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學校需要,國際關系學院面向全國2023屆應屆畢業生(2023年7月31日之前畢業并取得學歷、學位證書)及海外留學回國博士招聘事業編制人員,現將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學院簡介
國際關系學院始建于1949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成立,是一所富有優良傳統的高等學府。學校曾為新中國第一批“將軍大使”開辦培訓班;20世紀50年代首創側重外國當代語言學習的教學方法;1964年,被列為全國重點高校;1981年,學校成為全國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1983年,率先完成從單一的外語院校向多學科復合型院校的轉型。1996年,經黨中央批準,明確學院實行“特校特辦”的辦學原則。2006年和2016年學院分別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并獲得優秀成績學院。現有5個二級學院、3個培訓學院,擁有政治學一級學科博士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0個本科招生專業全部入選教育部及北京市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是財政部、教育部小規模特色院校改革試點高校。
二、招聘原則
按照“公開、競爭、適崗、擇優”的原則,實行公開招聘,擇優選用。
三、招聘崗位
詳見《國際關系學院2023年應屆畢業生招聘計劃表》(附件1)。
四、申報條件
1.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政治立場堅定,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熱愛高等教育事業,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
2.身心健康,遵紀守法,愛崗敬業,遵守教育工作者職業道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職業使命,語言表達能力強,溝通交流能力好。
3.博士畢業生年齡為35周歲以下(1988年1月1日之后出生);碩士畢業生年齡為30周歲以下(1993年1月1日之后出生)。
4.具有碩士及以上學歷和學位,應屆畢業生須為統招統分生,不接收定向生和委培生報名。
5.應聘專任教師崗位的本科所學專業須與研究生教育階段一致或相近。應聘者應具備“雙語教學”能力。
6.思政教師一、思政教師二崗位政治面貌要求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7.輔導員崗位要求熟悉了解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在讀期間曾擔任過學生干部,政治面貌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8.每人限報1個崗位。
9.綜合管理崗位限京內生源。
10.應聘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和外語學院的海外留學回國博士須在2023年取得畢業證、學位證,并提交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認定的相關證明材料。
五、招聘程序
(一)報名方式
應聘者應通過電子郵件方式遞交個人資料,包括:《國際關系學院崗位應聘簡歷信息表》(附件2,附電子照片),已取得學歷、學位證書,有出國留學經歷的提供支撐材料。應聘不同崗位的請將材料發送至相應郵箱(詳見附件1),郵件標題請以“姓名-學校-學歷-應聘崗位-高校人才網”的格式標注。
報名截止時間為2022年12月20日。
(二)資格審查及試講、面試
根據崗位要求對報名材料進行資格審查。資格審查結果將于報名截止后,通過電話的方式通知應聘人員試講、面試,未通過資格審查的人員不再另行通知。參加試講、面試人數與擬錄取人數相比一般不低于3:1。
接到通知來校試講、面試的應聘人員,需提前填寫完成《國際關系學院應聘人員健康與誠信承諾書》(附件3)。
(三)心理測試、政審及體檢
應聘者通過學校組織的試講、面試后,統一安排參加心理測試,具體時間另行通知。通過考核者,學校將進行政審和體檢。
(四)公示和聘用
根據體檢結果和政審情況等,確定擬聘用人選。擬聘用人選將在學校官網公示,公示期限為5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的,按程序簽訂聘用合同。
六、其他說明
(一)學院協助聘用人員北京落戶,待遇按國家、北京市和學校相關規定執行。聘用人員在第一個合同期(5年)內完成規定的崗位職責并且考核合格的可以續聘。
(二)應聘人員對提供的本人信息的真實性負責,如發現提供的信息與事實不符,有弄虛作假等違紀行為,學校將終止招聘程序,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國際關系學院
2022年12月4日
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有變更請以原發布者為準。
來源鏈接:
https://www.uir.edu.cn/c/2022-12-04/6189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