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和《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等有關規定,經四川省教育廳備案,我單位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3名工作人員。現將公開招聘有關事項公告如下(本公告同時在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http://rst.sc.gov.cn,下同]“人事考試”專欄、四川省教育廳官網[http://edu.sc.gov.cn,下同]和內江師范學院官網[http://www.njtc.edu.cn/下同]上發布)。
一、招聘單位基本情況
單位名稱 | 單位性質 | 單位地址 | 主要職能 |
內江師范學院 | 公益二類 事業單位 | 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紅橋街1號 | 人才培養、科學研究、 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 |
內江師范學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舉辦,四川省教育廳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坐落于“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四川省內江市。學校于1956年舉辦高等教育,秉承“明德、博學、篤行、創新”的校訓,踐行“扎根地方、追求卓越”的辦學理念,發揚“團結奮進、負重自強”的內師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力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目前已發展成為省屬同類院校中辦學條件優、學科門類齊、綜合實力強,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繼續教育、留學生教育于一體的本科院校。其他詳細情況請在內江師范學院網站上查閱。
二、招聘對象與基本條件
(一)招聘的對象及范圍
面向全國招聘2025年12月31日前取得普通高等教育研究生學歷和博士學位,并完全符合《內江師范學院公開考核招聘高層次人才條件要求一覽表》(含表注,以下簡稱《條件要求一覽表》,見附件1)要求和本公告其他要求的人員。
(二)基本條件
1.應聘人員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擁護中國共產黨,遵紀守法,品行端正,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事業心和責任感強。
(2)身體健康,體檢合格,能正常履行招聘崗位職責。
(3)符合本公告中《條件要求一覽表》所列招聘需要的條件及資格要求。其中,應聘人員本人有效學位證上的學位,應與擬報考崗位的“學位”資格要求相符;應聘人員本人有效的畢業證所載學歷和所獲專業名稱,應與擬報考崗位的“學歷”和“專業條件要求”兩欄分別相符。
(4)符合條件的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報考須征得單位書面同意。
特別提示:不符合報考條件者,請勿報考,否則取消報考或聘用資格,責任由應聘人員自負。
2.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得報考:
(1)曾受過各類刑事處罰的。
(2)曾被開除公職的。
(3)被開除中國共產黨黨籍的。
(4)有違法、違紀行為正在接受審查的。
(5)按照《事業單位公開招聘人員暫行規定》和《四川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的相關規定應當回避的。
(6)尚處于國家和我省規定的最低服務期和試用期內的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
(7)按照《關于加快推進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和懲戒機制建設的意見》規定,由人民法院通過司法程序認定的失信被執行人;其他政策法規明確不得招聘為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失信人員。
(8)法律法規等規定的其他不能報考事業單位的情形。
三、招聘崗位、名額
本次招聘均在事業單位經批準設置的崗位內招聘,招聘名額為13名。具體崗位見《條件要求一覽表》。
四、層次要求
層次 | 要求 |
領軍人才 | 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項目AB類獲得者、省杰出青年科學技術創新獎獲得者、“天府峨眉計劃”“天府青城計劃”領軍人才項目入選者及相當層次的領軍人才 |
儲備人才: A類博士 | 符合下列條件(1)或(2)之一: (1)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學術成果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自然科學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5篇;其中,A1類期刊論文至少2篇或A2類期刊論文4篇; ②人文社科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5篇;其中,B類期刊論文至少2篇或C類期刊論文4篇; ③藝術、體育、外語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4篇;其中,B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或C類期刊論文至少3篇; ④主持國家級面上項目1項或教育部項目2項或省部級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或省級杰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1項; ⑤省級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以上獲得者或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以上獲得者或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以上獲得者。 (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最新排名前100的高校畢業博士研究生。 |
