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參加高校人才網2023博士及緊缺碩士人才全國巡回招聘會,歡迎海內外優秀人才報名參會,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現場交流。
1.參會場次
2.報名通道:點擊查看活動詳情,立即報名→【2.28廣州站】、【3.3深圳站】
本次招聘會針對參會人才免費,不收取參會人才任何費用。
3.活動咨詢
咨詢微信及熱線:18928720097(小博)、18924303229(小紫)
(博士請添加“小博老師”,碩士請添加“小紫老師”,添加微信請備注“姓名+學歷+專業+畢業院校+2023年引才活動”,后續我們將邀請您加入活動交流群)
4.入場方式
參會人才現場出示簽到序列號,驗收個人簡歷后領取入場憑證進場。
一、學校簡介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坐落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城市和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桂林市,是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廣西共建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入選高校、廣西重點建設高校。
服務定位 學校堅持扎根八桂大地、服務壯美廣西,圍繞地區重大發展戰略精準培育人才,圍繞重點產業精準輸送人才,圍繞行業為深化產教融合打造科技創新生力軍。
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5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20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2個。學校開設有本科專業71個,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23個、通過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6個(含住建部行業認證1個)、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工程學”學科、“材料科學”學科、“計算機科學”學科、“化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科研平臺 學校擁有一批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國家軟件與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廣西平臺等眾多平臺。學校大學科技園獲批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獲批為“國家級眾創空間”。學校獲批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獲批2020年度國家知識產權試點高校。
戰略擘畫 學校高度重視人才工作,始終堅持“人才強校”戰略,通過制定高層次人才引進、博士后創新人才計劃等10多項人才制度,打造人才聚集的“強引擎”。面向未來,學校誠摯邀請廣大英才加盟,共建電子信息特色鮮明的國內高水平大學!
二、招聘崗位
專任教師:從事教學科研工作;引進博士研究生分五個層次,待遇優厚,只設底線(理工科類55萬元以上,人文社科類50萬元以上),上不封頂;詳見下文“專任教師招聘及待遇”。
博士后:
三、專任教師招聘及待遇
(一)引進層次、條件及待遇
人才層次 |
引進條件 |
引進待遇(單位:萬元) |
|||||||
安家費 |
科研啟動經費 |
配套平臺建設費 |
年薪 |
住房待遇 |
|||||
理工科類 |
人文社科類 |
理工科類 |
人文社科類 |
||||||
第一層次 |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他經學校組織相關專家評估認定的與此類人才相當、在學術界有重大影響的著名學者。 |
面議 |
|||||||
第二層次 |
年齡一般在55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及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主要從事與學校事業發展密切相關學科領域研究工作,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項目入選者;國家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及以上獲得者(主持);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及以上獲得者(主持);國家級教學名師;其他經學校組織相關專家評估認定的與此類人才相當,在本學科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重大成就,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保持國際先進水平的能力,在學術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知名學者。 |
200 |
100 |
50 |
1000 |
100 |
100 |
提供人才專用住房免費居住并發放購房補貼60(稅前)。 |
|
第三層次 |
年齡一般在50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并具備以下條件之一:國家級重大人才工程青年項目入選者;國家人文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負責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負責人;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及以上獲得者(主持);其他經學校組織相關專家評估認定的與此類人才相當,在本學科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突出業績,具有帶領本學科在其前沿領域保持國內先進水平的能力,在學術界具有重要影響的優秀學者。 |
