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聚嘉理、做實一流/智能無人系統創新研究中心2024年面向全球誠聘海內外優秀人才!
智能無人系統創新研究中心面向嘉興及長三角地區發展戰略定位,圍繞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建設總體規劃,立足北京理工大學多學科交叉融合優勢,旨在打造國內智能無人系統發展新高地,構建以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技術、多域智能機動平臺技術、無人機系統與集群控制、智能探測導航和控制、無人系統通信與組網等為核心的前沿創新研究中心,建設成為智能無人系統領域的國際學術、科技與產業合作頂級平臺,支撐未來智能無人系統領域國家級科研平臺建設,為長三角產業和人才發展及北京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提供新動能。
中心團隊由首席科學家項昌樂院士領銜,責任教授為王偉達教授,中心依托智能無人系統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車輛傳動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復雜系統智能決策國家重點實驗室、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新能源汽車國家檢測與管理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圍繞人才培養、學術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等方面開展人才隊伍建設,打造一支包含行業頂級專家、學術研究人員、技術工程師、產業轉化人員等在內的多元化、梯隊化高水平人才隊伍。
首席科學家項昌樂: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優秀教師,特種車輛傳動技術領域的領軍人才,一直從事特種車輛及其傳動、智能無人平臺的理論研究、技術創新和裝備研發等工作。任重大背景項目副總研究師、車輛動力傳動技術專業組組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科技委能源與交通學部委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專家評審組成員等學術兼職。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以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省部級一等獎2項。
博士后招收領域:智能無人車輛、飛行汽車、低空域飛行器總體設計與控制、車輛動力學與控制、混合動力電驅動、航空航天數據通信。
本次招聘重點聚焦在飛行汽車、智能裝備與城市空中立體交通裝備研發,面向相關領域碩士、博士畢業生,招聘學術人才崗位、博士后崗位、工程實驗技術崗位。
(一)基本招聘條件
1.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中國共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行。
2.身心健康,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服務奉獻意識,具有良好的學術背景、較強的創新活力和學術潛能,具備獨立開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系統謀劃、組織協調和表達溝通能力,具有較強的團隊領導力和創新合作精神。
3.具有符合招聘崗位要求的學習經歷、學術背景、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二)具體招聘崗位和任職要求
序號 | 崗位 | 學歷 | 專業 | 任職要求 |
1 | 智能航空裝備總體設計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飛行器設計專業,本、碩專業為飛行器相關專業 | 1.有航空器總體設計方向研究經驗或者相關方向課題研究,熟練掌握CATIA或者其他設計軟件、ANSYS或者其他仿真分析軟件; 2.能夠獨立開展城市立體交通智能航空裝備總體設計方向的科研工作; 3.有型號總體設計經驗5年以上者優先。 |
2 | 智能航空裝備氣動設計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飛行器設計、流體力學等專業,本、碩專業為飛行器或者流體力學相關專業 | 1.有航空器氣動設計方向研究經驗或者相關方向課題研究,熟練掌握CATIA或者其他設計軟件、ANSYS或者其他仿真分析軟件; 2.能夠獨立開展城市立體交通智能航空裝備氣動設計方向的科研工作; 3.有主持型號氣動設計經驗者優先。 |
3 | 智能航空裝備結構設計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飛行器設計、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固體力學等相關專業 | 1.有航空器結構設計方向研究經驗或者相關方向課題研究,熟練掌握CATIA或者其他設計軟件、ANSYS或者其他仿真分析軟件; 2.能夠獨立開展城市立體交通智能航空裝備結構設計方向的科研工作。 |
