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簡稱九院或中物院)創建于1958年,是以發展中國國家核心戰略裝備為主、集理論實驗和研發生產于一體的國家事業單位。
中物院研究生教育始于1984年,30多年來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在尖端科技領域培養了一大批科技人才。為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特色人才培養,2015年,中物院在原“研究生部”的基礎上,在北京成立了研究生院(獨立法人單位),并賦予了新的使命:通過科教協同,建設特色明顯、水平一流的研究生院。為了完成新的使命,研究生院明確了新的定位:一、實施特色定制、有國家目標牽引的研究生教育;二、開展面向戰略需求和科學前沿、完全開放的基礎研究;三、實施科教協同,促進中物院基礎研究隊伍的能力提升;X、開展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支撐國家智庫建設。
中物院研究生院設置高能量密度物理、核物理技術、量子傳感與信息感知、可靠性聯合研究室、材料研究室等多個研究室。目前已逐步形成一只穩定的科研隊伍,擁有全職科研人員22人,包括:中科院院士1人,杰青4人,入選國家青年人才項目10人。
為吸引優秀青年學者來中物院研究生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支持青年學者學術生涯發展,培育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基礎研究領域拔尖人才,中物院研究生院特設立“博強學者”博士后計劃。
申請人須為擬進站或已進站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擬進站人員須滿足博管會博士后進站要求,且進站后須全職全時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已進站的博士后若取得標志性進展,可在年度考核前提出申請。
(二)已取得優秀的學術成果,發表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文章。一般情況下,要求在領域內重要專業雜志發表論文5篇及以上,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不少于3篇。特別優秀者,經批準后可不受文章數量限制。
(三)具有獨立承擔科研工作的能力且具有良好發展潛質。
(四)申請需按要求確定研究方向并擬定研究計劃,研究計劃需與研究生院設定的研究方向契合。
(五)入站從事研究生院重大項目(如基金委NSAF中心項目和基金委基礎科學中心項目等)研究內容者,優先考慮。
(六)擬進站的申請人若獲得國家博士后人才項目(博士后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和博士后國際交流計劃引進項目),可直接入選“博強學者”。
(一)確認符合申請條件。
(二)自主聯系導師:與合作導師商議形成初步研究計劃,并就申請“博強學者”達成一致。
(三)提交申請材料:
1、個人簡歷(含個人信息、學術經歷、發表論文目錄等);
2、代表性論文2-3篇;
3、2封推薦信(入站前申請者提供,必含博士期間導師推薦信一封,由推薦人發至聯系郵箱);
4、研究生院博強學者申請審批表(見附件,需填寫個人信息、研究計劃和導師推薦部分)。
(四)專家評審:研究生院組織專家評審。
(五)面試:研究生院組織考核小組面試。
(一)博強學者稅前年薪25萬元起,五險一金;
(二)支持申請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并按相關規定發放績效獎勵;
(三)提供兩年共計2萬元的科研經費支持博士后開展各類科研和學術活動;
(四)根據培養規劃和相關考核要求,表現優異者聘期期滿后可轉為專職科研人員崗位序列續聘。
聯系人:張慧琴
聯系郵箱:zhanghq@gscaep.ac.cn。【快捷投遞:點擊下方“立即投遞/投遞簡歷”,即刻進行職位報名】
郵件標題注明:應聘崗位+本人姓名+所學專業+高校人才網
聯系電話:010-56989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