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灣實驗室簡介 深圳灣實驗室(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廣東省實驗室)是廣東省、深圳市建設粵港澳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重大戰略部署,是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行動中,全力支持的重大創新載體。 深圳灣實驗室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人民生命健康,緊緊圍繞國家戰略布局,以協同攻克生命健康重大科學難題為導向,以腫瘤、代謝與心血管、神經退行性、傳染性等重大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為焦點,以IT+BT融合及多學科交叉為特色,開展疾病機理、生命信息、創新藥物、醫學成像等領域研究。在深圳灣實驗室,重大疾病問題與前沿學科技術互為經緯,以科研單元矩陣式設計打破傳統學科界限,充分促進學科交叉優勢;以自由探索與協同攻關雙輪驅動,散點偵察與陣地突破的結合,對生命健康問題開展更全面且更精準的研究,實踐新型舉國體制科研新模式。 實驗室致力于營造高效的創新體系與蓬勃的創新生態,打造高精尖技術支撐平臺,推動創新要素高效配置的轉化研究范式,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性。實驗室聚集生命科學優勢力量,聯合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共同體,努力成為國際一流的科技創新高地。 研究所簡介 分子生理學研究所專注于分子生物學和生理過程的分子基礎。例如研究基因的復制、修復、表達調控等基本分子生物學事件及其在發育、衰老、疾病發生等重要生物學過程中的調控機理,并將開展分子進化、基因編輯、新型分子標記檢測技術、基因治療技術等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研究和應用。 課題組介紹 課題組致力于開發調控蛋白質功能的新技術,應用于解決生命科學領域的重要難題和生物醫學應用。課題組近年來參與開發蛋白質修飾的新方法(J. Am. Chem. Soc. 2020, 142, 5097; Chem. Sci. 2020, 11, 5881),透過基因密碼子擴展技術(Essays Biochem. 2019, 63, 237),發展快速且高選擇的蛋白質抑制方法(Nat. Chem. 2015, 7, 554),同時也應用于藥物開發(Chem. Commun. 2020, 56, 4672)。 課題組計劃于深圳灣實驗室,結合化學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有機合成、基因編輯等技術, 繼續專注于蛋白質研究,并將成果應用于發展小分子藥物、生物制劑、基因療法或細胞療法,為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新工具和新思路,誠邀優秀的有志青年加入課題組共謀發展。 課題組組長為蔡羽軒博士,于臺灣地區、瑞士、德國和英國接受化學生物學訓練,曾于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和英國MRC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從事研究,2015年于英國Cardiff University建立獨立課題組,2020年加入深圳灣實驗室分子生理學研究所。現為PLOS ONE學術編輯、Frontiers in Chemisrtry客座編輯、Fellow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英國)。曾獲瑞士Novartis Master Fellowship、德國DAAD獎學金、英國MRC Career Development Fellowship、英國British Science Association Media Fellowship、歐盟EMBO Fellowship等獎項。發表論文30余篇,以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論文在Nature Chemistr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ngewandte Chemie、Chemical Science等期刊;一項歐盟和美國專利的共同發明人;成果受到Science、Nature Methods、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等雜志報導。相關信息請見https://tsai-lab.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