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院簡介
數學與統計學院前身是徽州師范專科學校數學系,2012年更名為數學與統計學院。學院下設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統計學、應用統計學和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四個教研室,一個實驗中心。學院設有數學與應用數學、經濟統計學、應用統計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四個本科專業,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是我校開設最早的專業之一,學院共有在校學生1025人。
學院現有專任教師48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7人,博士(含在讀)17人,外聘教師29名。省級教學名師1人,安徽省青年拔尖人才青年教學名師1人,全省優秀教師2人,省級教壇新秀5人。學院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技能,在全國高校數學課程微課競賽、省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以及學校歷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競賽、教學優秀獎評比等活動中獲優異成績。
學院教師積極參加專業建設、教育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近年來榮獲安徽省教學成果獎5項,獲批省級教學團隊3個,主持省級教學研究項目二十余項,省級線下課程(原精品線下開放課程)3門。獲批市級科研平臺1個,主持各級各類科研課題二十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安徽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在頂級期刊發表論文數篇,有6人獲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不斷加強雙能型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通過各種途徑加強應用能力培養,目前有28名教師取得雙能型教師認證。
近年來學院圍繞著學校“地方性、應用型、國際化”辦學定位,以轉型發展促內涵建設,強能力培養促質量提升。學院構建以“品行端、基礎牢、重實踐、勇創新”的人才培養體系,注重基礎理論的教學和學生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科競賽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創新創業教育,以適應社會和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近年來開展了幾十個校地合作服務項目,獲批教育部推介的產教融合項目4項,建成校外實習就業基地20余個,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認真指導學生參加各類學科競賽活動,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數學競賽、“挑戰杯”科技作品競賽、市場調查分析大賽等學科競賽獲省級以上獎項100余項。學生申報的雙創項目獲國家立項有10項,省級立項有12項,不斷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近五年來,我院畢業生中有近20人獲得博士學位,學生對專業的認可度、對教育教學、就業指導等工作的滿意度在第三方調查中名列全校前茅。
二、人才引進條件和待遇
1.人才類別及業績要求
根據實際條件,將高層次人才分為四類。
(一)A類:符合《安徽省高層次人才分級分類目錄》(皖人才辦(2023)5號)文件認定的A類、B類和C類人才。
(二)B類:原則上要求具有正高職稱和博士學位,年齡在50周歲及以下,學術影響較大,業績成果豐碩,工作能力突出,能夠在學科專業建設中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拔尖人才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①主持國家自然(社會)科學基金等二類以上科研項目;②獲得一類科研獎勵(前5名),或二類二等(前3名)以上科研獎勵1項及以上。
(三)C類:原則上年齡在40周歲及以下,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學位,同時具有副高級職稱的可放寬至45周歲。其中:
C類一檔: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已評聘本科高校副教授職稱且主持三類以上科研項目1項以上(不含教育廳重點研究項目、企業委托項目,下同);或以第一作者發表本學科高水平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一類期刊5篇及以上或中科院SCI分區1區2篇或2區3篇;人文社科類二類以上期刊3篇及以上);主持二類以上科研項目1項;獲得二類一等以上(前8名)、二等(前5名)科研獎勵1項;主持一類成果推廣1項或以前2位授權發明專利1項(導師為第一發明人)。
C類二檔:應具備下列條件之一:已正式出站的博士后;公開發表本學科高水平學術論文(自然科學類一類期刊3篇及以上或中科院SCI分區1區1篇或2區2篇;人文社科類二類以上期刊2篇及以上);主持三類以上科研項目1項;獲得二類一等、二等(前5名)、三等(第1名)科研獎勵1項;主持二類成果推廣1項或以前3位發明人授權發明專利1項。
C類三檔:公開發表本學科高水平學術論文1篇及以上。
(四)團隊:由三人以上A類領銜,B類、C類等為主體組成,具有相對穩定的團隊合作機制,已取得良好合作成效和共同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在國內外相關專業領域已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
以上人才標準中所列業績成果,以學校研究高層次人才引進時近五年所取得的業績成果為主,有關等級、類別依照《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條件》(皖教人[2016]1號)和學校有關文件規定。
2.引進待遇

3.相關說明
(一)對境外引進的博士研究生畢業高校原則上須為世界排名前500名(引進當年度排名),大學排名以《泰晤士高等教育》、QS、《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任一排名為準。
(二)高層次人才享受住房補貼在檔案到校后一次性發放70%,中期考核合格后發放20%,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發放10%。
(三)配偶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學歷的,可以人事代理方式(同工同酬)安排工作。其他的,則按學校勞務派遣方式安排工作。若高層次人才離職,人才配偶須隨其同時離職。
(四)交叉學科、專業緊缺優秀人才,以及雖不符合上述標準但有標志性重要成果的優秀人才的引進,可以“一事一議”形式,經校學術委員會審議、校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后報學校決定。
(五)對于國內引進和國(境)外引進的博士,人才待遇兌現要求提供的學術、專利等成果認定的截止時間,一律以學校人才引進當年12月31日前(學成歸來的按照留服中心認定證書落款年份)所取得的業績成果為準。
(六)以上業績成果要求近五年取得(截止時間為引進
成果類別參見《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教師專業技術資格申報條件》(皖教人[2016]1號)文件執行。
三、招聘計劃
四、咨詢
咨詢電話
吳老師:0559-2546522
胡老師:0559-2540919
報名方式: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