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的一家以出版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著作為主的國家級出版社。1993年首批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的全國優秀出版社稱號。
主要任務包括:以服務于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普及和應用為宗旨,編輯出版中國社會科學院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界、文化界學者的優秀成果,包括專著、文獻資料、教材和工具書;出版國外重要人文社會科學著作的中譯本;出版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思想性、文化性、知識性強的普及讀物。
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出版中心、哲學宗教與社會學出版中心、歷史與考古出版中心(考古工作室)、文學藝術與新聞傳播出版中心、政治與法律出版中心、經濟與管理出版中心、國際問題出版中心、重大項目出版中心、智庫成果出版中心、年鑒分社、大眾分社、教育分社、古籍分社、數字出版中心、國際合作與出版部、總編室、質檢部、出版部、營銷中心、物流部、辦公室、信息中心、人力資源部、黨群部、財務部,現有職工200余人。另有社科書店和兩家子公司。
建社以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精品,聯系和團結了一大批國內外一流的學者、作者,與世界數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術機構、出版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迄今共出版圖書近3萬種,其中絕大多數是具有重要學術影響的優秀作品,包括《當代中國叢書(72卷)》《中國道教史》《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摩訶婆羅多》《商代史(11卷)》《新中國經濟學史綱(1949—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歷史地圖集(第一冊)》《世界佛教通史(14卷)》《中國經學思想史(4卷)》《破解中國經濟發展之謎》《理解中國制造》《馬克思主義哲學形態的演變》《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奮斗與夢想》等在內的眾多圖書先后獲得國家圖書獎榮譽獎、國家圖書獎、中國圖書獎、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國好書”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三個原創一百”圖書獎和全國優秀通俗理論讀物獎等國家級獎勵。在2021年頒布的第五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中,《中國經濟發展的世界意義》(蔡昉著)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叢書(12冊)》《中國考古學·三國兩晉南北朝卷》《今注本二十四史·史記》獲圖書提名獎,黨委書記、社長趙劍英獲優秀出版人物獎,獲獎數量在全國出版社中位列第三。
近年來,我社堅持走哲學社會科學專業出版的發展道路,堅持把社會效益優先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協調發展,大力實施專業化、精品化、數字化、國際化和大眾化發展戰略。在《劍橋中國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者文選》等傳統圖書品牌的基礎上,打造《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叢書》,《理解中國》叢書、《中國制度》叢書、《當代中國學術思想史》叢書、《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專題文集》、《今注本二十四史》、《中外哲學典籍大全》、《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中社智庫”、“中國社會科學學科年鑒”等出版品牌,學術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發布的《中國圖書海外館藏影響力研究報告》中,我社以十年共計8561種入藏圖書位列全國出版社第一。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發布的《中文學術圖書引文索引》中,我社圖書被引綜合排名在全國近600家出版社中位居第四;第八屆教育部人文社科獎,我社共有91種圖書獲獎,是本次評選中出版社獲獎圖書數量最多的出版社。目前,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重要出版陣地、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出版重鎮、國家高端智庫成果的重要發布平臺和中國學術“走出去”的主力軍。