100 |
40 |
20 |
200 |
30 |
50+ 貢獻績效 |
享受購房補貼50(稅前);不購房者,根據學校周轉房管理辦法,可提供校內周轉房租住。 |
|
第四層次 |
1.年齡一般在40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及副高級以上(含)專業技術職務,學術水平較高,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從事前瞻性、創新性研究,已形成較穩定的研究方向,具有一定的學術積累,主持過國家級項目,具備成為本學科學術帶頭人潛力的優秀人才; 2.年齡一般在38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學術水平高,具有較好的發展潛力,從事前瞻性、創新性研究,已初步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具有豐富的學術積累,具備承擔國家級項目的能力,具備成為本學科學術帶頭人潛力的優秀人才。 |
50 |
30 |
20 |
- |
- |
- |
根據學校相關辦法,可享受校內周轉房租住或房租補貼。 |
|
第五層次 |
年齡一般在35周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具有一定學術水平的優秀人才。 |
35 |
20 |
15 |
- |
- |
- |
根據學校相關辦法,可享受校內周轉房租住或房租補貼。 |
|
學校妥善解決引進人才配偶的隨遷、安置和子女的入學問題。 1.配偶:本著人崗適配的原則,結合其本人履職能力、學校崗位空缺等情況,對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高層次人才配偶安置工作。按第三層次及以上待遇引進人才的配偶,若無適合工作崗位,可一次性享受10-20萬元(稅前)的生活補助。 2.子女:引進人才子女優先入讀桂電幼兒園、小學、中學。 |
|||||||||
(二)博士研究生招聘需求
部門 |
招聘專業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機械電子工程、電氣工程、電子制造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及自動化、電子信息材料與元器件、電子科學與技術、能源工程、車輛工程、工程熱物理 |
信息與通信學院 |
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通信、雷達、定位、衛星導航、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集成電路設計方向) |
計算機與信息安全學院 |
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應用數學等 |
藝術與設計學院 |
設計學、藝術學、工業設計、數字媒體及相關專業 |
商學院(數字經濟學院) |
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經濟學、金融數學、統計學、金融工程等相關學科和專業 |
外國語學院 |
外國語言文學(本碩為英語相關專業者,博士可以放寬到中國語言文學和教育學專業)、中國語言文學 |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 |
計算數學、應用數學、基礎數學、運籌學、統計學 |
電子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
測控技術與儀器、精密儀器、智能感知工程、人工智能、智能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信號與信息處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系統科學、機械電子工程、光電(學)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
法學院 |
環境法、知識產權法、民商法、刑法、訴訟法、法理學、經濟法、知識產權管理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物理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及相關學科 |
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 |
生物醫學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電子信息類專業,基礎醫學類、環境科學與工程(大氣污染控制工程方向優先) |
建筑與交通工程學院 |
交通運輸工程、土木工程、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建筑技術科學、控制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人工智能學院 |
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大數據科學與技術、自然語言處理、嵌入式系統與機器人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自動化、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應用數學 |
光電工程學院 |
光學工程、光纖傳感、光通信、生物光子學、量子信息、太赫茲、微納光子學、拓撲光子學、二維材料光子學、表面等離激元、物理光學、圖像檢測、傳感檢測、光學遙感、高分子化學、材料學 |
四、博士后招聘條件及待遇
(一)博士后招聘條件
1.招收方式:師資項目博士后和項目博士后,培養期限為3年。
2.招收學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儀器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交通運輸工程
3.申請條件:
(1)思想政治表現良好,具有良好的學術品德,身心健康;
(2)具有較強的科學研究能力和較大的學術發展潛力;
(3)年齡不超過35周歲且取得博士學位(3年以內)或即將獲得博士學位的應屆博士研究生。
(二)博士后待遇
類別 |
待遇 |
師資 |