儲備人才: B類博士 | 符合下列條件(1)或(2)之一: (1)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學術成果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自然科學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4篇;其中,A1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或A2類期刊論文2篇或B類期刊論文4篇; ②人文社科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4篇;其中,B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或C類期刊論文3篇; ③藝術、體育、外語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3篇;其中,B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或C類期刊論文2篇; ④主持國家級青年基金項目1項或主持教育部項目1項或主持省部級基金項目2項; ⑤省級科技進步獎三等獎以上獲得者或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以上獲得者或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以上獲得者。 (2)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ARWU)最新排名前200的高校畢業博士研究生或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畢業的博士研究生。 |
儲備人才: C類博士 | 符合下列條件(1)或(2)之一: (1)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學術成果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自然科學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3篇;其中,B類及以上期刊論文至少1篇或C類期刊論文2篇; ②人文社科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3篇;其中,C類期刊學術論文2篇; ③藝術、體育、外語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3篇;其中,C類期刊學術論文1篇。 (2)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僅一流學科)、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畢業的博士研究生。 |
儲備人才: D類博士 | 符合下列條件(1)或(2)之一: (1)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學術成果至少滿足以下條件之一: ①自然科學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3篇;其中,C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 ②人文社科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2篇;其中,C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 ③藝術、體育、外語類發表核心期刊學術論文至少2篇;其中,C類期刊論文至少1篇; (2)國(境)內一般高校畢業的博士研究生。 |
儲備人才: E類博士 | 最新發布的世界大學最新排名(ARWU)前500的高校(或進入QS學科排名的專業院校)畢業的藝術、體育、外語類博士研究生,其本科、碩士和博士所學專業須一致或相近 |
注:1.儲備人才中的ABCD類緊缺學科和重點建設學科博士按上一級引進層次引進
2.緊缺學科為: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數學(070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0812)、電子科學與技術(0809)、電子信息(0854)、外國語言文學(0502)、信息與通信工程(0810)
3.重點建設學科為:課程與教學論(040102)、學科教學。
五、報名
此次招聘采取網絡報名的方式,應聘人員應對報名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因提供不真實、不準確、不完整報名資料造成的責任由應聘人員自負。報名時間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學校根據報名情況適時組織面試,應聘人員將以下電子材料壓縮打包發送至內江師范學院專用招聘郵箱:(點擊查看),請【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報名材料和郵件標題為:學歷學位+專業+姓名。(例:博士研究生+教育學+張三)。
(一)《內江師范學院公開考核招聘高層次人才應聘登記表》(以下簡稱《應聘登記表》,見附件2)。
(二)有效身份證掃描件。
(三)博士研究生畢業證書、學位證書掃描件(報名時尚未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學生證原件掃描件、學校主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開具的就讀院系及專業等情況的證明掃描件)。
(四)留學人員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掃描件。
(五)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學術成果掃描件1份。
(六)應聘思政教師人員,提供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出具的政治面貌證明掃描件1份。
(七)具有職稱人員,提供職稱資格文件或證書掃描件1份。
六、資格審查
應聘人員提交報名材料后,由二級學院結合本部門發展與學科建設需求對應聘人員學科專業、研究方向、科研成果等材料進行資格初審。通過資格初審的應聘人員按二級學院要求的時間和地點提供以下材料參加面試資格審查:
(一)《應聘登記表》一式一份(粘貼近期2寸免冠彩色證件照片)。
(二)有效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1份;
(三)研究生學歷的畢業證、博士學位證原件和復印件1份。資格審查時尚未取得學歷、學位證書的博士研究生,提供學生證原件和復印件1份,以及學校主管畢業生就業工作部門開具的就讀院系及專業等情況的證明原件及復印件1份。應聘人員的學歷、學位以其本人畢業證書、學位證書作為判斷依據,專業名稱以其畢業證書載明的專業名稱為準。
(四)留學人員,提供“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國外學歷學位認證書”原件和復印件1份。留學人員因所學專業未列入國家教育行政部門頒布的學科專業目錄的,由我校通過相關高校進行第三方專業認定,認定與招聘專業為相似專業的視為專業條件合格。
(五)近五年以第一完成人取得的學術成果原件及復印件1份。
(六)應聘思政教師人員,提供組織關系所在黨組織出具的政治面貌證明原件及復印件1份。
(七)具有職稱人員,提供職稱資格文件或證書原件及復印件1份。
資格審查中,凡不符合報考資格條件的,資格審查不予通過。不能按要求提供有關證件和證明以及未按時參加資格審查的,視為自動放棄,取消其面試資格。
七、考核
(一)二級學院考核
