2021年10月獲中央編辦批復成立,核定事業編制40名,是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舉辦、中國中醫科學院所屬的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江西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院為江西省中醫藥管理局所屬公益二類事業單位,于2022年2月獲江西省編辦批復成立,核定事業編制200名。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所與江西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院統一納入中國中醫科學院管理,實行“兩個機構、一套班子、合署辦公,一體運行”機制(統一簡稱“健康產業所”)。根據事業發展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一、導師介紹
李慧,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所所長,中藥研究所中藥制劑中心主任,主要從事中藥制劑工藝與制劑技術研究、新藥研發。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項,以及重大新藥創制、國家中藥標準化專項、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行業專項、北京市科委十病十藥研發專項等縱向課題20余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余篇;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2項,中華中醫藥學會二等獎1項,中國技術市場協會金橋將個人獎二等獎1項。作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高水平重點學科---中藥藥劑學學科帶頭人,建立了"注重源頭-聚焦應用-強化儲備"的中藥制劑全過程研究模式,突破中藥新藥研發、中藥制劑生產過程以及中藥制劑評價標準、新型給藥系統研究等關鍵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成效較為突出,多個研發的新藥獲批臨床試驗或生產證書。
二、
(一)年齡35周歲以下,優秀者可以放寬至38周歲,獲得博士學位不超過3年,身心健康。
(二)與我院有科研課題合作、協作單位的人員可以申請
(三)學術科研情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
在核心期刊上以第1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學術論文2篇及以上的;以主編或副主編身份出版專著、編著、譯著10萬字以上的;作為主要參加人(前3名)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的。
(四)博士期間專業為中藥制劑、中藥化學、中藥藥理、中藥分析等相關專業。
三、在站時間與工作待遇
工作地點為江西省南昌市贛江新區中醫藥科創城,在站工作時間一般為2年,原則上不超過4年。
(一)為博士后人員提供在站期間住房,按照健康產業所博士后有關規定發放工資。
(二)博士后人員享受我所職工同等工會福利,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
(三)協助符合條件者申請江西省及市、區提供的人才待遇:省級博士后補貼16萬元,南昌市生活補貼10萬元,新區博士后補貼15萬元/年(資助三年)、科研經費10萬元。
(四)擬進站人員根據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后人員科研成果獎勵標準,一次性給予3-5萬元獎勵。
博士后人員在站期間,以中國中醫科學院或院屬單位為第一單位獲得的科研項目、榮譽稱號、發表論文等根據我院博士后人員科研成果獎勵標準給予5-30萬元不等獎勵。
(五)中國中醫科學院獨立招收博士后人員按在職職工管理,可申請所在單位的科研績效獎勵,在站期間可參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承擔院級自主課題、對外交流合作研究的機會。
(六)符合條件的可以申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四、報名方式
(一)申請時間: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
(二)報名鏈接:http://36.140.18.81:8081/edc/formview/t
申請者請按報名系統要求填寫信息并上傳有關附件材料,有關表單請在本公告文末附件下載。
五、聯系方式
聯系人: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所組織人事處
聯系電話:0791-83062169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健康產業研究所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mbNMgm824bx1ND20sCT
更多最新博士后招收資訊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