1.成為學校正式教師(無非升即走),納入國家事業編制管理; 2.提供安家費35萬、科研啟動費25萬等人才引進待遇; 3.博士后在站期間年薪不低于28萬元(含自治區資助補貼,不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其中與廣西數科院聯合招聘的博士后還可享受廣西數科院提供的15萬/年的薪酬; 4.按學校同級同類人員購買五險一金; 5.提供校內周轉房租住; 6.博士后出站后按學校同級同類人員享受薪酬福利待遇。 |
|
1.在站期間年薪不低于28萬元(含自治區資助補貼,不含五險一金單位部分),其中與廣西數科院聯合招聘的博士后還可享受廣西數科院提供的15萬/年的薪酬; 2.按學校同級同類人員購買五險一金; 3.提供科研啟動經費5萬元; 4.提供校內周轉房租住; 5.出站考核合格及以上的人員,可申請留校工作,并按學校當年人才引進政策規定待遇兌現安家費等人才待遇。 |
1.博士后在站期間可辦理其本人及子女的落戶手續,工作期滿出站后應及時辦理轉出手續。其子女上學或入園按學校事業編制教職工同等對待。 2.博士后在站期間可參加我校職稱評定工作,按學校同類人員條件執行,出站符合相關文件要求可以直接認定副高級職稱。 3.博士后在站期間獲得全國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金獎、銀獎、銅獎的,若已取得副高職稱,可破格申報正高職稱。 4.出站考核優秀獎勵3萬元。 |
(三)博士后研究方向
課題組 |
招收方向 |
團隊負責人 |
圖形圖像學與智能信息處理課題組 |
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應用數學等研究方向及其相關學科 |
羅笑南 (國家級人才) |
室內定位課題組 |
室內定位系統,無線通信,陣列信號處理,物聯網技術,人工智能,生物識別以及智能機器人等技術 |
李冀 (國家級人才) |
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課題組 |
衛星導航、遙感與地理信息、無人機系統智能感知導航技術等相關方向 |
孫希延 (國家級人才) |
太赫茲研究中心 |
太赫茲科學與技術,超材料、超表面,表面等離激元,海洋新能源 |
韓家廣 (國家級人才) |
新能源科學與技術 |
制儲檢氫材料、相變儲能,電子封裝/建筑節能材料,超級電容器、鋰離子/鎳氫/燃料電池及電動汽車,氫及化學生物傳感器,智能儀器與數據庫構建,熱力學與理論計算研究。 |
孫立賢 (八桂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 |
熱電轉換材料與器件課題組 |
太陽能光熱轉換,半導體熱電轉換材料與器件及鋰電池,電熱催化材料及系統領域研究。 |
苗蕾 (八桂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 |
有機光電材料與器件課題組 |
光電材料、納米材料,發光二極管/太陽能電池材料與器件,柔性印刷光電材料與應用,太陽能光催化與光電催化制氫 |
張堅 (八桂學者、中科院百人計劃) |
微電子器件與集成技術 |
微納器件研究方向及其相關學科 |
李海鷗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 |
天線與射頻研究課題組 |
電磁輻射與散射,天線理論與設計,射頻電路與復雜系統技術,電磁超材料的理論和應用,計算電磁學和電磁散射研究,深度學習及應用、光電子器件,微波光子技術、光纖傳感技術,通信信號處理與識別 |
曹衛平 |
光通信課題組 |
無線光通信技術,水下目標探測,圖像處理,自然語言處理 |
敖珺 |
天線與電磁測量課題組 |
微波技術與天線 |
彭麟 |
產品數字化設計及機械動力學 |
汽車自動駕駛,機械動力學,產品數字化設計與優化設計 |
劉夫云 |
先進電子制造工藝技術課題組 |
先進電子制造工藝創新技術及其相關學科 |
李春泉 |
熱管理與節能課題組 |
電子設備與器件熱管理,新能源汽車熱管理,制冷與空調,低碳節能技術 |
梁才航 |
復雜系統控制與仿生設計課題組 |
復雜機電系統控制及其相關學科 |
周祖鵬 |
功率電子及機電設備可靠性研究 |
工程熱物理研究方向及其相關學科。 |
張平 |
新能源電池 |
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的開發及產業化,富鋰錳基高能量密度正極材料開發,鈉離子電池關鍵正極材料開發、高能量密度硅基負極材料開發,高離子電導率固態電解質開發。 |
俞兆喆 |
可信軟件課題組 |
可信軟件,可信人工智能,智慧教育 |
常亮 |
認知計算課題組 |
文本語義分析及其理解、語音識別及其語義分析、認知診斷算法及其應用 |
黃桂敏 |
機器學習與媒體分析課題組 |
機器學習與媒體分析 |
文益民 |
區塊鏈與新型網絡安全課題組 |
網絡空間安全,計算機及其相關學科 |
丁勇 |
密碼學與信息安全課題組 |
網絡空間安全學科 |
韋永壯 |
自動檢測技術與智能儀器 |
自動檢測技術與智能儀器,集成電路設計與測試,人體生理檢測技術與儀器 |
許川佩 |
光學遙感研究團隊課題組 |
光學遙感研究方向及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相關學科 |
葉松 |
光纖集成光子學課題組 |
光纖技術,光鑷技術,光傳感技術,微流控技術等。 |
鄧洪昌 |
超快光子技術課題組 |
光纖傳感、光子技術,物理學、光學工程、材料學 |
曲士良 |
生物光子中心課題組 |
光電檢測和納米材料開發,新算法開發,生物過程控制 |
阮銀蘭 |
激光成像與醫學光子學課題組 |
激光成像或醫學光學成像,生物醫學工程或光學工程 |
張軍 |
醫學影像智能分析課題組 |
鼻咽癌影像組學大數據分析及相關學科 |
陳洪波 |
智慧交通課題組 |
交通全息感知與管控決策,智能交通基礎設施,交通大數據智能計算技術、交通安全,數據驅動的交通治理與優化等相關研究 |
王濤 |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課題組 |
人工智能,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與通信,電子技術,機器人學,數據科學,或其他相關學科。 |
丁數學 |
碳中和及智能儀器課題組 |
儀器科學與技術,化學固碳,環境監測儀器 |
梁英 |
學校與廣西數科院聯合招聘博士后 |
面向產業發展的元宇宙、產業數字化、數字經濟方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