二級學院根據應聘情況,分期、分批通知應聘人員參加考核,具體時間、地點等安排以二級學院通知為準,考核不設開考比例。考核具體方式為試講或公開做學術報告。
二級學院根據《應聘登記表》上所留聯系電話直接通知其考核時間、地點。因應聘人員聯系電話留錯或通訊不暢通導致不能參加考核的,視為自行放棄其考核資格,責任自負。
(二)學校考核
人事處對通過二級學院考核的應聘人員的相關材料進行資格復審,核實應聘人員的基本情況、科研成果,并成立公開招聘工作考核小組,對通過學院考核人員進行復試。復試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分批進行,考核方式為個人陳述和專業答辯,重點考察應聘者的動機意愿、語言表達、人際關系、心理健康等方面。
二級學院考核和學校考核均采用面試的方式進行,面試最低合格分數線為80,面試成績低于該分數線的,不得進入公開招聘下一環節。
考核通過后,相關二級學院與應聘者商定聘期目標任務,并報學校人事處審核。人事處組織考核專家組在綜合考慮應聘者進校前已取得的學術成果和聘期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核定待遇。
八、體檢
通過學校組織考核的應聘人員確定為體檢人員,體檢由學校統一組織在內江市二級甲等及以上綜合性醫院進行。
體檢的項目和標準參照《四川省教育廳關于印發〈四川省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辦法〉的通知》(川教[2004]295號)、《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調整〈四川省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川教[2007]102號)、《四川省教育廳關于調整〈四川省申請認定教師資格人員體檢工作指導意見〉有關條款的通知》(川教[2010]26號)、《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人社部發[2010]12號)和《關于對懷孕考生參加體檢有關問題的復函》(國公考錄函[2009]7號)的要求執行。其中,乙肝檢測項目按人社部、教育部和衛健委《關于進一步規范入學和就業體檢項目維護乙肝表面抗原攜帶者入學和就業權利的通知》的要求執行。
除按規定應當場或當天復檢并確認體檢結果的項目外,招聘單位或體檢人員對體檢結論有異議的,可在接到體檢結論通知之日起7日內提出復檢申請。復檢只進行1次,由內江師范學院指定到除原體檢醫院以外的二級甲等及以上綜合性醫院進行,體檢結論以復檢結論為準。體檢所產生的一切費用由應聘人員承擔。
九、綜合考察
我校對通過體檢人員的思想政治表現、遵紀守法、道德品質、個人誠信、能力素質、學習和工作表現、廉潔自律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況進行考察,對違法犯罪情況進行查詢,并對其與報考相關的人事檔案等材料的真實有效性和報考資格進行核實確認。
十、公示
面試、體檢、綜合考察合格者由我校確定為擬聘用人員,在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官網“人事考試”專欄、四川省教育廳官網及內江師范學院官網上公示7個工作日。
公示內容包括擬審核確認人員的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畢業院校、專業、學歷學位、職稱等,并公布監督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和舉報。對公示期間反映有嚴重問題并查有實據、不符合報考條件的,取消被公示人擬聘資格,不予審核確認;對反映有嚴重問題,但一時難以查實或難以否定的,暫予審核確認,如經核實不符合報考條件的,取消聘用資格。公示期間因被公示人棄權或因其被舉報查實取消資格后出現的空額,不再遞補。公示后,因公示無異議人員棄權等原因出現的空額不再遞補。
十一、審核確認和辦理聘用手續
公示無異議人員由我校通知報送以下材料的時間和地點。
(一)在職人員應提供原單位出具的同意其到新單位應聘的書面材料(通過我校審核確認后,在職人員再按要求提供正式同意解除聘用〈勞動〉合同或者同意流〈調〉動的書面材料)或者生效的勞動〈人事〉爭議仲裁裁決書等有效書面證明材料以及有效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等其他規定材料。
(二)2025屆畢業生須在2025年12月31日前提供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等其他規定材料。
(三)按規定應提供的其他材料。
我校負責對應聘人員所提供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查,并對符合公告要求的擬聘人員進行審核確認。通過學校審核確認的人員,取得聘用人員資格。
我校根據公開招聘有關規定,以書面的方式通知取得聘用資格的人員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單位報到,并按照有關規定簽訂事業單位人事聘用合同,實行事業單位聘用制管理。
逾期或不能按要求提供相關材料的以及通過審核確認后未按規定時間報到的,視為自動放棄,取消其擬聘(聘用)資格。
十二、紀律與監督
我單位在公開招聘中,將確保信息、過程、結果公開,接受社會及有關部門的監督。對違反規定、弄虛作假聘用的人員一經查實,取消其聘用資格,并對相關人員按照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凡違反人事部令第6號第三十條和考風考紀規定,特別是不按公告進行資格審查的,按《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等規定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給予政紀黨紀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違反《事業單位公開招聘違紀違規行為處理規定》且記錄期限為5年或長期的應聘人員,將納入云貴川渝四省市事業單位公開招聘應聘人員誠信檔案庫,作為事業單位聘用工作人員的重要參考。
十三、特別提示
(一)本次招聘過程中如有調整、補充等事項,在省人社廳官網“人事考試”專欄、省教育廳官網及內江師范學院官網予以發布公告。因應聘人員不主動、不按要求登錄相關網站查閱相關信息,導致本人未能按要求參加考核、體檢、考察、聘用的,責任自負。
(二)應聘者應確保聯系方式正確、暢通。否則因無法與應聘者取得聯系所造成的后果,由應聘者自行負責。
(三)應聘者應符合公布崗位的資格條件,報名時提供的有關材料必須真實、準確。如有不符或弄虛作假的,一律取消擬聘(聘用)資格,已簽訂的協議無效。
十四、聯系方式
郵箱:(點擊查看)
政策咨詢電話:
0832-2340886(內江師范學院人事處)
監督電話:
0832-2341900(內江師范學院紀委)
028-86110025(四川省教育廳人事處)
地址: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紅橋街1號
附件:
內江師范學院
2025年4月10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scpta.com.cn/content-62-C1EE452056C3B5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