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機器人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成立于
研究院依托浙江大學,擁有雄厚的機器人研究基礎,同時擁有一支高水平研究領導團隊,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擔任名譽院長,由浙江大學黨委副書記朱世強擔任院長,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擔任學術委員會主任,由國家教學名師陸國棟擔任常務副院長。
余姚市機器人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是余姚市為服務支撐研究院建設發展,于2017年9月設立的事業單位,是研究院運行管理主體。隨著研究院科研工作的逐步擴大,熱枕邀請青年人才加盟研究院。
一、招聘計劃
崗位 |
職數 |
崗位要求 |
產品規劃工程師 |
2 |
1.計算機、電子、通信、機械、車輛工程等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具備電子商務、市場營銷、平面設計或外貿等相關專業亦可; 2.有一定年限的產品、市場、行業工作經驗,有完整的、成功的產品規劃經歷者優先; 3.熟悉并了解數字化車間、智能裝備、DCS集控系統、物聯網產品的營銷,有裝備制造業銷售工作經驗者優先; 4.能獨立管理來自市場一線的產品需求變化,監測競爭產品,優化和更新產品組合,進行需求的分析、排序和取舍,確保產品包按時、按要求交付,保證產品的市場成功; 5.熟練或熟悉以下多種技能:2D、3D效果圖設計、視頻剪輯、PPT等優先; 6.具有較強的溝通協調能力、分析判斷能力、組織策劃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
機械設計工程師 |
1 |
1.流體機械類、機電類或其他液壓、氣動相關專業本科及以上學歷; 2.能熟練運用Solidworks/UG/AutoCAD等常用工程制圖軟件,熟悉機械加工、裝配工藝; 3.會熟練建模分析流體元件的靜、動態特性的優先; 4.具有Ansys或其他同類軟件中靜力學/流場/電磁場/熱物理場的仿真使用經驗,熟悉Amesim氣動元件庫使用的優先; 5.有各類氣動電磁閥、比例閥、伺服閥等氣動控制元件的設計經驗者優先。 |
機械設計師 |
1 |
1.本科及以上學歷,機械或機電等相關專業,兩年以上自動化相關工作經驗,有擠出機吹塑機注塑機優先; 2.熟練應用結構設計軟件3D&2D,有較豐富的產品、機械、機柜設計經驗; 3.熟悉自助終端設備產品,能夠根據設備產品設計要求進行立項,對產品設計方案的可行性具有獨立的分析判斷能力; 4.對鈑金制品、塑料制品的設計和加工生產工藝、材料特性以及產品組裝、電氣原理等有一定了解; 5.有自助終端設備設計經驗,有工業渲染能力的人員優先考慮; 6.良好的語言表達和溝通協調能力,能獨立承擔產品設計任務,能承受工作壓力,做事認真、踏實,富有進取心。 |
二、招聘流程
招聘工作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原則,采取公開報名和擇優聘用的辦法進行,通過考核、體檢等程序面向社會公開招聘。
(一)報名與資格初審
采用電子郵件報名的方式,有意者請將填寫完整的《余姚市機器人研究中心招聘工作人員報名登記表》發送至郵箱:442968292@qq.com,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郵件主題請標明“應聘崗位+姓名”。報名時間為長期有效,招滿為止。
各研發團隊負責人將對報考人員進行資格初審,符合招聘條件的,給予考核資格。通過資格初審進入考核的人員將由人事部門通知本人。
(二)資格復審
考核前,對通過資格初審進入考核程序的應聘人員進行資格復審,應聘人員
須在規定時間內將本人簡歷、身份證、畢業證書(學位證)、職稱證書等資料的原件和復印件到指定地點進行資格復審。證件(證明)不全或所提供的證件(證明)與招聘資格條件不相符者,不得參加考核。
(三)考核
根據應聘人員的教育背景、專業素養、技能水平、科研成果等情況,經各研發團隊負責人考核,擇優確定擬聘用人員。
(四)體檢
根據考核情況按招聘崗位指標以1:1的比例組織體檢,體檢辦法和標準總體上參照我市事業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的相關辦法執行,體檢不合格者淘汰。體檢時間、地點另行通知,費用自理。
(五)考察
體檢合格人員進入考察。放棄考察或考察結論為不宜聘用的取消聘用資格。
(六)公示
考察合格者為擬聘用對象,經公示3天無異議的,辦理報到聘用手續;有異議的,經核實如不具備聘用條件的,取消聘用資格。
(七)聘用
報考人員接到報到通知后,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報到,無正常理由逾期不報到的,取消聘用資格。新聘用的人員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實行試用期,經考核合格后予以正式聘用,考核不合格者取消聘用資格。
三、其他相關規定
(一)有關招聘政策和具體要求及事項,請仔細閱讀本公告。
(二)報名表所填寫信息以及提供的材料必須真實、準確、有效,凡提供虛假材料的,或有意隱瞞本人真實情況的,一經查實,取消聘用資格。
本公告由余姚市機器人研究中心負責解釋。
咨詢郵箱:442968292@qq.com。
聯系人:
聯系電話: 0574-62550814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rob.zju.edu.cn/2025/0326/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