4 | 智能航空裝備飛行控制系統硬件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電子工程,集成電路,電氣相關專業,本、碩專業為電子工程,集成電路等相關專業 | 1.熟悉AltiumDesigner開發環境,對飛控硬件電路板進行原理圖和PCB設計、調試;了解飛控硬件相關傳感器,如陀螺儀、加速度計、磁力計、GPS等;使用C/C++編程語言搭建、調試硬件驅動程序; 2.有APM、PX4硬件開發經驗者優先。 |
5 | 智能航空裝備飛行控制算法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飛行器控制、自動化、控制工程等專業,本、碩專業為控制及數學等相關專業 | 1.熟悉飛行控制原理,了解不同種類無人機的控制特性;熟悉C/C++編程語言和開發環境(KEIL等),編寫、調試飛控算法;使用MATLAB對飛控算法進行仿真,包括多旋翼、固定翼的動力學建模、飛行控制、三維顯示等; 2.有APM、PX4算法開發經驗者優先。 |
6 | 智能航空裝備地面站軟件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計算機、自動化、通信等相關專業等專業,本、碩專業為計算機、自動化、通信等相關專業 | 1.精通C++或者C#開發語言;熟悉TCP/IP、UDP等網絡協議,熟悉多線程編程;熟悉串口、網口等與硬件通信的方式; 2.有QGroundControl、MissionPlanner開發經驗者優先。 |
7 | 智能航空裝備動力電機方向學術人才/進站博士后 | 博士 | 電機設計專業,本、碩專業為電機相關專業 | 1.有電機設計方向研究經驗或者相關方向課題研究,熟練掌握CATIA或者其他設計軟件、ANSYS或者其他仿真分析軟件,能夠獨立開展城市立體交通智能航空裝備動力電機設計方向的科研工作; 2.有軸向磁通電機設計經驗或者相關研究經歷者優先。 |
8 | 智能航空裝備總體設計方向工程師 | 碩士 | 飛行器設計、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固體力學等相關專業 | 1.有航空器總體設計方向研究經驗或者相關方向課題研究,熟練掌握CATIA或者其他設計軟件、ANSYS或者其他仿真分析軟件; 2.能夠獨立開展城市立體交通智能航空裝備總體設計方向的科研工作; 3.碩士學歷,有型號總體設計經驗5年以上者優先。 |
9 | 智能航空裝備氣動設計方向工程師 | 碩士 | 飛行器設計、流體力學、結構力學、固體力學等相關專業 | 1.有航空器氣動設計方向研究經驗或者相關方向課題研究,熟練掌握CATIA或者其他設計軟件、ANSYS或者其他仿真分析軟件; 2.能夠獨立開展城市立體交通智能航空裝備氣動設計方向的科研工作; 3.博士研究生優先,有主持型號氣動設計經驗的碩士優先。 |
10 | 智能航空裝備結構動力學與控制工程師 | 碩士 | 力學、機械工程等專業 | 1.有航空器、航天器相關結構設計及動力學等方面的研究經歷,熟練掌握ansys,solidworks、matlab等仿真及設計軟件; 2.能夠獨立從事航空器結構動力學及其相關科研工作,同時又熟悉人工智能算法及軟件工程方向的人員優先。 |
薪酬激勵:基礎年薪+業績年薪+團隊激勵,學術人才30-80+萬/年、進站博士后30-50+萬/年、工程實驗技術人才10-70萬;
科研保障:提供科研啟動費(10-600萬+),共享北京理工大學、研究院和嘉興市高能級科研平臺,配備/組建科研團隊(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工程實驗技術人才、產業化人才等);
福利保障:五險一金、帶薪年假、健康體檢、高溫補貼等;符合條件者提供安居補貼,提供過渡性免費人才周轉房,協助解決子女入托入學、配偶就業、就醫綠色通道等需求;博士后進站可按國家及北京理工大學有關規定協助辦理在京落戶。
人才發展:符合條件者納入北京理工大學人才引育體系,可聘為北京理工大學碩導、博導,參加學校或研究院的職稱評審。出站博士后留研究院工作可直接評定為副高職稱,滿足研究院公開招聘學術人才任職條件者可優先聘任至研究院相應崗位,滿足學校公開招聘專任教師任職條件者可優先聘任至學校相應崗位。
嘉興市人才政策:
層級 |
入職補貼 |
生活補貼 |
工資外津貼 |
租房補貼 |
購房補貼 |
公積金貸款 |
博士 |
2萬 |
6萬 |
2000元/月(3年) |
1000元/月(最長3年) |
45萬 |
60萬 |
碩士 |
1萬 |
3萬 |
1350元/月(3年) |
600元/月(最長3年) |
23萬 |
60萬 |
博士后 |
博士后進站給予科研生活補助25-35萬元/年,資助2年;出站留嘉(來嘉)生活補助最高20萬元。 |
注:具體解釋權在嘉興市相關人才管理服務部門。
請掃描下方簡歷投遞二維碼提交個人詳細簡歷、學術代表作等,。簡歷內應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習和工作經歷、主要學術成就、承擔科研項目情況、發表文章目錄、專利及獲獎情況等,簡歷命名要求:應聘崗位+研究方向+姓名+高校人才網。
簡歷投遞二維碼
聯系方式:
智能無人系統創新研究中心:劉老師 bityrdznwrxt@163.com
人力資源部:蔣老師 0573-83620930(來電時請說明是在高校人才網看到的信息)
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嘉興)是由北京理工大學和嘉興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新型高端科研機構(事業單位),是北京理工大學推進學科交叉創新、高層次人才產教融合培養、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辦學功能拓展區”,致力于服務國家戰略和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北京理工大學“雙一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